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7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7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對《遼東灣新區視角下盤錦港物流發展的提案》答復意見的函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12-29 | |
主 題 詞: |
關于對《遼東灣新區視角下盤錦港物流發展的提案》答復意見的函
侯玉虹委員:
關于您所提出的《遼東灣新區視角下盤錦港物流發展的提案》已收悉,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責成相關部門認真研討,現就相關內容答復如下:
一、新區當前開發建設情況
(一)注重發展綜合性大型公共港區
近年來,遼東灣新區堅持以港口為龍頭、以產業為支撐,全力推進新區的開發建設。按照第五代港口的標準,盤錦遼東灣新區和盤錦港正開發建設內陸港區合作經營,為東北、蒙東內陸地區提供更加便捷的港口服務。新區原擬以東西港區合作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做大做強盤錦港,后因招商局收購營口港,東西港區合作暫停。日前,新區為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正在積極推進海航實業的301#、302#,長春石化的303#,聯成化學的321#、322#專業碼頭建設,這些碼頭將在年內陸續投入運營。同時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在遼東灣新區積極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工作要求,遼東灣新區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營造相應的監管和稅收制度環境等五個方面復制了49項政策,現已在新區全面落實。
(二)推進區域性港口發展聯盟
今年5月26日,環渤海港口聯盟成立大會由遼東灣新區和黃驊港、煙臺港、威海港、如皋港、盤錦港、莽吉塔港、珠海港共同發起,國內近百家港口企業、物流企業、貨主企業、科研院所代表參加會議。旨在落實國家發改委《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精神,立足區域合作與發展,加強環渤海港口及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有利于戰略決策的支撐平臺,更好地促進環渤海港口良性有序發展。會議正式對外公布了環渤海港口聯盟《莽吉塔宣言》,盤錦港、黃驊港、煙臺港、威海港、如皋港、莽吉塔港、珠海港等聯盟成員單位代表簽署了《環渤海港口聯盟章程》,遼東灣新區管委會、盤錦港務集團、交通部、中海船務等與會單位代表就環渤海港口聯盟成立進行了專題討論。盤錦港、珠海港、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合作協議。作為非營利組織,環渤海港口聯盟將致力于為沿海港口企業發展提供戰略管理、生產經營、作業工藝、技術創新、金融運作、口岸發展、港口物流、大數據信息等服務支撐。
(三)提升盤錦樞紐港輻射服務能力
按照構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港口節點城市為指引,盤錦港相繼開通了“盤滿歐”“盤蒙歐”集裝箱國際班列,開拓了蒙東地區、東北亞及波羅的海沿岸貿易通道,激活了“18+1”蒙盤口岸合作體系,成為全省港鐵一體化結算試點,鐵路專線通達港區內重點企業。依托《莽吉塔宣言》的簽訂,深化與環渤海區域跨境合作,結合已開通的盤錦至太倉、乍浦、濰坊、京唐、泉州、福州等11條內貿航線,通過駁運方式及開辟“盤錦—寧波”外貿內支線的方式培育“盤錦—東南亞及盤錦—韓國”國際貿易航線。同時,將港口功能前移,實現海港與內陸港無縫對接,在東北腹地先后布局建設了遼中、法庫、通遼和齊齊哈爾(白山鄉)等7個內陸港。構建起網絡化的大物流發展格局。通過與南通永信物流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簽訂的糧食中轉框架協議促成與江蘇等華東沿江城市開放對接,加強與各國家級開發區的對口合作,借力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格局。
(四)不斷完善水路、公路、鐵路集疏運網格建設
1.水路集疏運網格建設情況
盤錦港港區規劃面積為60平方公里(含水面),其中陸域面積44.7平方公里,規劃利用自然岸線12.1公里,形成碼頭岸線31公里,規劃建設泊位65個,吞吐能力2.9億噸。港口航道水深-12.6米,碼頭前沿水深-14.5米,是可全年通航的深水不凍港。
目前,盤錦港已建成5萬噸級泊位16個(東港區15個,西港區1個)、鐵路物流基地2座(金帛灣物流、沈鐵綜合物流)、貨運專用站2座(盤錦港站、濱海站);正在建設5~10萬噸級泊位10個;30萬噸級油品泊位和25萬噸級航道工程已全面啟動,長春石化303#化學品碼頭、聯成倉儲321#、322#碼頭建設工程正在如期推進。截至2016年底,盤錦港5萬噸級以上泊位達26個,吞吐能力可達6000萬噸。
30萬噸級原油碼頭項目,對促進盤錦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而深遠。目前30萬噸級原油碼頭(由1個工作平臺2個靠船墩,6個系纜墩和人行橋組成,泊位長度430米,碼頭和后方引堤通過棧橋相連,工作平臺頂面高程+9.0m,碼頭前沿底高程-22.0m。)水工結構部分和棧橋的連接已建設完成,前沿水域水深-18m,碼頭后續工程計劃12個月內完工,手續全部辦理完成后,進行后續設備采購。
2.公路集疏運網格建設情況
