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2018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政協022市國資委關于解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的提案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8-09-03
主 題 詞:

政協022市國資委關于解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的提案

發布時間:2018-09-03 瀏覽次數:350

  盤國資發〔2018〕87號                                    簽發人:毛延紅

  關于解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壁壘提案的答復

溫飛委員、市政府督查室:

  現對您提出的《關于解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的提案》答復如下:

  一、關于《關于解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的提案》中提出的民營企業融資困問題依然突出和“繼續加大融資服務力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提案,為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我們圍繞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推動發展普惠金融,建立政府增信機制,降低融資成本,積極搭建金融服務平臺,開展多層次銀企對接等方面工作,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1.市政府2016年制定出臺《盤錦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規范發展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盤政辦發﹝2016﹞150號),進一步完善全市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市縣(區、經濟區)兩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民營擔保機構做精做強,推薦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加入省級再擔保體系,充分發揮融資擔保行業對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的支持作用,截至2018年4月末我市掛牌營業的融資擔保機構數量為39家,其中8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注冊資本金20.42億元,在保責任余額43.22億元,當年累計擔保額5.32億元,當年擔保企業67戶,在保企業240戶;31家民營融資擔保機構注冊資本金28.91億元,在保責任余額32.17億元,當年累計擔保4.78億元,當年擔保企業69戶,在保企業421戶。

  2.引導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2017年市政府制定出臺《關于推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股改、輔導備案、申報材料、成功上市分階段給予資金補助,鼓勵企業在場內外交易市場上市或掛牌。共為符合條件的掛牌上市企業累計提供補助資金380萬元。目前,新三板存量企業9戶,位居全省前列,累計實現融資1.61億元;遼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61戶,其中融資交易板掛牌企業5戶,2018年新增3戶融資交易板掛牌企業。不斷充實完善我市擬上市掛牌重點企業后備庫,目前我市掛牌上市企業后備庫中共有企業25戶。

  3.建設直接服務企業融資工作體系。制定出臺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的實施意見》并組織實施。市金融辦、人民銀行盤錦市中心支行、盤錦銀監分局以及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開展市級、縣區級、產業園區級多層次銀企對接活動,2017年召開全市產融供需對接會等共12次,開展金融機構園區行暨交互式路演活動,搭建盤錦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開展點對點、群對群精準服務,對接融資需求77.5億元,為遼寧九鼎宏泰防水科技公司等累計發放貸款16億元。今年以來,召開銀企對接活動4次,參會企業60戶,達成合作意向3.35億元;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積極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到平臺進行注冊,發布金融產品及資金需求。已注冊金融機構36家,注冊企業60家,發布金融產品43項,實現對接18家。正籌備開展“金融機構鄉村行”活動,進一步強化融資對接項目的后續跟蹤推動工作。

  4.推動發展普惠金融。印發《盤錦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方案》,相關涉農銀行成立三農事業部,實現業務、網點進鄉村。2017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和涉農貸款余額分別為294.7億元和237.5億元。推進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全年累計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1298萬元。鼓勵銀行機構針對小微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全年累計投放“稅商貸”、“快捷貸”、“增信貸”等小微企業特色金融產品4億元。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引導涉農銀行機構完善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全年累計發放相關貸款2014筆,金額7.5億元。小額貸款公司當年投放貸款1458筆,累計貸款9.91億元。涉農保險金額共計17.7億元,賠付金額共計5780萬元,保險項目種類多,覆蓋業務廣,最大限度保障農民權益,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今年一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和涉農貸款余額分別為313.96億元和246.82億元。

  5.建立政府增信機制。2016年市政府出臺《盤錦市信貸風險補償基金設立方案》,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為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等融資提供風險分擔和補償。與農業銀行合作創新推出“惠農貸”信貸產品,截至2018年4月末,累計投放8664筆,金額21.68億元,貸款余額14.1億元,當年投放1238筆,金額2.93億元。2017年9月市政府設立了1.16億元的應急轉貸資金,截至2018年4月末,累計為19戶企業辦理應急轉貸業務1.91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應急資金成本,化解短期融資難題。其中,市財政列支1000萬元作為政府風險補償資金與市建行合作開展的“助保貸”業務,現已投放貸款企業20戶/次,投放貸款額5918萬元。

