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14年)

財政·稅務(2014年)

發布時間:2016-12-22 信息來源:盤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瀏覽次數:591
   財 政

  【財政收入】 2014年全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11776萬元,比上年增加24106萬元,增長 1.6%。其中,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3.9 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市財政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73304萬元,比上年減少211699萬元,下降 21.5%。

  【財政支出】 2014年全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041160萬元,比上年實際增加支出88571萬元,增長4.5%。其中,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71.5億元,比上年增加0.5億元,增長0.6%。全市財政基金預算支出完成709425萬元,比上年減少209055萬元,下降22.7%。

  【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2014年全市財政各項收入總計2378813萬元,其中:當年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1776萬元,返還性收入42419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 294524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83594萬元,債券轉貸收入43000萬元,調入資金122501萬元,上年結余80999萬元;2012年財政總支出為2378813 萬元,其中,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41160萬元,上解上級支出249461萬元,債券還本支出 23993萬元調出資金910萬元,年終結余63289萬元結轉下年支出57431萬元,凈結余5858萬元。

  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2014年全市財政基金各項收入總計1006690萬元。其中,當年政府性基金收入773304元,上級補助收入38844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93632萬元,調入資金910萬元;全市財政基金預算支出總計1006690萬元。其中,當年財政基金支出709425萬元,上解上級支出3442 萬,調出資金72841萬元,年終結余220982萬元。

  【主要收入完成情況】 增值稅完成205222萬元,比上年增加17604萬元,增長9.4%。營業稅完成220094萬元,比上年減少65041萬元,下降 22.8%。企業所得稅完成41772萬元,比上年減少 14444萬元,下降25.7%。個人所得稅完成28238 萬元,比上年增加2215萬元,增長8.5%。房產稅完成20581萬元,比上年增加2846萬元,增長 16.0%。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67471萬元,比上年減少7972萬元,下降10.6%,主要是隨主體稅種減少的。土地使用稅完成202189萬元,比上年增加 14441萬元,增長7.7%。非稅收入完成391639萬元比上年增加44338萬元,增長12.8%,主要是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加的。

  【主要支出完成情況】 教育支出162351萬元,比上年減少28748萬元,下降15.0%??茖W支出19896萬元,比上年減少1450萬元,下降6.8%。農林水事務支出195295萬元,比上年減少7470萬元,下降3.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1848萬元,比上年增加26107萬元,增長10.2%。醫療衛生支出101043萬元,比上年增加24014萬元,增長31.2%。公共安全支出71259萬元,比上年增加 5163萬元,增長7.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21247 萬元,比上年增加37715萬元,增長9.8%。

  【大力組織收入】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財政經濟形勢,努力克服組織財政收入壓力不斷加大的困難,全力以赴狠抓收入,確保了各項財政收入應收盡收。會同各級稅務部門通過強化稅收征管,加強稅源監控,及時掌握稅收動態,堵塞征繳漏洞,確保了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按照掌握費源、管好費基、強化征管、杜絕流失的原則,進一步規范了非稅收入征管。不斷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全市財政部門組織的非稅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23.8%,財政收入質量較好。【資金籌措】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穩增長、促轉型的各項財政經濟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促進經濟轉型與發展。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資金,全市共對上爭取資金95.5億元。籌措調度資金50億元,支持了城鄉基礎設施、沈西工業走廊沈盤鐵路、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項目建設。安排撥付工業產業集群發展資金、服務業發展資金、科技專項資金、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外貿出口獎勵資金等4.3億元,促進了企業發展壯大。為99戶中小企業辦理了貸款擔保,擔保貸款金額12億元,支持開展小微企業“助保貸”業務,緩解了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取消、緩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1.9億元。撥付支農資金21.3億元,重點支持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強化支出管理】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 “過緊日子”思想,從嚴編制預算,規范預算執行。嚴格執行經人大批準的預算,嚴禁擴大支出范圍和提高支出標準。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有關規定,健全公務支出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一般性支出規模,全市“三公”經費比上年降低20.7%,其中市本級“三公”經費比上年降低21.5%。財政結轉資金比上年壓縮20%,完成了省財政廳確定的目標任務。審核投資建設工程預決算總值2.7億元,核減值0.5億元,核減率達20%。組織開展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工作,糾正了違反財經紀律行為,規范了財政資金管理與使用。

