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提升
總量分別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一
今年一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975元,同比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9092元,同比增長5.1%,總量分別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一。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采取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發展,助推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支出持續改善,實現了良好開局。
據國家統計局盤錦調查隊抽樣調查資料顯示,一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975元,同比增加53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19元,位居全省第二。
從分項來看,一季度,我市城鎮居民四項收入呈“三增一降”態勢。其中,工資性收入為10405元,同比增長4.1%;經營凈收入為1400元,同比增長9.5%;財產凈收入為697元,同比下降1.8%;轉移凈收入為2473元,同比增長0.9%。
從占比來看,一季度,我市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然最高,為69.5%,其次為轉移凈收入占比16.5%,經營凈收入占比9.3%,財產凈收入占比4.7%。
分析顯示,工資性收入仍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力量。財產凈收入略有下降,但對可支配收入影響有限。
經營活動日益好轉,經營凈收入增幅較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和個體快速發展。此外,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及文化旅游業等行業不斷復蘇,這都促進了經營性收入的快速增長。
轉移凈收入平穩提升,民生保障不斷加強。我市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連年提標,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等社會救助標準持續上調,成為轉移凈收入增收的重要因素。一系列惠民措施為城鎮居民增收提供有效保障,各項政策福利有效帶動了轉移凈收入增長。
一季度,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092元,同比增加44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68元,位居全省第一。農村居民四項收入同比全面增長,四項收入總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較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呈“一高三低”態勢。
分析顯示,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穩崗就業政策顯現。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193元,同比增長207元,增速為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7元。
經營凈收入穩步增長,增幅同比趨勢較小。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3903元,同比增長43元,增速為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7元。年初以來,盤錦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各項惠農政策效應顯現,農業農村發展全面向好。
財產和轉移凈收入持續增長,增速均突破十個百分點。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325元,同比增長30元,增速為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4元。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1671元,同比增長161元,增速為1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0元。財產和轉移凈收入穩步增長,得益于各項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實。
一季度,我市農村居民四項收入占比結構呈現“三升一降”態勢,總體趨于穩定。其中,工資性收入占比35.1%,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經營凈收入占比42.9%,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財產凈收入占比3.6%,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轉移凈收入占比18.4%,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從整體來看,我市農村居民轉移凈收入結構占比升幅略大,經營凈收入結構占比正向其他三項收入結構分化,這也說明農村居民收入結構日趨多元化。
“錢袋子”鼓起來,好日子火起來。伴隨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信心不斷增強。一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9485元,同比上升14.3%。分析顯示,八大類人均消費支出呈“六升二降”態勢。從消費增速看,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均呈上升趨勢,其中食品、衣著、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增幅均超過兩位數,分別為13.8%、22.4%、27%、24.8%和29.1%。
一季度,我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6067元,同比上升12.7%。分析顯示,八大類消費全面增長,消費市場持續復蘇。從消費增速看,衣著、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增幅明顯,均突破20個百分點;其次為食品煙酒、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速均突破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