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284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關于養老服務的建議》第8號建議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0-29 | |
主 題 詞: |
對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關于養老服務的建議》第8號建議的答復
尊敬的趙紅旭代表:
您在盤錦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養老服務的建議》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民政工作尤其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現就您的建議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效應對我國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并多次在會議上提出“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愿望,要把政策落實到位”。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20]11號),提出“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積極布局全鏈條養老產業,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睆膰鴥韧馇闆r來看,目前養老普遍呈現出“9073”格局,即:90%身體狀況比較好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區開展日?;顒?,他們需要良好的活動室和老年服務中心;3%的老年人,主要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通過機構養老予以保障,他們需要的是床位和護理。為此,我們按照“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一、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現狀
我市現有戶籍人口130萬,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8萬,占比22.9%。現有養老機構50家,養老機構總床位4888張,床位數量上已能滿足全市群眾的需求。已建設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31個,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確立的養老設施全覆蓋目標。近幾年,我們始終把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我們主要在體系建設、質量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爭取到國家、全省兩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獲得中央財政支持3733萬元、省級財政支持近1000萬元。從全省范圍看,我市養老服務工作已經站在了第一梯隊,搶得了發展先機。今年我們主要“抓好四件事,實現兩個突破”:一是抓好遼河養老產業示范區建設;二是抓好一個專項行動,即: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做好農村敬老院消防改造,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三是抓好兩級試點,即:國家和省級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四是抓好“兩項工程”,即:養老設施建管用、養老護理員培訓。實現“兩個突破”,即:實現“互聯網+”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和“三社聯動”為老服務。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不夠高。全市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除了5個縣區級以上福利院以及興隆臺區、雙臺子區、盤山縣的部分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標準較高、服務功能較完備、實現了醫養結合之外,其他大多數養老服務設施標準和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是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功能發揮不充分。全市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雖然實現了全覆蓋,但是管理、運營沒跟上,功能還有待充分發揮。
三是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局面還沒有全面打開。盡管全市積極對上爭取,先后獲得了國家、全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我們以改革試點為契機在養老設施建設運營、引入社會力量公建民營、醫療養老融合發展、養老護理人才培訓、互聯網+養老服務創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受老年人收入支付能力不足,政府和社會資金投入有限等影響,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局面還沒有全面打開。
三、下步工作措施
根據您的建議,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民發[2019]88號)、《遼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20]11號)精神,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一是健全完善養老體系,不斷深化社會化改革。我們已把居家養老工作在“十三五”期間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城市社區發展規劃,相繼出臺了《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盤錦市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工作實施方案》等5個綱領性政策文件。下一步,我們在繼續抓好“十三五”規劃落實的同時,還要把養老服務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在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基礎上,不斷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切實對標先進地區,全方位引入市場機制,深化養老服務社會化改革。在“保基本、兜底線”的同時,凡是能市場化的全部交給市場調節,凡是能夠公建民營的全部公建民營,鼓勵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積極調動民間組織、社會慈善組織以及志愿者的參與熱情,簡化審批,放寬準入,支持各類所有制養老服務機構規模化、連鎖化發展。
二是建、管、用相結合,充分發揮養老設施作用。我市雖然實現了養老設施全覆蓋目標,但設施建設規模、標準、功能參差不齊,特別是老舊小區和特困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力度不夠大,農村敬老院延伸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方面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推進國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建設收官和設施運營工作,有序推進全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各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確?!肮こ探ㄔO不爛尾、空間設施不擠占、功能作用發揮好”。要認真落實好《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4]20號)中明確的“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等政策規定,引導鼓勵經濟實體和社會組織投資養老產業。鞏固深化好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成果,繼續引導縣區福利院、農村敬老院和部分城鄉社區養老設施為居家養老提供延伸服務,加大對失獨、留守和空巢老人的幫扶和關愛力度,真正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發揮好全市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作用,持續提供“互聯網+”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大力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實踐創新,在原有的智慧養老App基礎上,通過招商的方式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由市民政局提供用房,由普天大健康集團和中國移動提供技術支持,投資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和服務人員運營平臺,開通12349服務熱線,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養老服務。同時,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連續三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重點開展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樂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基本服務及7大類近60項上門服務。
四是落實各類補貼政策,健全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我市在抓好公辦養老機構建設的同時,注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先后制定并全面落實了稅費減免、運營補貼、責任保險補貼等政策,促進了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目前,我市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享有免稅、運營補貼130元/人月和機構責任保險補貼100元/人年等政策待遇。各類養老機構以及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運營者在水、電、氣、暖、通信等方面享受居民價格待遇,還享有一系列行政事業收費優惠待遇。民辦養老機構在審批地域內可設立多處不具有法人地位的營業網點。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落實好這一系列補貼優惠政策,并適時建立其他配套補貼政策。
五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積極儲備養老產業人才。一是搞好教育培訓,積極儲備人才。為有效解決高素質、專業化護理人才匱乏問題,我市大力加強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培訓學校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予以補貼,并努力提高養老護理員待遇,確保留得住人才,達到“專業培訓、持續上崗”的目標。從2019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真正做到“先培訓、后上崗”。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質量。我市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國GIZ機構合作項目,按照新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教學,先后與盤錦市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沈陽長者匯、合眾優年等大型養老機構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派送實習生進行課件實習。三是制定出臺政策,獎勵培育人才。市民政局已牽頭相關部門制定了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從事一線養老護理工作的政策,對從業五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6-10萬元大額獎勵,同時鼓勵職業院校開辦養老服務專業,建立養老康復人才培養基地。此外,我們還將探索開展養老服務設施和養老護理員評星評級,評選出星級養老設施和養老護理員,評級結果與獎補政策掛鉤。
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動力,再次感謝您對民政工作尤其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盤錦市民政局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