  【保障重點支出】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及時足額安排和撥付各項民生等重點支出。全市共撥付民生支出135.4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66.7%。努力籌集調度資金,積極支持了全市宜居鄉村建設。全市撥付教育支出20.1億元,比上年增長5.3%,促進了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市撥付農林水事務支出21.3 億元,比上年增長4.8%,確保了種糧農民綜合直補、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的落實。全市撥付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7.5億元、醫療衛生支出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6% 和1.9%,支持完善了城鄉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體系,繼續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和新農合補助標準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全市爭取上級財政棚戶區改造補助資金5.1億元,爭取省財政預借棚戶區改造資金5.2億元,申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24.1億元,支持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爭取將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推進了濕地保護與恢復。

  【深化財政改革】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不斷深化財政各項改革,完善財政管理體制。積極深化預算編制改革,采用零基預算方式編制部門預算,不斷完善了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推進和實現了各級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不斷規范國庫資金管理,認真組織開展財政專戶資金清理整頓工作,強化了財政資金安全管理。進一步推進了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鄉鎮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強化政府采購資金管理,推進了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全市共完成貨物、工程和服務采購金額12.9億元,節約資金 0.9億元。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集中開展清理甄別全市政府性債務工作,摸清了政府債務底數,為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防控債務風險奠定了基礎。

  【隊伍建設】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大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創城工作。對市局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了認真落實準備、報送和迎檢。開展了文明單位創建活動,設置了道德講堂、注冊組成了志愿者服務隊,組織人員參加了交通協勤活動、學雷鋒紀念日宣傳等活動,發揮了財政部門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創城工作中的作用。組織參加群團活動。組織全局黨員干部深入開展“萬名干部大走訪”、駐村指導、黨員干部進社區等活動,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組織全局干部職工190人參加遼東灣新區義務植樹活動;組織干部職工80人參加了全市“創文明城市、建美麗家園”環境衛生清掃志愿服務活動;組織人員參加省財政廳機關黨委舉辦的慶祝建國65周年征文和攝影作品展;參加了市直機關各類球類比賽等活動。

  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聚焦解決“四風” 突出問題,從嚴從實抓好學習教育,組織召開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深入推進了整改落實和專項整治任務,使黨員干部思想受到深刻洗禮,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干部廉政意識進一步增強。加大了教育培訓力度,2014年共舉辦教育培訓班四期,培訓財政干部305人,其中市直財政干部172人,縣區及鄉鎮財政干部133人,進一步提升了財政干部隊伍素質 (趙 丹)










  國家稅務

  【稅收收入】 2014年,由于客觀經濟因素影響,組織收入形勢異常嚴峻。面對嚴峻的收入形勢,盤錦市國家稅務局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貫徹組織收入原則,嚴抓細管,堵漏增收,切實加強組織收入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科學指導。定期召開稅收分析調度會,研究解決基層單位在組織收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細化加強稅收分析預測、推進依法行政、強化重點稅源監控等29條組織收入措施,系統上下狠抓措施落實與跟蹤問效,充分發揮組織收入工作合力,確保稅款應收盡收。全市國稅系統累計完成稅收收入1460322萬元,稅收規模穩居全省第二。完成市以下地方級收入234271萬元,比上年增收17165 萬元,增長7.9%,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財力保障。

