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503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加強我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提案》第81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3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加強我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提案》第81號提案的答復
楊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盤錦市教育局下發《全市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各縣區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院、市招考辦、市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心,市直各學校幼兒園,按照方案完成工作。
全市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盤錦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改善師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結合我市教育系統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市委、市政府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為依據,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長效機制,通過試點實施,以點帶面,探索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新途徑。
二、組織機構
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黨委書記、局長宋全明為組長的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科,負責全市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考核工作。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市直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
組長:宋全明
副組長:宋慶喬、姜淑波
成員:左鵬、李大鵬、蔡榮、田思雨
三、工作目標
第一階段為試點階段。2017年6月底前,各縣區分別在本轄區選擇2—3所學校開展試點工作,探索生活垃圾分類保障政策和工作標準,建立長效機制,積累經驗;
第二階段為推廣階段。2017年底前,實現轄區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完備,人員配備齊全,垃圾分類覆蓋面達100%;
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自2018年起,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實施,并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2019年全部完成。
四、試點學校
市直試點學校:魏書生中學、遼東灣實驗小學、市直機關幼兒園。
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各選擇2—3所學校幼兒園為試點。
五、工作內容
(一)明確垃圾分類標準
依據《遼寧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導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
可回收垃圾是指具有市場價格的適宜回收和再利用的廢棄物,包括單獨存放的紙類、塑料、橡膠、金屬、織物、廢舊家具、廢舊家電等。
有害垃圾是指含有害物質,包括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燈管、家用化學品、電池和過期藥品、化妝品等。
易腐垃圾是指因易腐性物質直接或間接產生惡臭的垃圾,包括廚房等產生的廢棄食材、廢棄食物、廢棄食用油;花草、落葉等廢棄物;衛生間的廢紙、衛生巾等廢棄物;其它被易腐性物質污染了的紙張等。
其它垃圾是指除上述類別之外,未能單獨收集的、失去利用價值的各類生活垃圾。包括廢棄紙張、塑料、橡膠、宣傳、玻璃等失去利用價值廢棄物。
(二)落實垃圾分類責任
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市直各單位主要領導為本系統、本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分管部門為責任主管部門;學校幼兒園的食堂、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保安室等分別落實垃圾分類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三)分類設施設置標準
1.實驗樓、宿舍樓區域設置可回收垃圾(藍色)、有害垃圾(紅色)、易腐垃圾(綠色)和其它垃圾(灰色)四類垃圾桶,并將不同種類垃圾圖樣標識印制在桶上;有害垃圾筒的設置數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它三類垃圾桶一般為每一個單元樓為一組。
2.教學樓、辦公樓、操場、食堂、保安室等學生集中或人員密集通行區域,應在方便位置放置1—2組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它垃圾三類垃圾桶。
各單位自行采購標準的垃圾分類桶和標識,并落實責任部門負責垃圾桶的日常維護工作。
(四)垃圾分類作業流程
1.分類投放。學生或教職工將生活垃圾分類裝入不同垃圾袋內,分別投放到統一設置的對應種類垃圾桶內。
2.監督指導。學校按垃圾投放區域成立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組成的垃圾分類督導小組,監督指導師生的垃圾投放,嚴把“垃圾投放關”;學校健全保障制度,把垃圾投放工作納入《量化考核》,同評選“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學生文明行為規范生”相結合,使師生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嚴把“習慣養成關”。
3.收集運輸。學校積極同街道、社區或盤錦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系選派垃圾清運員,負責學校垃圾收集和集中貯存,盤錦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定期回收。學校為進出校園車輛和人員辦理通行標識。
六、實施步驟
(一)前期部署階段(4月18日前)
市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市直各單位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部門;確定試點單位,落實保障資金;啟動宣傳教育工作,協調相關社區、街道(村屯)及環衛部門等。
(二)試點階段(4月18日-6月25日)
試點單位完成垃圾分類設施設置規劃,布置設施設備等工作。6月25日至7月初總結工作經驗、召開現場會。
(三)推廣階段(7月5—10月31日)
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學校同相關部門對接落實垃圾清運員和分類運輸車輛;部署垃圾設施設備,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培養師生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四)提升階段(11月1—12月31日)
總結經驗,建立管理制度,制定考核辦法,健全垃圾分類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學校垃圾分類管理和配套設施體系建設,逐步提高垃圾分類質量。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認真組織。垃圾分類工作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的重要舉措,是改善人居環境的民生工程。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市直各單位是本系統和本單位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保障資金,完善保障措施、強化培訓考核,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教育,形成習慣。一是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和櫥窗板報開展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使垃圾分類意識和垃圾分類知識深入人心;二是把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活動同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和良好的健康衛生習慣相結合,完善制度措施、強化日常考核,全方位全角度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
感謝您對我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知識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盤錦市教育局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