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4-000048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整治盤錦窗口環境,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第22號)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2-24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整治盤錦窗口環境,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第22號)的答復
佟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整治盤錦窗口亂象,優化營商環境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雙臺子區政府非常感謝代表對雙臺子區社會穩定、人居環境等提出的寶貴意見,您的提案是為了雙臺子城區的市容市貌去思考,深知只有宜居的好環境才能給百姓帶來幸福感,提升百姓的滿意度。在深入了解提案后,高度重視,組織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分析研究,因提案內容涉及住建、綜合執法、人社、交警、公安以及屬地街道等部門,特交由區委區政府督查室進行統籌協調,形成《市部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任務分解表》,并以常態化方式將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發展具體情況如下:
一、提案內容推進情況
1.地下旅店整治情況
盤錦站前是盤錦市的窗口,是展現盤錦文明城市的名片,體現全市人文環境點位的重中之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有“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因此,需要我們下大力度打擊站前非法行為,還城區一片藍天。一是雙臺子區公安分局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樓實施排查整治打擊,采取逐家逐戶排除的方式,打擊黑旅店、招嫖拉客場所。二是公安分局依托街道、社區實施共管共治,對于打擊處理的人員,逐家逐戶查找房主,進行約談和普法教育,從根上和房源上實施管控,發揮街道和公安分局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實施以房管人,最終實現站前整治的理想效果。今年以來,全區因衛生、消防、證照不全、治安等方面不達標,關停28家旅店,其中,站前區域取締賣淫嫖娼窩點3個,拘留賣淫嫖娼人員8人。
2.民工秩序整治情況
高樓大廈的建設,寬廣馬路的通車,光鮮亮麗的城市離不開民工這一群體付出的辛勤汗水,毫無疑問,他們是這座城市的奉獻者。但是為了生計,民工扎堆盤錦火車站前區域,每天徘徊在街頭攬活,也給城區發展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進一步改善城區環境,規范我區零工市場管理,改變零工市場分布散亂、待工人員占道聚集、路邊攬活交易的現狀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經區政府同意,區人社局與山東光輝人力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區零工勞務市場項目運營合作協議,并按照協議規定,山東光輝人力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區注冊成立了項目運營公司遼寧獵德才人才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由項目運營公司對零工勞務市場進行建設、管理、運營。零工勞務市場位于雙臺子區育紅路與向陽街交匯處,原雙臺子區針織廠所在地,遼寧獵德才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對該場地租用并進行了改造建設。場地總面積53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300平方米,設有求職接待處、待工大廳、創客空間、工具存放處、食堂、洗浴等區域及配套設施設備,務工人員進入市場不收取任何費用,可為求職務工人員提供信息登記、勞務對接、技能培訓、政策咨詢、討薪維權等各項服務。市場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專業機構運營、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的方式,引進“一秒招聘”線上交易平臺,逐步建設成為設施現代化、管理規范化、交易公平化的零工勞務市場。
目前,零工勞務市場已正式運營,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務工人員及用工方入場待工和雇工。但是,由于務工人員素質不高,我們多部門聯合引導入場,效果較為明顯。接下來,將進一步優化市場運行模式,聯合紅旗街道、綜合執法局、公安派出所等部門將轄區內零散務工人員統籌引導至新建零工勞務市場區域內,集中統一待工,確保形成具有雙臺子區特色的集成化零工勞務市場體系。
3.車輛秩序混亂整治情況
城市交通是城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是城市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而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的出現,使交通擁堵問題日趨嚴重,給我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目前,我區人口數量大,面積狹小,人口密度高,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各通行主體同時分享本就有限的道路資源,造成了通行矛盾和通行壓力非常突出。因此,為進一步改善城區交通狀況,營造良好出行環境,改善交通微循環,打通城市交通“腸梗阻”,區交警大隊聯合區綜合執法局對城區“停車難、停車亂”現象開展專項行動。一是針對非法運營車輛已出臺了相關整治方案,區政府成立了聯合治理領導小組,由交警大隊開展執法行動,全方位全覆蓋對城區電動三輪車進行拉網式排查,目前已扣留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70余輛。二是區綜合執法局針對馬路牙石以上非機動車輛、務工車輛進一步進行規范清理,將所有占據人行道招攬生意的車輛統一清理到指定位置,暢通了牙石以上行人的通行。目前該區域違規車輛已清理完畢。
4.周邊環境整治情況
城區環境的治理是當前改善城區面貌,擦亮城區形象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代表的提案內容當中就有相關建議,這是對雙臺子區城市環境及公共衛生提出的中肯意見,區綜合執法分局即查即改、立說立行。一是按照“門前四包”的相關規定,加強對站前飯店等門市環境衛生的管理力度,并做到舉一反三,統籌管理,對全區餐飲、娛樂行業環境衛生進行統一規范,并督促商家認真落實門前四包相關內容,共同維護城區環境衛生。二是每天早6:00至7:30、夜間5:00至7:30對金如意酒店周邊及城區人流密集區域采取死看死守的方式,對發現的流動商販進行勸離,杜絕不規范夜市的形成。
二、近幾年取得的成績
一是我們注重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始終堅持區域協同,有效提升城鄉建設品質。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遼河新城起步區建設全面啟動,新市民服務中心、消防站等公共配套設施投入使用,盤錦火車站東站區核心區項目實現簽約。更新21條主次街路路燈并實施道路兩側基本綠化工程,完成7條街路雨污分流改造,終結了路燈沒有實現全覆蓋、街路沒有行道樹綠化、城區沒有實現雨污分流的歷史。人居環境更加舒適。推進老城區綜合改造,利民小區等6個老舊小區改造順利實施,濱河小區等4個棚改小區交付使用,2844戶居民喜遷新居,8個行政村3971戶農村戶廁改造全部完成,高標準完成“城市之星”等12個小微濕地建設,“引濕入城”工作初見成效。生態底色更加靚麗。中央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完成。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工程,建成開發區大氣監測平臺,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始終保持全市第一;完成任家村、光正臺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遼河碑林公園首次開展環湖清淤,實現了全域無黑臭水體,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與全市一道站上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國家級平臺,老城區的顏值與氣質不斷提升。
