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第129號提案的答復
郭超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協同創建遼河國家公園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結合實際創建遼河國家公園的建議
2020年,省委、省政府啟動了遼河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遼河國家公園是以遼河口濕地為主體,以遼河干、支流為生態廊道的河流類型國家公園,具有極高的、獨特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具有國家代表性。我市遼河流域涉及的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盤錦遼河國家濕地公園和遼河省級森林公園及域內的116公里遼河干流河道整體納入了國家公園范圍,實現了遼河流域自然保護地整體保護。
二、關于開展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的建議
一是積極修復退化濕地。國家林草局、財政部6次將遼河口濕地作為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撥付資金1.49億元,開展了保護區及周邊1公里范圍內基本農田和二輪土地承包的77011畝耕地補償,受益農戶4759戶,對8.8萬畝蘆葦沼澤濕地生態補水1億立方米,恢復退化濕地577公頃,清淤疏浚供水干、支渠168.23公里,恢復翅堿蓬濕地192公頃,項目的實施即提高了濕地周邊群眾保護的積極性,也改善濕地生態環境,解決了部分濕地破碎化和島嶼化問題。二是全力推進退養還濕。啟動“退養還濕”工作以來,共拆除看護房542個、池塘閘門2000個、孵化基地9個、孵化場28個,共涉及圍海養殖戶587戶,退出圍海養殖恢復灘涂濕地面積8.59萬畝,修復自然岸線17.6公里,項目的實施維護了遼東灣海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有效解決黃渤海漁業資源荒化問題創造了條件。三是推進保護區內油氣生產設施退出及生態恢復工作,制定了《遼河油田自然保護區內生產設施關停退出及生態恢復工作方案》,已關停退出油氣水井488口,其中核心區204口油氣水井已經全部關停退出,緩沖區183口,實驗區101口;生態恢復井場146座。
三、關于開展重要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的建議。
一是投入專項資金150萬元,實施黑嘴鷗繁殖地管理工程。利用機械收割、拖拽等方式實施黑嘴鷗繁殖地的植被管理,為黑嘴鷗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繁殖環境,2020年黑嘴鷗繁殖種群增加到10507只。二是投入專項資金60萬元,實施擴大丹頂鶴人工繁育工程,經過五年的努力,盤錦現有人工繁育丹頂鶴188余只,為建立丹頂鶴不遷徙種群奠定了基礎。三是投入專項資金195萬元,建設野外視頻監控探頭150處,建成后將實現對野生動物尤其是候鳥遷徙、繁殖狀況全覆蓋實時監控系統。四是先后設立2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國家級1處、省級1處),投入專項資金15萬元,用于購買望遠鏡、筆記本等設備,提高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水平。五是每年投入資金5萬元,用于購買野生動物救護藥物、儀器設備等,僅2021年救助傷病鳥類82只,其中國家Ⅰ類保護動物2只,國家Ⅱ類保護動物禿鷲11只,市轄區內生病鳥得到有效救護。
四、關于加強各方面要素保障的建議
一是配合編制《遼河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科學包裝項目并納入《遼河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保護體系規劃、服務體系規劃,牽頭完成了《遼河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及反饋工作。二是從生態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出發,將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劃入禁止開采區,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劃定禁止用地區;編制了《盤錦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2019-2025年)》,經市政府八屆2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定印發了《盤錦市濕地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和《盤錦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嚴格保護濕地資源,積極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工作。
最后,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2021年6月15日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211100003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11007870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002000056號
技術支持單位:市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聯系電話:0427-228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