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念做尖兵 積攢底氣再發展
——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二二年工作回眸
高新區全年實施開復工項目60個。
與興隆臺區推行協同審批,深化“一站式”服務。
高新區為園區民生保障和重點工業企業辦理發放車輛通行證4818張。
園企合力,主動對接,持續壯大產學研聯盟。
引導企業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引進力度。
高新區持續開展了重大風險有效管控和重大隱患排查整治。
高新區用足用好產業政策,放大“央企+”效應。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的強力推進下,高新區緊緊圍繞“兩心”“兩極”目標定位,深化與興隆臺區協調發展,持續提高園區競爭力,努力實現經濟平穩向好。
2022年,高新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5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市排名前列。
2022年,高新區組織全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非公黨建工作質量,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定黨建引領的發展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帶頭作用,高質高效開展好各項工作。
凝心聚力,項目建設一派生機
今年以來,高新區上下一心,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夯實了發展基礎,打開了蓬勃有序的發展局面。
——著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大力發展“三新”產業,有效推進高質量項目。
全年實施開復工項目60個。
重點在建項目中,光學電子產業聚集區項目、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項目、氮化鎵半導體芯片項目、清潔智慧供熱項目、聚乙二醇產業化項目、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項目、潤滑油添加劑生產等項目正在有效推進,陸續投產達效。
——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工業城市大腦”。
以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產線建設,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項目落地。百度智算(盤錦)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基地、維度時空全域北斗綜合應用創新中心、中兵北斗院石化行業北斗智慧工廠、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IPV6和算力+產業等一批“數字經濟”項目群正在強力推進中。
——用足用好產業政策,放大“央企+”效應,盡早謀劃儲備重點項目。
高新區搶抓機遇、提前布局,明年的重點項目儲備計劃已經制定:預計實施開復工項目35個,總投資246.78億元,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5億元。
北斗通航裝備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擬申請2023年政府專項債;北方瀝青環保型環烷基潤滑油基礎油及配套工程項目、7萬噸白油加氫裝置項目前置手續已獲通過;中鑫耀科國際生鮮品數字供應產業基地項目在遼洽會上完成簽約……
精準施策,招商引資開花結果
今年以來,高新區結合園區產業鏈發展優勢和方向,進一步完善了招引機制,形成了全員參與、園企共贏的招商體系。
——聚焦數字經濟、光學電子、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及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招商。
先后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高質量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在省市各類招商活動中簽約項目24個,協議簽約額227.5億元;省市領導推進項目11個,協議投資額53億元;洽談儲備項目60余個,意向投資額128億元。
——依托產業鏈,實施精準招商。
率先圍繞光學電子、高端能源裝備制造及油服、石化及新材料、醫藥康養、新能源電池、氫能、數字經濟及北斗、綠色低碳等8條產業鏈,編制了《產業鏈提升實施方案》,繪制了產業鏈全景圖、頭部企業清單、配套企業清單,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示范引領作用,夯實產業鏈培育提升工作基礎。
——發揮頭部企業優勢帶動招商,引育配套關聯項目。
拓撲中潤高端納米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已簽訂入區經營協議;中車四方多能一體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底前開工建設;山東鴻業北方(盤錦)期貨瀝青燃料油智能儲運交割一體化項目、北信墨源民生健康急救產業基地項目、錦程環保資源化再利用新型建筑材料項目、華燚晶兆電動車充電樁項目、梅清數碼健康城市大數據融合創新示范工程等項目平穩推進中。
潛心培育,科技創新成效斐然
今年以來,高新區完成了“金融”“人才”“技術”三大支持平臺的縱深搭建,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引導企業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引進力度,2名科技人才入選2022年盤錦市優秀科技工作者,2家企業入選首屆“盤錦英才計劃”帶土移植團隊項目;
——中錄油氣獲批2022年遼寧省首批“帶土移植”技術攻關項目,科安隆等2家企業獲批遼寧省“揭榜掛帥”科技計劃(重點)項目,華孚環境獲批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勇盛利等3家企業獲批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建立了科技企業培育庫,新增瞪羚企業2家、雛鷹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12家企業被納入2023年高企培育庫;
——園企合力,主動對接,持續壯大產學研聯盟。4家企業獲批2022年遼寧省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7家企業獲批遼寧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能力提升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
做實服務,營商環境提檔升級
今年以來,高新區建立了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入駐綜合窗口,“全程網辦”率達到100%,電子印章和電子證照覆蓋率達到100%。
——與興隆臺區推行協同審批,深化“一站式,四個階段、四個窗口”審批模式,項目入區全流程辦理時限由原來的87個工作日壓縮至51個工作日;
——全面落實“只提交一次材料”“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全程代辦”等改革舉措,依規完善了10余個審批制度,14個高頻事項全部實現 “最多跑一次”;
——積極開展千人助千企活動,對62家規上和26家重點規下企業開展走訪調研,有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27項;
——強化疫情保障,為園區民生保障和重點工業企業辦理發放車輛通行證4818張,確保企業穩產、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做實“12345”政務服務,全年接收平臺轉辦案件71件,均已結案,回訪率、反饋率、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協調解決工業街部分路段路面破損案件,獲全省通報表揚。
預警排患,風險防控實時到位
今年以來,高新區全方位做好風險防控,確保園區經濟平穩運轉,企業運營無憂、項目建設無阻。
——主動防范化解安全隱患。
持續開展了重大風險有效管控和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270家次,發現并排除隱患問題292項,排查隱患整改率100%,實現了安全生產態勢的持續穩定。
……
破難局,平道阻,終建功。
2022年,高新區統籌兼顧謀發展、腳踏實地求發展,積攢了充足的底氣,循藍圖而進,步伐穩健!
當先鋒、打頭陣、做尖兵。
高新區將始終致力于可持續發展、跨越式發展、高質量發展,為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