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1-000459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大養老產業多層次、個性化、標準化供給的提案》第138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0-13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大養老產業多層次、個性化、標準化供給的提案》第138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民建盤錦市委:
您的《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大養老產業多層次、個性化、標準化供給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社會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您提案的內容,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匯報如下。
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如下:
一、養老服務業基本情況
2020年末,我市有戶籍人口129.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萬人,占比23.5%。2021年6月末,全市有養老機構54家,床位4884張;有城鄉社區養老設施529個,其中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44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285個,床位4536張。全市共有各類養老總床位10680張,千名老人擁有各類養老床位35.18張。
二、進行了四個區塊的探索
一是對康養服務的探索。在城市社區和居家養老層面,開創了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形式,在全市建設了12個集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小型嵌入式養老院、社區衛生所為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為社區老人提供醫養結合的住養服務,并輻射周邊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全面整合了家庭、機構、社區、醫院等資源。在農村社區居家養老層面,全市培育出以大洼區石廟子村等為代表的旅游+養老模式,融旅居、商業、文化元素為一體。在機構養老層面,全市4家養老機構建立了內設醫療機構,所有養老機構都與醫療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全市正式建立并運行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市民政局建立了市級養老服務智慧平臺,依托平臺對養老機構進行綜合監管,并對全市困難家庭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二是對康養產業的探索。我市推進了位于雙臺子區湖濱的遼河養老服務示范區建設,一期建設床位3000張。目前已經成功爭取到國家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4000萬元資助資金,養老公寓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街區正在建設,街區一期展館已經對外開放,我市已經獲批國家第二批康復輔具試點城市;玫福團膳中央廚房已投入使用,勝利街道河岸社區、團結社區便民食堂已經正式運營;與市中醫院的合作協議已經簽訂,將建立市中醫院老年病區。
三是對居家養老智慧服務的探索。2019年市民政局通過公開招標,建立了盤錦市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并開通了12349服務熱線,同時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居家養老服務商,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自2020年6月開始,依托該平臺,市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連續三年,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重點開展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樂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共7大類近60項上門服務。
四是對文化養老的探索。以市社會福利院、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盤山縣得勝村互助幸福院為代表的養老機構,普遍開設了老年大學、老年講堂等文化養老項目,大洼區沁溫泉養老院更是專門設立了專業的沁華老年大學,開設了茶道、養生、書法、器樂等幾十種相關特色課程專業授課和學習,這些機構為養員、社區老人、社會老人提供了豐富的以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享受快樂、愉悅精神為主的文化活動,豐富、滿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三、探索了五種模式
一是對普惠性養老模式的探索。我市近年來重點推進了社區養老設施的建設和運營,2017年我市獲批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中央財政資助3733萬元;2020年雙臺子區和盤山縣獲批為全省第一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省財政資助998萬元;2021年興隆臺區獲批為全省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省財政資助187.4萬元,目前我市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領先全省實現了全覆蓋,城市社區養老設施引入社會力量運營,農村社區養老設施扶持了以老年協會為代表的群眾組織運營。我市印發了《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改造方案》,正在兩個涉農縣區各建設一個主要面向困難家庭失能、半失能人員的護理型供養機構,目前盤山縣護理型供養機構已建成,大洼區遼東灣老年養護院主體已完工。
二是對社會資本運作模式的探索。市社會福利院、興隆臺區社會福利院、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和興隆臺區勝利社區、永祥社區、遼河佳苑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興隆臺區園丁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已引入民間資本運營,實現了公建民營。大洼區中央屯村、盤山縣二創村互助幸福院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實現了以老年協會為主體的群眾組織運營模式。
三是對市場化管理模式的探索。我市全面落實了養老機構備案制度,取消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審批,對養老機構設立實行“先證后照”。按照國家要求,取消了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書,消除了養老護理員入職門檻。經過公開招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社會力量先后實施了養老機構責任保險補貼(20萬元/年)、養老服務智慧平臺運營(50萬元/年)、養老護理員培訓(60萬元/年)、居家養老上門服務(300萬元/年)等業務。
四是對區域聯動發展模式的探索。大洼區沁溫泉養老院已通過我省和廣東省民政部門的牽線,與廣東省養老機構簽約合作協議,利用兩地氣候、地理、人文的差異,優勢互補,建立了異地養老互動模式。
