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466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加快大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提案》第0051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3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加快大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提案》第0051號提案的答復
佟倩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大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項目進展情況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面積6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7.5萬畝,涉及唐家鎮、清水鎮、新立鎮、大洼街道、王家街道、榆樹街道6個鎮街,輻射帶動農業人口16.7萬人。項目獎補資金總計1億元,“大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屬于國家級項目,2018年7月開始實施,項目獎補資金總計1億元,2020年4300萬元;以此撬動社會總投資4.3億元。截至目前,我區已完成項目總投資3.2億元,完成創建進度的74.4%。預計到2020年11月下旬,項目可全部完工。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ㄒ唬┘訌娬蠛献?,促使產業園整體發展
大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稻蟹園,建設以大洼街道和向海街道等區域為園區核心,通過項目獎補資金的撬動作用帶動社會投融資、加快社會資本融入產業園建設、完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等方式,拓寬投融資渠道不斷提升大洼區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建成生態文明和生態產業發展的示范區。根據產業園優勢農業產業發展基礎和潛力、經濟區位優勢、地形地貌、農業資源等條件,充分考慮環境容量與資源承載力的匹配,結合遼寧省和盤錦市的經濟社會和農業產業發展要求,與省市相關規劃緊密銜接,包括30余家企業在內的涉及產業園總體布局為“六區一心”整體發展,即:建設稻蟹共生示范區、稻種培育示范區、河蟹育苗加工物流區、水稻加工集聚區、水稻倉儲物流區、認養農業示范觀光區、農業科技研發與電商中心。
(二)在農墾改革基礎上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做強水稻河蟹產業
1.建設水稻標準化種植基地
依托大洼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北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繼續開展香型、優質、高產、多抗及適種區域廣等特點的水稻品種研發,采用現有優良品種,推廣土壤改良、測土配方、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綠色生產技術,提高科學生產管理能力,通過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肥力,重點建設農田排灌水設施、機耕路等基礎性設施,配套先進農機設備,完善提升高標準糧田和連片水稻標準化種植基地。
2.建設河蟹標準化養殖基地
依托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葦田、池塘、大水面等,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推廣科學餌料投喂技術,完善提升河蟹成蟹標準化養殖基地、扣蟹標準化養殖基地。
3.建設稻蟹共生種養基地
依托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按照“品種支撐、早放精養、生態互作、稻蟹雙贏”的高效立體生態種養模式,采用合理控制溝坑比例、邊行加密、測土施肥、生物防蟲害等技術方法開展水稻種植,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采用田間工程、稀放精養、測水調控、生態防病等技術措施開展稻田河蟹養殖,實現水稻與河蟹的共生共贏,建設稻蟹共生種養基地。
(三)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擴大產業園影響力
對成功申報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遼寧優質農產品的市場主體給予獎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名優產品生產企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加大對本地電商平臺的扶持力度,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合作,構建“盤錦市農產品”網上商城,推動農、林、水產品生產營銷鏈條與互聯網產業的融合發展。
推進綠色有機產品認證。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和種植品種,加強粳冠、東牌、蟹稻家、遼霸等系列產品品牌維護,加大力度打擊假冒原產地證書、標識等違法行為,創新品牌推廣模式,大力推進綠色有機產品認證。
加大品牌營銷力度。加大品牌營銷推介力度,不斷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擴大品牌的社會影響力。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以“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等產品為主的營養知識宣傳、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推介。通過國家級、省市級、縣級媒體以及自媒體廣泛宣傳,通過航空、高鐵、普鐵、高速公路等平臺宣傳。以糧食科技活動周、世界糧食日、盤錦大米河蟹(北京)展銷會、優質大米交易會等各類展會活動為平臺,品牌推介活動。
(四)推進農旅結合發展,延續產業園生命力。
1.拓展“互聯網+認養農業”。依托大洼認養農業總部基地、新立鎮認養小二基地,圍繞“互聯網+認養農業”不斷延長產業鏈條,逐步完善專業化社會服務體系。深入研究現代農業發展與土地利用雙贏課題,制定可執行、易操作、能兌現的措施,以認養農業打造出城市耕種新模式。
2.開發鄉村文化旅游產品。深入挖掘世代傳承的漁雁文化、農耕文化、人居文化、飲食文化的生態思想,留住地域特色,著力提高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創意水平。推動鄉村旅游產業,打造優化唐家鎮北窯村大唐驪珠、白家村種植基地養生度假區等一批鄉村特色產業園及旅游區,實現農村勞動力從第一產業逐步向第三產業發展。
3.加快鄉村民宿、養老業發展。借助標準化連片稻田、稻蟹種養基地以及紅海灘、蘆葦蕩、溫泉水等特色生態景觀資源優勢,以“旅游酒店企業+農村閑置房屋”為模式的鄉村民宿旅游的成功探索,以王家街道為核心,力爭打造民宿享老產業,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采取“農戶+合作社+企業+政府”經營模式,吸引城市人群“候鳥式旅居養老”。
大洼區人民政府
2020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