二是幾年來我們堅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大幅增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每年財政收入的78%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9%,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1萬人次,失業率始終保持在3%以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為零。向陽小區、學府園二期等“回遷難”和40個小區2.4萬戶不動產登記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贏得了群眾廣泛“點贊”。社會事業不斷進步。順利實施集團化辦學和“區管校聘”改革、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80%,基本建立“1+4+N”分級診療體系,推進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第三批全國健康促進區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區上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實現了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的平穩過渡,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初步建立“1+N+X”養老服務體系,啟動運營全省首家智慧型社會福利院,13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完成省級示范改革試點工作,社會化養老走在全市前列。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發揮“網格化”“街長制”作用,創新基層矛盾化解機制,建成村(居)民評理說事點48個。信訪矛盾減存控增三年攻堅圓滿完成,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任務取得階段性勝利,安全生產、社會治安持續保持穩定,“平安雙臺子”“法治雙臺子”建設成效顯著。成功爭取國家重大政策扶持,堅決守住了不發生政府性債務風險底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全區人民倍感自豪、倍加振奮。
三是我們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始終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增活力。著力深化重點改革。聚焦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目標,深化“放管服”、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改革。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1151個依申請“6+1”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實現100%;構建“3+2”國資國企運營體系,與華錦集團組建3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區農村信用社跨區域改組農商行,成為首個總部設在雙臺子區的金融機構;完成全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開展效能評估提升改革成效;創新社會治理,建立覆蓋全區的266個責任網格。持續提升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瞄準上市公司交朋友、緊盯國際化團隊搞合作、善于跟大項目結對子,創新全員招商模式,總投資21億元的青島三力本諾MMA、總投資11.1億元的京環固廢綜合處理園區、總投資5.5億元的泰為汽車城等9個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紛紛落地,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遼河進出口等外貿企業健康發展,西班牙戴納索等合資企業不斷壯大,瑞士科萊恩新增總投資1.2億元馬來酸酐催化劑項目等順利竣工。先后舉辦4次遼河濕地中外商品博覽會,來自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與百姓實現了“零距離”見面。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26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明確“以支定爭”原則,向上爭取資金32.7億元。建立完善領導定點聯系重點項目和企業工作機制,“項目管家”每天到現場“打卡”,區級領導每周到現場辦公。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省心便利的投資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境內外客商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強化規劃引領,優化城鄉發展布局。科學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融入全市“一軸一帶兩翼五城多點”開發格局,對標主城區定位,聚焦“一帶雙創”“五大產業功能區”建設需求,實施“東進、西擴、南美、北拓、中優”發展策略,系統繪制好未來15年的發展路徑。細化各類專項規劃,做好人產城融合文章,讓區域發展更具歷史記憶、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
二要堅持以人為本,提升城區功能品質。打造宜居城區,全力推進老城區城市更新,啟動北瀝北和零散平房區等地塊開發,建設昆侖云禧、宏偉新區等一批中高端房地產項目;完成慶平家園等20個老舊小區和全部街路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通新府大街、科技街等“斷頭路”,合理布局立體車庫、整合停車位資源,解決“停車難”問題。打造公園城區,開展公共空間美化行動,完善小微濕地、慢行步道、城市綠道建設,利用街頭轉角建設口袋公園、魅力街角等。打造人文城區,在老城區城市更新中延續盤錦城市文脈,在遼河新城建設中融入盤錦文化符號,把雙臺子區建設成為盤錦市民的生活家園和精神家園。打造智慧城區,結合“數字政府”建設,完善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完善5G等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應用場景;健全多城聯創常態化機制,讓城區治理更有智慧、更加精細。
三要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打造“黨建引領、智慧治理”升級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壓實街鎮基層治理責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和配套資源持續向街鎮、社區村下沉,讓基層辦事有資源、服務有能力。持續加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信訪穩定、債務化解、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掃黑除惡等工作,建設更高標準的“平安雙臺子”。堅持依法治區,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加大全面普法力度,建設更高質量的“法治雙臺子”。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和個人誠信守法經營,建設更高水平的“誠信雙臺子”。
四要積極邀請群眾監督,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為更好地提高雙臺子區營商環境建設,我們也希望聘請佟偉代表作為我區營商環境監督員,聘書于8月30日前頒發,請您積極對我區營商環境進行社會監督,多提出寶貴意見,促進雙臺子區的營商環境建設更上一層樓。
盤錦市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