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公司被認定為第四批創新型企業
日前,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工作會議上公布的第四批創新型企業名單中,遼河油田公司榜上有名。這意味著遼河油田公司成功邁入集團公司創新型企業第一方陣,將在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科技經費投入、科技獎勵推薦等方面得到集團公司的優先支持。
集團公司于2021年9月開始對所屬企業開啟創新型企業認定,主要采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研發投入、創新能力與科技產出三個方面進行評價,突出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支撐引領作用、創新管理水平。
近年來,遼河油田公司全力推進“著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部署落實落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工程”,全面落實科技改革舉措,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明顯增強。
科技創新戰略更加科學、頂層設計更加系統。持續豐富完善科技創新戰略,將“創新驅動”戰略和“人才強企”戰略一并納入公司六大戰略工程體系。統籌編制了遼河油田“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基礎研究十年規劃,確定了10大科技創新領域、10項創新驅動工程和2個技術清單(13項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和12項革命性顛覆性技術清單)的攻關布局。同時,大力布局基礎研究方向,圍繞油氣勘探、油氣開發、新能源新業務等6大業務領域,梳理重大科學問題160項,明確攻關方向41項。
完善創新機制政策,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完善激勵創新機制,在集團公司內部率先制定出臺了“著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施意見”及4項配套制度,極大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活力。鼓勵職工開展技術革新等創新活動,經多年摸索實踐,年均申報職工技術創新項目100余項、發放獎金50萬元,以“趙奇峰創新工作室”為代表的一批全國、省級、公司級創新工作室,切實發揮了示范引領、集智創新等效能。出臺《遼河油田公司科研誠信管理暫行規定》,抵制科研失信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
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方面,加強研發機構建設,明確主體科研機構功能定位。當前,遼河油田公司共擁有研究院、采油院、設計院、經研院4大主體科研機構,其中,后增設的經濟技術研究院能夠為公司重大戰略決策提供智庫支持。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先后與高校、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技術攻關,開辟科研綠色通道,北京大學等43家高水平科研院所免市場準入,可直接進入遼河科技市場,整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15個優勢團隊資源,形成了3到5年固化攻關領域的4個創新聯合體。提高成果產業化能力,形成了復雜類型油氣藏高效建庫技術系列,確立了東北儲供中心地位。
在科技投入力度上,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年來,遼河油田公司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公司整體年均研發投入達到10億元,并保持穩定增長。積極承擔國家及行業科研任務,牽頭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參與國家項目6項,先后承擔省部級科技項目“興遼英才計劃”項目2項、遼寧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1項、遼寧省“揭榜掛帥”項目2項,獲批省級財政資金1662萬元。傾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持續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遼河油田公司現有省部級以上科技條件平臺6個,其中,由遼河油田公司牽頭承建的國家能源稠(重)油開采研發中心和集團公司稠油開采先導試驗基地,有力支撐和引領稠油開采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著力做好創新人才隊伍培養。培養和引進科研領軍人才,構建“項目+人才”培育體系,持續完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方案。補充后備科研力量,抓好新入職畢業生跟蹤培養,構建起1200余人的后備人才庫;設立遼河油田公司青年科技項目,資助青年科技人才開展探索性、前瞻性、基礎性科研攻關;推進青年技術骨干常態化掛職鍛煉,近3年,已有約百名青年人才在外部兄弟單位、內部生產單位之間參加雙向掛職交流。同時,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并加強做好科技人員繼續教育、管理人員科技培訓、職工技能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