  【稅收征管】 強化稅收征管措施,提升組織收入工作質量。加強稅收風險管理,通過比對分析高中低風險企業數據,開展風險識別和風險等級排序,統籌推送風險納稅人進行分析評估,入庫稅款18930萬元。加強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組建風險管理工作團隊,對2戶大企業開展全流程風險管理,補繳稅款4662萬元。按照總局和省局工作部署,對中石油等8戶企業集團開展稅收風險管理,查補入庫稅款4153萬元。認真貫徹“營改增”政策,完成了鐵路運輸、郵政和電信三個行業試點工作,實現增值稅收入2.19億元。開展商貿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專項核查,取得成果1481萬元。做好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工作,4509戶納稅人完成了年度申報,申報率達99.39%,超額完成總局規定的98%以上的工作目標,其中A類企業盈利面達61.33%。開展企業所得稅專項核查,查補入庫稅款8343.99萬元。加強國際稅收管理,做好非居民股權轉讓調查和反避稅等工作,非居民企業入庫稅款9929萬元,比上年增收6555萬元,增長近2倍。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小微企業所得稅642.61萬元,減免小微企業增值稅 297萬元。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及時準確辦理退(免)稅,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全年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8010萬元。撰寫的出口退稅政策助力外貿企業發展分析報告,得到了市政府的認可,市政府領導作出了批示。

  【納稅服務】 深入抓好總局“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基層聯系點工作。對納稅人關心的118項涉稅事項逐一梳理,壓縮辦理時間 62項,簡化審批和辦理環節 73項,取消納稅人報送資料及報表140 種,切實減輕了納稅人辦稅負擔。積極推廣“同城通辦”辦稅方式,已實現稅務登記、防偽稅控報稅認證、稅務咨詢三類工作的“同城通辦”。全面推行“首問首辦”責任制,做好辦稅廳人員和職責調整,將審核審批職能集中到辦稅服務廳,全市8個縣區局辦稅服務廳實行了“審批前移”。即時辦結事項由35項增至142項,平均縮短納稅人辦稅時間30%以上,實現了涉稅事項、報送資料、辦理流程、辦結時限的四統一。

  【依法治稅】 開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強稅收法制宣傳教育。開展第23個稅收宣傳月工作,精心開展17項活動,創新宣傳手段,不斷豐富宣傳形式,營造和諧誠信的稅收氛圍。認真貫徹總局公開行政審批事項工作要求,對全系統審批事項進行梳理,建立健全行政審批清單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公開56項審批事項。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全面開展執法督察。開展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做好稅收文件制發和清理工作。嚴厲打擊稅收違法犯罪行為,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和重點稅源企業審計型檢查,開展打擊發票違法犯罪和查處大案要案活動,建立公平有序的稅收環境。2014 年,全市稽查部門查補入庫合計13459.29萬元。盤錦市國稅局開展的依法治稅工作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在盤錦市政府依法行政評議考核中排名第一,至此已經連續7年獲得此項殊榮。

