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入局勇擔當 助企紓困促發展
——從“千人助千企”活動看盤錦振興發展的態度和決心
“助企干部的暖心服務,讓我們感動,更給我們企業在盤錦發展增添了信心。”近期,談及我市助企紓困,企業經營者贊不絕口。
今年,我市聚焦落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持續深化“千人助千企”活動,積極開展“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978名領導干部和優秀年輕干部(市廳級20名,縣處級208名,鄉科級及以下750名)進園區、走企業,了解企業訴求,紓解企業難題,隨著一個個訴求的收集和解決,企業的獲得感更強、發展信心更足。
延伸觸角,了解企業發展之困
3月20日,盤錦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動員大會召開。會議就實施“1+5”三年行動系列方案進行安排部署,釋放出更加明確的促發展信號。
為進一步鞏固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幫助企業破除發展障礙和壁壘。大會召開不久,我市啟動“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選派干部進園區,聯系服務重點企業、項目等市場主體793個,全面覆蓋石化及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農產品生產加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并將有代表性的中小微企業納入聯系服務范圍。
盤錦天工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精密鑄造、機械加工于一體的專業型生產企業。企業計劃于今年實施二期擴建項目,但因道路控制標準紅線政策改變,執行新標準后企業擴建廠址與道路控制紅線存在交叉,造成項目建設延誤。大洼區委副書記王晨了解情況后,召集區自然資源、規劃、交通、住建等相關部門現場調研,共同研究,通過規劃評審、調整等一系列可行的解決方案,新增地塊邊緣與道路控制紅線的3個交叉點全部退讓2米,滿足企業擴建需求的同時又不越過道路紅線。
有訴求,必有回應。全市各級助企干部本著“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原則,真心實意為企業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努力當好助企紓困“服務員”,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有所擔當、有所作為。
在進園區、走企業過程中,助企干部采取“六問六助”方式,精準服務企業。問政策扶持情況,助力企業爭取各種政策支持;問項目建設情況,助力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問經營情況,助力企業打開銷售市場;問用工、資金情況,助力企業抵抗經濟不利因素沖擊;問政務服務、涉法涉訴情況,助力營商環境改善;問黨建情況,助力企業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
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問題訴求174件(土地類6件,基礎設施類16件,資金類33件,審批類32件,市場類20件,政策類29件,其他類38件),已辦結85件。
鎖定問題,積極尋求破解之法
企業,作為經營主體,其發展的好壞決定著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底氣和韌性。
4月23日,盤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指出,要主動服務、精準服務,持續深化“千人助千企”活動,開展“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做優要素保障,落實包保責任,千方百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興隆臺區委書記耿敏在走訪對接企業過程中,了解到貝茲維儀器(盤錦)有限公司因發展需要,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廠房。同時,由于企業落地興隆臺區時間較短,還存在不了解相關惠企政策、海歸博士劉策工作簽證沒有得到解決等問題。
于是,耿敏深入調研、分析,幫助企業對接高新區,通過實地考察、協商洽談,僅用30天就完成了3408平方米標準廠房的選址、建廠到投產的全過程。同時,他還協調市科技局、沈陽市出入境管理局和大連市出入境管理局及興隆臺區相關部門,幫助企業招聘專業技術人員6人、解決劉策工作簽證辦理和盤錦市海關辦理貨物進出口資格證等問題,并為企業提供業務咨詢、政策指引、申報代辦等全方位全過程跟蹤服務。
“非常感謝助企干部的悉心指導和政策解讀,特別是耿敏同志幫助踏勘選址,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對企業在盤錦的發展充滿信心。”貝茲維儀器(盤錦)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策說。
振興發展的堵點淤點難點在哪里,政府服務就到哪里。當前,全市各地各部門以深化“千人助千企”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各級助企干部俯下身子,深入企業,引導和幫助企業破除發展障礙、解決發展之困,以政策幫扶、人才支持、服務助力等惠企措施,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努力塑造盤錦振興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形成合力,持續提振發展信心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大局,助力企業就是助力發展。
在持續深化“千人助千企”活動中,各級助企干部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發力,進一步暢通服務渠道、提升服務效率,在通堵點、破卡點的同時,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之困,也讓助企紓困成為推動盤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盤錦高新區,吊機轉動、車輛穿行、工人們正忙著加快生產建設……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盤錦高新區營商環境建設部部長王志東主動對接遼寧和裕實業有限公司,當得知企業有一筆鉆機配套訂單因生產廠房舉架不夠而無法落地實施時,他第一時間找到高新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聯合經發部企業服務專職工作人員,與企業一道研究解決之法。經多方努力,最終將高新區陸海研究院南側2萬平方米閑置硬化露天場地進行盤活利用,幫助和裕公司解決配套場地的燃眉之急。
由于配套場地的及時落實,該公司得到了甲方認可和長期合作意向。目前,鉆機配套組裝項目進展順利,2部750車載鉆機已經配套完成,等待外國客戶驗收,3部70D鉆機正在配套中。
精準的助企服務,不僅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更堅定了企業長期扎根盤錦的信心和決心,激活經濟回暖的“細胞”。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徐光表示,通過“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的精準服務,使職能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進一步暢通,服務的實效性進一步提升,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相信,隨著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勢必推動全市經濟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