五是對智能化養老模式的探索。2017年起,經過公開招標,市民政局先后與杭州遠眺科技公司、北京普天大健康公司、盤錦移動公司合作,投資200余萬元,建立了盤錦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包括智慧養老APP、工單管理APP、服務中心運維平臺、服務機構運營平臺等四大系統和醫療服務、家政服務、機構養老、情感服務、老年用品、法律服務、咨詢服務等八大功能區,整合了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組織、養老服務企業等社會資源,錄入了全市老年人信息,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營、老年人受益的原則,打造了以社區為中心、居家養老為重點、智慧養老為抓手、“互聯網+”為技術手段的多元化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
三、探索了四個基地
一是對人才培訓基地的探索。市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強化了養老護理課程的教學力度,與德國GIZ機構合作,按照新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教學,先后與盤錦市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沈陽長者匯、合眾優年等大型養老機構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派送實習生進行課件實習。市民政局通過公開招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予以補貼,從2019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做到“先培訓、后上崗”。
二是對就業創業基地的探索。我市已制定《關于開展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機構補助工作的通知》(盤民發[2019]50號),對大、中專畢業生從事一線養老護理工作的政策,從業五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6-10萬元大額獎勵。各縣區針對經營規范、服務質量良好的養老機構,積極幫助尋找場地,擴大經營規模,興隆臺區誠福敬養老院、雙臺子區頤園養老院、盤山縣龍祥養老院都在創業中受益。
三是對人才吸引基地的探索。市民政局面向全社會開展了養老護理員培訓,每年培訓1000人,目前已經累計培訓了2400人,對培訓合格者,由培訓學校發放了培訓證書。今年,市民政局與市人社局聯合主辦了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決出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8名,還將組織優秀護理員參加全省技能大賽。
四是對優質服務基地的探索。全市連續四年開展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全面提升了全市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設施完善,服務質量優良,得到社會的強烈認可,常年一床難求。雙臺子區政府以區福利院院長于素玲同志為核心,組建了遼河養老公司,整合運營了全區部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并將遼河養老公司規劃進了遼河養老服務示范區未來運營體制中,以于素玲同志和遼河養老公司為品牌,初步打造了一個優質養老服務基地。
根據您的提案,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進四個區塊的建設
一是推進康養服務。在城市社區和居家養老層面,對12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全部引入社會力量運營,并以這些體為示范,全面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功能和運營機制,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的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在農村社區居家養老層面,依托我市土壤、氣候特點和優勢,進一步完善宜居鄉村建設,普及認養農業,進一步開發面向全社會的田園候鳥式養老項目,融旅居、商業、文化元素為一體。在機構養老層面,重點把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做實做好,以此為契機,并結合盤錦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推進全市養老產業向縱深方向發展,向醫養結合方向發展。
二是推進康養產業發展。要抓好遼河養老服務示范區養老公寓建設,按期于2022年底竣工;盡早引進市中心醫院,建設老年病區;推進國家第二批康復輔具試點工作,抓好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街區建設,打造輻射整個東北的康復輔助產、供、銷基地;進一步擴大玫福團膳中央廚房的輻射范圍,協助其運營更多的社區便民食堂。
三是推進居家養老智慧服務。依托盤錦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繼續對全市困難家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五助一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并進一步完善服務內容,深化服務內涵,規范服務標準,總結服務經驗,形成可復制的經驗。
四是推進文化養老服務。通過養老機構評級、養老護理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培訓,在全市養老機構和城鄉社區養老中心,全面建立以老年大學、老年講堂、老年興趣組為代表的文化養老項目,開展老年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二、推進五種模式建設
一是推進普惠性養老模式。要大力推進社區養老服務,全面完成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全市社區養老設施,并重點完善運營體制機制。在建設主要面向困難家庭失能、半失能人員的護理型供養機構建設方面,今年重點完善盤山縣社會福利院的設施和功能,明年完成大洼區遼東灣老年養護院項目建設。
二是推進社會資本運作模式。要進一步推進縣級福利機構實現公建民營,鼓勵和促進農村敬老院采取多種形式引入民間力量,實現承包、委托運營,或者全面實現公建民營。要進一步在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運營中引進品牌化、連鎖化的社會力量,讓設施用得上,用得好,充分發揮作用。
三是推進市場化管理模式。繼續落實好養老機構備案制度,變管理為服務。繼續做好養老護理員培訓,并進一步完善培訓課程。繼續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養老機構責任保險補貼、養老服務智慧平臺運營、養老護理員培訓、居家養老上門服務(300萬元/年)等工作。
四是推進區域聯動發展模式。協助大洼區沁溫泉養老院與廣東省養老機構在合作協議基礎上,開展好異地養老互動業務,并總結經驗,推廣到更多的養老機構中。
五是推進智能化養老模式。要進一步完善盤錦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功能,進一步拓展平臺使用范圍,做好綜合監管服務,做好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并與市級政務平臺、監管平臺對接。
三、推進四個基地建設
一是建設人才培訓基地。市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將改革和完善護理專業的課程,增加養老護理服務的課時和內容,并適時開設養老服務專業。市民政局將繼續做好養老護理員培訓工作,今年將培訓1000名。
二是推進就業創業基地建設。落實養老護理人才入職獎補政策,兌現大額獎勵,吸引養老人才進入養老行業。針對群眾離家不離社區的養老偏好,協調社區用房,協調國有企業資產,重點幫助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規范發展、擴大規模。
三是推進人才吸引基地建設。繼續完善培訓學校的培訓證書制度,組織優秀護理員參加全省技能大賽,組織培訓學校與全市養老機構建立日常對接機制,讓人才培訓與人才聘用直接掛鉤。
四是推進優質服務基地建設。重點扶持遼河養老公司發展,以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為基礎,整合運營雙臺子區全區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運營遼河養老示范區老年公寓,打造一個優質養老服務基地,并以這個基地為中心,輻射和帶動全市養老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我們相信您的提案一定會大大促進我們的工作。再次感謝您的提案!
盤錦市民政局
202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