  【隊伍管理】 盤錦市國稅局深入探索,積極實踐,扎實抓好績效管理工作,構建了崗責、評價、內控、智控、文化“五位一體”的績效管理工作體系,有力地推動績效管理工作向縱深開展??冃Ч芾斫涷炞龇ㄔ诳偩帧犊冃討B》、省局績效簡報等載體刊發。省局領導對盤錦市國稅局績效工作給予肯定,并4次作出批示。積極推進“三單”工作,從強化制度、強化落實和強化檢查入手,扎實有效開展“三單”工作。全系統所有單位全部完成了全局、部門、個人“三單” 的制發,并通過內部網站或公文處理系統進行公開。加大教育培訓工作力度,組織全系統123名干部集中開展兼職教師和征管業務培訓,積極培養稱職敬業的崗位能手。深入抓好平安國稅建設,全面加強政務公開、信息安全、發票管理等工作制度落實,有效提升了工作管理水平。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按照上級總體要求,盤錦市國稅局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實有效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黨章、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等內容,兩級中心組學習73次,全員集中學習90次。開展了“換位大體驗”和 “我做一天納稅人”活動。各級黨組織書記根據自身學習體會,為廣大干部講黨課59次。兩級領導班子成員調查研究177次,撰寫調研報告59篇。召開座談會121次,向納稅人發放調查問卷4000 份,征集意見建議413條。圍繞“為民務實清廉” 主題,兩級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剖析查擺問題,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生活會群眾測評滿意率100%。全系統47個黨支部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好評率99.8%。省局領導出席了市局民主生活會,并對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針對征集上來的意見建議,兩級領導班子和成員梳理工作和個人存在的問題381條,制定整改措施697項,完成并公示銷號601項。精心開展“自選動作”,確保“扎根工程”落地生根。開展的“五心工程”活動得到省局的認可,此項工作作為經驗,寫入全省國稅系統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黨風廉政建設】 全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來抓,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逐級簽訂責任狀34份,強化了市局、基層局、稅務所三級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推進內控機制建設。建立廉政教育網絡平臺,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發揮廉政文化引導作用。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活動,組織參觀盤錦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增強干部反腐倡廉意識。加強 “兩權”監督,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開展中央八項規定和“四風”整治專項監督檢查。認真開展“三清、三察、三審”工作,全系統清理騰退辦公用房6773.64平方米。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嚴格執行八小時以外封車制度。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全系統公務接待費比上年下降81%,車輛購置和運行費比上年下降 6%,會議費比上年下降91%。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開展日常內部審計、后續審計、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有效發揮了內部審計的作用。

  【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 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基層黨組織述職述廉、基層黨組織建設年和雙 “十佳”創先爭優等工作。加大黨務公開力度,專門在內部網站開設了黨務公開欄目,拓寬公開渠道,擴大黨內民主,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開展創建文明機關、青年文明號以及藍色夢想助學行動、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不斷豐富載體,提升創建層次。全系統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稅務系統文明單位、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100多人次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與嘉獎。 ( 王 維 )




 

  地方稅務

  【稅費收入質量】 2014年,全系統共組織各項稅費收入161.9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 91.8億元,比上年減收4.0億元,下降4.2%,占全市財政收入的60.7%,總量全省排名第五,增幅全省排名第五。市本級收入完成26.6億元,比上年增收0.6億元,增長2.4%,增幅全省排名第三。省政府考核非公經濟地稅收入全省排名第四。各項收費項目完成56.1億元, 比上年減收0.3億元,下降0.6%。其中:社會保險費完成54.4億元,比上年增收1.4億元,增長2.6%,市級及市級以下養老保險統籌完成計劃占比全省排名第三;殘疾人保障金完成1953萬元,比上年增收135萬元,增長 7.4%;工會經費完成4940萬元;河道修建維護費完成10518萬元;價格調節基金完成480萬元。

  【稅制改革】 扎實做好“營改增”工作。對鐵路運輸、郵政、電信等行業納稅人信息進行逐戶甄別確認,全市有28戶營改增企業移交并由國稅部門實施征管。推進工業企業分立生產性服務業工作。共完成54戶工業企業的主輔分立任務,超省政府計劃20戶,預計新分立企業實現產值457016 萬元。

  【依法行政】 對2014年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督察,糾正了提前入庫稅款、不按規定加收滯納金等問題,補征稅款和滯納金1185萬元。認真落實稅費減免政策。通過落實河維費和價調基金緩征等政策,減輕企業負擔2.3億元;通過做好對小微型企業困難減半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減免各項稅款4764萬元。認真開展稽查檢查。通過專項檢查和區域專項整治,查補收入12482萬元;嚴厲打擊發票違法行為,檢查餐飲發票1.1萬組,代開窗口發票1.4萬組。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哆|寧地稅》雜志刊登稿件數量全省排名靠前,市局被市委和市政府分別評為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征收管理】 強化基礎管理。通過開展稅收征管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清理漏征漏管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379戶,修正數據10080條;追繳欠稅28519萬元;稅務審計139戶,涉稅金額3752萬元,利用第三方信息查補稅款3500萬元。實施風險管理。稅收風險管理和質量管理平臺在雙臺子區局和開發區分局試點成功。加強稅種管理。組織開展了對鐵路、駕校、小額貸款公司及反避稅調查工作;對存量住房和商業用房的超期失效評估數據進行重新評估錄入,維護了納稅人合法權益;開展了土地增值稅清算專項檢查,查補稅款 2351萬元;加強個人所得稅專業化管理,全員全額申報率達到99.9%,全省排名領先;完成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3255人,超省局指標345人;加強所得稅匯算管理,匯算面達到 99.1%;設計并使用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電子臺賬,彌補了金稅三期查詢功能的不足;鞏固房土“兩稅”普查成果,加強資源稅等稅種管理,效果明顯;加強費種管理。認真落實社保費征收政策,在建筑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全年征收代開發票建筑業養老保險統籌費款26271萬元;開發并使用養老保險費征收數據自動分析預警平臺,查補費款入庫4000余萬元;加強擴面工作, 245家油田三產企業辦理了社保登記。