通過實施疏港高速、盤沈疏港通道、中華路、濱海公路等運輸大通道項目,遼東灣形成了“一鐵一高”和“五縱三橫四節點”路網格局,構建了連接港口、輻射內陸腹地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開展了遼東灣“公交都市”建設,投放公交車輛149臺,開通公交線路6條;已將遼東灣公交1、2、3路與營口公交501路有效對接,實現了盤錦、營口城際公交的互聯;新增區域出租汽車運力50臺,保障了新區內多樣化的出行需求。遼東灣物流園區被納入交通部“十三五”物流發展規劃,享受國家政策支持。
3.鐵路集疏運網格建設情況
新區將加快推進阜盤鐵路(阜新至盤錦地方鐵路位于遼寧省西部,線路全長175.6km,項目新建線路135.8km,投資估算總額為41.2億元。經由阜新、錦州、盤錦等市。線路起自巴新線沙扎蘭站,經佛爺嶺、石家溝、北鎮、紅旗、薛家鋪,終到盤錦疏港鐵路的小胡站,利用盤錦疏港鐵路至金帛灣站。)建設,建成后,可以通過巴新線北至蒙古國喬巴山,南達盤錦港,構成新的歐亞鐵路運輸大通道,通過阜盤鐵路的建設,將內陸城市與沿海城市聯系在一起,對貿易合作、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加強航運信息管理
新區積極完善盤錦口岸與無水港之間在途集裝箱運輸監管模式,推動與內陸口岸通關協作及港澳口岸聯動監管機制,實現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目前,已實現盤錦海關與盤錦檢驗檢疫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下一步將推進實現海關、海事、邊檢、檢驗檢疫等四部門的“三互”。
(六)完善物流信息服務
遼東灣新區積極建設打造物流e家物流服務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建設具有運作執行能力的物流服務平臺,整合各種物流服務資源(生產、商貿、物流園區、運輸、倉儲、配送等),從而實現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物流e家”下轄e家金融、e家數據中心、e家呼叫中心、物流e家信息網平臺、e家貨運通平臺和e家車聯網平臺等諸多產品,具有配貨快、運輸明、車輛多、覆蓋廣、服務優、運費廉等特點,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在物流效率提高的同時加速了貨物的流轉速度,降低銷售成本,促進物流業整體的健康發展。依托物流e家服務平臺輻射物流企業,通過信息平臺提供物流信息,在線電子商務等增值服務,以及物流運輸的全過程服務。
同時,遼東灣石化品交易平臺已經實現全面運營,通過信息互換及資源共享,為交易商提供大宗商品的商業儲備、融資融貨、交易交收、倉儲物流、大數據信息等服務,并在拓展域外市場上與上海自貿區的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大連長興島石化交易中心;山東隆重石化資訊平臺進行業務合作,跨境領域拓展上與敦煌網及小笨鳥平臺對接業務、共享信息及市場推廣。
(七)創新航運金融與保險
目前,盤錦港正積極探討引進船公司作為載體,推進相關業務開展。
(八)深化綜合保稅服務
目前,新區正推進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并召開全市外貿進出口企業暨保稅物流中心推介會,積極宣傳推廣盤錦港保稅物流中心,使其發揮其作用,服務盤錦外貿進出口企業;大力培育保稅加工業務,借助國家新一輪振興東北的有利時機,積極申建盤錦綜合保稅區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形成《盤錦綜合保稅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正在進行完善和修改,待完成后積極向市政府提交申請。
二、下一步工作
(一)建設現代億噸大港。完備港口集疏運體系。“十三五”期間,積極推進30萬噸級碼頭、25萬噸級航道、液體化工碼頭等項目建設,為臨港石化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支撐。大力推進通用碼頭、堆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集裝箱和其他碼頭建設。以中儲糧東北綜合產業基地項目為龍頭,以匯福糧油集團蛋白物流及油脂精煉深加工項目、北大荒(盤錦)糧食倉儲物流基地項目為重點,集聚糧油加工、物流企業,2020年力爭實現糧油物流規模超過1000萬噸,打造“北方新糧港”。打通與縱深腹地的交通聯系,形成由鐵路、公路、港口、管道等組成,連接海內外、溝通沿海地區、輻射內陸腹地的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
(二)發展高增值港口運輸。重點發展效益好、附加值高、影響力大、帶動作用顯著的集裝箱運輸。充分利用市場潛力,加大對國內外領先的集裝箱生產制造企業的引進力度。同時,拓展港口旅游和客運功能,發展郵輪旅游和游艇業。
(三)開辟近遠洋航線。開辟到國內主要干線港的航線,重點開辟到沿海、沿江的集裝箱航線,及早開辟到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和東南亞的近洋航線,不斷增加航班密度。開通到天津、山東等環渤海地區的客運航線,鼓勵國際郵輪停靠。
(四)優化港口服務水平。運用先進的裝卸設備、信息系統和管理手段,提高港口作業效率。發展鐵水聯運等多式聯運,為客戶提供點到點運輸服務。提升港口競爭力。建立進出東北地區主要產品信息中心,為客戶選擇和安排便捷運輸方式提供高效服務。
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
2017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