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回頭看”為新年度農資質量安全打“預防針”
“你們銷售的農藥、化肥有無檢驗檢測報告?是否有部門進行質量抽檢、是否建立進銷貨臺賬?”近期,雙臺子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深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農資經營集中場所,圍繞種子、農藥、化肥核查進貨憑證進行現場詢問,這是繼年初開始與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區域農資銷售點進行實地督查的深入。此舉既是“回頭看”,也為新一年度農資產品質量安全打了“提前量”。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農資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農民關心的頭等大事,直接關系到農民一年的收成。為維護廣大農戶的合法權益,打擊假冒偽劣農資和坑害農戶行為,早在今年年初,雙臺子區人民檢察院積極發揮公益訴訟職能,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區域農資銷售點走訪調查,開展了為期六個月的農資安全專項監督。
在走訪中,重點了解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產品生產銷售相關許可證、農資產品的檢驗檢測報告、銷售價格等是否合規合理,查看農資產品包裝是否規范、標簽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假牌子、假產地、假廠家等情況。
檢察官在半年的隨機走訪中,發現農資銷售門店普遍存在農資采購臺賬和銷售臺賬未如實記錄或記錄不全、進貨憑證缺失等情形,個別農資經營商戶無農藥經營許可證或超范圍經營,這些違法行為對農產品造成安全隱患,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針對上述問題,行政機關高度重視,立即行動,對存在違法行為的農資店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農資經營者依法依規經營,健全進貨銷售臺賬,并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從后續走訪中看到,發現的問題均已整改。
雙臺子區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公益訴訟工作將持續跟進,持續開展農資安全“回頭看”活動,繼續與行政機關協作配合,加強農資領域法治宣傳,健全農資市場保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為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檢察力量。
檢察官提示群眾,如發生農資質量問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從四條途徑維權:一是與農資經營者自行協商解決;二是向農業農村、工商、消協等相關部門投訴,請求協調解決;三是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四是向事發地轄區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