  市、區政府共列支1300萬元與鑫隆泰擔保公司、郵儲銀行合作開展專利權質押擔保業務,有效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創新了財政資金扶持方式,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了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業務開展以來,已先后為福瑞電子、瑞邦石油等5戶企業投放資金共計2000萬元。另有6戶企業已通過審核,計劃還將投放資金近2000萬元。

  6.積極開展金融機構體系建設。制定出臺《關于盤錦市設立和引進金融機構若干政策》,采用資金獎補、建立綠色通道等形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落戶我市。2017年新增銀河證券、鞍山銀行、和諧健康保險等3家金融機構,支持遼東灣新區金融集聚,增加3個銀行分支機構。2018年新增1家富德財產保險公司。

  7.加強對重點行業的信貸投放。采取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政策引導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銀行機構繼續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發展的金融服務。對接石化及精細化工、智能制造等7個行業,重點支持了華錦、北瀝、浩業化工等涉及全市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積極解決高技術企業抵質押物不足難題,向中藍電子等一批高技術企業發放科技貸款23.6億元。強化利率市場管理,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和全口徑利率監測制度,全年銀行機構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3%,比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二、2018年,為繼續加大融資服務力度,有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全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1.努力增加資金供給。引導各銀行機構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支持重大項目、招商引資項目,支持促進工業提質增效、服務業提檔升級、發展全域旅游和現代農業。引導銀行機構積極利用支農、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不斷優化信貸結構。鼓勵銀行機構綜合運用信貸、投行、租賃等金融工具,為實體經濟提供多樣化、專業化綜合金融服務,擴大資金供給,提高資金效率。

  2.加強金融機構體系建設。指導各縣區、經濟區穩步推進金融集聚,大力設立和引進各類金融機構,開辟設立和引進金融機構的綠色通道。活躍基金業發展,鼓勵國有和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天使、創業、并購、產業等各類私募股權投資機構。

  3.充分利用金融市場發展。

  (1)全鏈條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粘合各種資源,打造支持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的支撐體系,并且形成機制,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要充分利用證監會對東北地區企業首發上市的優先支持政策,加強對擬上市企業的篩選培育,加強企業上市過程中的指導和服務。依托高新園區、重點產業園區,篩選培育優質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完善擬上市企業后備庫,動態儲備擬上市后備企業25戶以上。落實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政策,逐戶走訪重點企業解決具體問題,注重引導和支持擬上市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造、對接資本市場。

  (2)大力發展債券融資。深化與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滬深證券交易所合作,支持企業通過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等擴大融資規模。

  (3)增強保險市場服務功能。鼓勵保險機構開展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推動“銀行+保險”、“政府+銀行+保險”等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穩步擴大業務規模。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三農”的重要手段,擴大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險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民穩收增收。

  (4)積極利用期貨市場。鼓勵和引導企業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向涉農企業和農戶推廣“保險+期貨”業務模式,探索期貨市場服務“三農”新路徑。

  4.鼓勵開展金融產品和工具創新。各金融機構要綜合運用債權、股權、租賃、資管、保險等金融工具,開展組合式金融服務。將稅務數據運用到貸前、貸中、貸后整個信貸業務流程,擴大“助保貸”、“稅商貸”、“創業貸款”投放規模,不斷開發適合本地企業需要的金融產品,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在“惠農貸”產品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信貸風險補償機制作用,支持各金融機構創新政銀合作產品和模式。

  5.開展貼近一線服務企業融資工作。完善盤錦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與各類金融機構形成貸款、風險投資、政府擔保基金、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商業保險、多層次資本市場工具廣泛合作。開展“金融機構鄉村行”活動,進一步強化融資對接項目的后續跟蹤推動工作。支持銀行機構與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促進落地實施操作,幫助企業降低杠桿率。完善應急轉貸機制,為企業提供短期融資服務。定期深入發展前景好但存在融資難的企業一線,幫助化解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6.持續推進普惠金融體系建設。鼓勵各類銀行機構增設小微專營機構,增加縣域標準化營業網點密度,不斷向鄉鎮延伸金融服務。推進大型商業銀行深化“三農”事業部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改革。鼓勵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為小微企業和“三農”提供特色金融服務。支持融資擔保公司對接省再擔保體系,通過分保、聯保、再擔保和代出保函等方式為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大力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充實資本金,做大業務規模。

  市國資委(金融辦)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