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加快我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加強全市水資源管理,按照全市節約用水工作總體安排,特啟動《盤錦市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工作,用立法推動我市節約用水工作步伐。
一、制定條例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水平持續攀升等多重條件作用下,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老水問題相互交織、更加凸顯。水約束趨緊越來越成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制約,節水工作迫在眉睫。
?。ㄒ唬┲贫ā稐l例》是落實“節水優先”的必然要求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和環境的控制性要素。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對保障國家水安全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隨著我市經濟社會不斷發展,
水安全中的老問題仍有待解決,新問題越來越突出、越來越緊迫。我市缺水已全面亮起紅燈,全面推動開源節流工作刻不容緩。一是總量并不豐富。全市水資源總量3.3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60立方米(為全省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3;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8);境內有中型水庫六座,水庫興利庫容1.02億立方米,與12.3億立方米的用水總量相比較,調節能力明顯不足;大型河流接納大量污水,水質較差,利用率偏低。中小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并存。二是用水效率不高。萬元GDP用水量107立方米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現狀再生水利用僅為日總用水量1?,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定的目標差距較大。新時期、新形勢,更需要我們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節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認真實施節水行動,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樹立節水即減污,節水即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觀念,依法開展節約用水工作。
?。ǘ┲贫ā稐l例》是創新節水方式的客觀需要
當前,我市節約用水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全社會水憂患意識普遍不強,“節約用水”的良好氛圍營造沒有形成。特別是盤錦處于九河下梢的地理區位,河流眾多易給市民造成淡水資源豐富的假象,水危機意識缺乏、節水意識不強烈普遍存在,輿論倒逼節水、社會監督浪費的機制尚未全面建立;二是節水優先地位尚未確立,“節水優先”理念與水安全過程管理結合不夠。在解決缺水問題時,重開源、輕節流,供水工程、調水工程越建越多,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逐年攀升。不善于挖掘節水潛力,不善于從流域、區域全局來分析水量供需平衡;三是節水精細化管理水平偏低,“要我節水”的剛性約束不夠。在法律方面,迄今為止我市尚未出臺節水法規、水規章,浪費水的行為尚未被列入水行政執法范疇;在標準方面,節水標準體系還不夠健全,與涉水管理制度銜接配套不足,與水資源精細化管理要求不相適應;在政策制度落實方面,節水考核納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一并實施,但考核流于形式,缺乏追責問責措施;四是用水主體節水激勵不足,“我要節水”的內生動力不夠。一方面,水價的杠桿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對用水戶刺激不夠。水價偏低,還難以充分反映水資源稀缺程度、難以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水費支出在生產生活總成本中的占比還很低,導致節水積極性不高,節水經濟效益不顯著;另一方面,節水激勵政策機制不健全。節水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用水戶來講,如果節水成本得不到彌補,就會產生負效益,甚至陷入越節水越吃虧的怪圈,因此必須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政策。
基于以上問題,用立法引領和推動盤錦經濟社會調整優化、創新發展思路和方式方法,很有必要;把節水貫穿水利工作的全過程并進而融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很有必要。
二、起草的簡要過程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計劃,市水利局迅速成立了節水立法起草工作領導小組,在廣泛調查、深入研究以及充分借鑒省內外在節約用水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地區成熟立法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條例》草案,并先后征求各縣區、市直有關單位、盤錦水務集團、油田供水公司、振興生態造紙廠等用水大戶的修改意見,組織有關業務人員對相關條款進行反復推敲和完善,先后進行十次修改完善。今天各位看到的是第十一稿,共六章39條,主要就明確節約用水部門職責分工、節約用水管理體制、用水管理、完善節約用水措施以及加強節約用水的監督保障等方面作出規定。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ㄒ唬╆P于明確節約用水部門職責分工
按照現行體制和部門職責,節約用水工作涉及水利、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等多個部門?!哆|寧省節約用水條例》規定,省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節約用水工作,擬定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準,指導和推動全省節水型社會建設,制定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和計劃用水制度并組織實施,指導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與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省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節約用水指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的協調銜接,會同有關部門安排節約用水重大項目計劃;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根據節約用水政策、規劃和標準,制定城市規劃、建設和市政公用事業方面的節水制度、辦法和具體標準,落實節約用水工作要求。據此,在與上位法不抵觸的前提下,突出我市社會治理精細化特色,對基層政府和人民群眾自治組織、政府派出機構進行賦權。《條例》第四條規定,縣區人民政府確定的負責節約用水工作的部門(以下統稱節約用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節約用水工作。鎮人民政府、園區管理機構和街道辦事處等政府派出機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節約用水工作。
(二)關于明確節約用水管理體制
節約用水管理的核心,在于實施計劃用水管理制度。本次立法中,對計劃用水管理制度做了細致規定,約占草案的五分之一。第六條規定市節約用水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以及水量分配方案和用水定額,編制本行政區域節約用水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同時,確定了將實施取水許可管理的用水戶、使用城鄉公共管網供水年用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含2000立方米)用水戶、在干旱等特殊時期確定的其他用水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計劃用水戶應當于每年12月31日前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向節約用水主管部門提出下一年度用水計劃,經節約用水主管部門匯總平衡后,于7個工作日內報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地區年度用水總量,分解分配年度用水計劃,節約用水主管部門依據地區年度用水計劃,下達用水戶用水計劃,并定期檢查考核(第九條)。
?。ㄈ╆P于完善節約用水措施
為推動全社會節約用水,《條例》分別對全社會、全行業節
約用水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嚴格農業灌溉用水。農業用水約占我市用水總量的五分之四,農業灌溉用水是節水工作最重要的一環,規定農業灌溉用水應當完善供水計量設施,加強計量管理,逐步開展灌區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業用水科學管理水平。農業灌溉用水有償使用(第十九條)。,二是嚴格工業用水。規定工業企業應當進行用水單耗考核,采用先進節水技術、工藝,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減少用水消耗和污水排放量。(第二十條)。三是嚴格特業用水。規定經批準從事洗車業務的,應當采用節水洗車技術,安裝使用循環用水洗車設備,使用節水器具。洗浴中心、游泳場館、水上娛樂場所和大型景觀用水等應當安裝使用節水設施、設備和器具。(第二十二條)。四是加強管網和供水設施管理。規定公共供水企業和自建供水設施的用水戶應當加強對供水、用水和節水設施的維護管理,定期進行管網巡查,保障管網漏損率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發現漏損或者接到漏損報告后應當及時搶修。物業服務企業、房屋所有人等應當對用水設施、設備和器具等加強維護和管理,采取防滲、防漏措施,降低滲漏率。消防、環衛等設施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加強用水設施管理,防止滲漏、流失。(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五是鼓勵非常規水源利用。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再生水、海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將非常規水源利用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度。市政用水和觀賞性景觀、生態濕地等環境用水,洗車業、建筑業等特業用水以及高耗水企業用水,應當優先使用非常規水(第二十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