  【納稅服務】 將所有辦稅窗口統一設置為“綜合服務”窗口,推進了“一窗式”辦稅。探索國地稅辦稅服務廳互設窗口工作,遼東灣新區分局聯合辦稅服務平臺的設置及工作流程正在調試中。落實了全國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拓展納稅服務領域,在全省首創推出“稅商貸”項目,并在興隆臺區局成功試點。公開行政審批清單、梳理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項審批項目、43項備案類項目。開辦了網上納稅人學堂,縣、區局建立了實體納稅人學堂。開展“便民辦稅親身體驗” 活動。

  【隊伍建設】 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形式的創新,在人員上擴大到黨委委員和直屬單位班子成員。在選人用人上,完成了競爭上崗、遴選、交流、掛職等項工作,25名干部晉升科級領導職務,5名基層干部遴選到市局,10名干部進行交流、掛職,激發了隊伍活力;清理在編不在崗、借用、混崗人員61人。強化教育培訓。組織各類專業培訓班 8個,培訓人員700余人次。積極參與創建評比競賽活動。組織開展“道德講堂”、“志愿者服務”、“大走訪、送溫暖”、“黨員進社區”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凝聚了地稅系統正能量;稽查局和直屬分局作為省級文明單位進行了公示;選送1個基層單位參加省級青年文明號評選;2個基層單位被省局評為先進集體,2名干部被評為省局先進個人。

  【黨風廉政建設】 認真落實“兩個責任”。明確了黨組和紀檢監察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紀檢組長專司紀檢監察工作,不參與局內其他分工。健全黨風廉政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建立了覆蓋全局的領導干部廉政檔案。開展了廉政教育。通過組織參觀、學習和廉政系列書法、攝影、繪畫比賽等形式,濃厚了廉政氛圍;抓好政風行風和軟環境建設。依托民心網、行風熱線和政府投訴平臺等載體,強化內部和外部監督。市局被省民心網評為親民單位,被市政府評為行風評議先進單位。

  【作風建設】 全系統完成了以“為民務實清廉” 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盤錦地稅實際,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六個零”的工作目標;在征求意見和查擺環節,收集基層和納稅人意見204條;在整改階段,對5名違紀干部進行了嚴肅查處;清理超標車5臺,清退借用車2臺,清理辦公用房800平方米;完善《預算管理辦法》,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減少37.2%;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召開和組織會議、培訓41次,節約了會議和教育成本。

  【機關工作效能】 組織實施績效管理。制定績效管理“一個意見,兩個辦法”,有效承接省局指標,按照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的原則,保留和細化省局的92項3級指標,新增31項3級指標;堅持一月一考評、一月一通報,促進了工作質效的提高。積極推進提效活動。根據審批事項性質分類制定具體審批流程,壓縮了審批環節;明確公文行文程序、時限,提高了辦文效率。規范政務事務管理。重點加強督查督辦、保密、檔案工作力度,保證了政務工作規范有序;加強行政管理措施的落實,保障了機關平穩正常運行。(孫 振 蔣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