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2011年)
科技
【概 況】全年科技三項經費支出4 770萬元,比上年增長48.1%。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0.8億元。從事科技活動人員0.8萬人,其中研究與實驗發展(R&D)人員0.5萬人。各類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9個,其中政府部門所屬科研機構5個,大中型工業企業所屬科研機構14個。全年專利申請614件,比上年增長47.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19件,增長14.4%;授權專利292件。科技成果83項,其中省級科技成果37項。高技術企業14家,比上年增加55.6%。企業研發中心29個,比上年增加11.5%;其中,省級企業研發中心13個,比上年增加8.3%。簽訂技術合同610項,比上年增長5.2%;成交額6億元,比上年增長9.1%。
【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 2011年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率目標30%,經過市科技局和全市企業共同努力,全年實際完成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208億元,比上年增加30%。
【技術合同成交額】 2011年,盤錦市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為8億元 。該指標主要考核盤錦市所在地企事業單位在引進技術時所支出的費用。該指標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統計,按照技術出讓方(賣方)成交情況進行登記,設有專門數據查詢平臺。
【科技特派員】 科技特派員指由縣級以上政府管理部門(含縣級)派出的,到農村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的科技人員及鄉土專家。按照2010年底盤全市農村人口47.4萬計算,全市共有641名科技特派員,每萬農村人口科技特派員數量達到13.5人。
【向上爭取資金】 年內,根據遼寧省科技廳和遼寧省知識產權局有關項目通知精神,積極組織企業高質量包裝科技項目,并積極溝通協調上級部門,向遼寧省科技廳申報項目85項,向國家申報項目8項。 共爭取資金3 300萬元。
【產學研合作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技術進步】 積極爭取國家、省創新資金支持,扶持盤錦瀚祥科貿有限公司、盤錦船老大水產品作坊、盤錦全達封隔器廠、富隆化工、慶聯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農業技術開發公司等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創新活動。廣泛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匯編成冊,發往全國有關高校、科研單位進行技術難題招標。9月份組成3個聯絡組,攜帶重點技術難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單位開展前期對接活動,篩選出1 000余個項目匯編成冊、上網發布。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廳、盤錦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遼寧(盤錦)化工行業科技成果對接洽談會于2011年10月27日在盤錦市遼河賓館隆重舉行。共邀請到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中科院沈陽分院等37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名專家匯聚盤錦,盤錦市100多家企業代表就這些項目與專家進行洽談、對接。在此次會議上市政府與沈陽工業大學簽署了長期市校合作協議。會議期間沈陽工業大學與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簽約的橡膠油浸模擬試驗井筒設計、制造及安裝項目,北京科技大學與盤錦鴻鑫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的懸浮床煤焦油加氫制燃料油等17項合同在會上簽約,合同金額達4 900萬元。
【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 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61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19件,實用新型323件,外觀設計172件,授權量為292件。全年完成科研成果轉化項目200項。2011年度盤錦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經錦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終審評定,共獎勵78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36項,三等獎22項。
【研發中心】 盤錦市科技局積極組織推薦和運合成橡膠研究院、遼河石化稠油加工研究院2家企業申報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和運合成橡膠研究院已被省科技廳批準籌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年內,盤錦市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啟動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工作,組織推薦遼寧陸海研究院、和運合成橡膠研究院和遼河石化稠油加工研究院等3家企業進行申報,前期工作已經開展。組織申報國家和省項目,盤錦樂泰機械有限公司和遼寧美林藥業有限公司獲得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大洼縣政府獲得國家富民強縣項目,光和水產有限公司獲得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科技計劃】 面向全市征集一批科技項目,以科技三項費用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研發手段,科技投入達到1 200萬元。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征集遼寧藍天制藥有限公司“腫瘤化療增敏藥物丁磺氨酸的研究及產業化”,盤錦道博爾石油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油田次生氣凈化回收利用技術”,盤錦國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陶瓷系列抽油泵研制、開發”等三個重大技術難題,并組織科技力量開展攻關。組織光合水產、每日集團參加東盟國際博覽會進行產品推廣。組織鑫葉公司到新疆參加科洽會,并與新疆和布克賽爾縣簽訂合作協議。組織企業參加海外學子創業周活動。重點實施遼河石油裝備制造總公司“3000米深海浮式鉆井船關鍵技術與裝備”重大技術攻關計劃項目。
【鹽堿地利用研究】
一、項目研究。2011年,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共開展各類研究項目24項。其中省(部)級項目6項,分別是《盤錦水稻紋枯病發生趨勢調查》、《水稻紋枯病田間最佳防治適期探索試驗》、《高產、優質、多抗水稻新品種選育》、《高產優質抗病水稻新品種鹽粳218示范推廣》、《高產優質抗病水稻新品種鹽粳228示范推廣》、《全國農墾超級稻示范與推廣》;市(局)級項目4項,《遼河水系中華絨鰲蟹在新疆稻田養殖示范工程推廣技術研究》、《高產、優質、多抗水稻新品種選育》、《優質水稻雜合狀態下穩定遺傳的研究》、《盤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自選項目14項,《水稻條紋葉枯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研究》、《遼寧省水稻品種區域抗病性鑒定》、《水稻干尖線蟲病防治方法研究》、《耐鹽堿葡萄選育和研究》、《氮肥不同施入量對水稻新品系228、H50產量的影響》、《土壤鹽堿及重金屬含量對稻米品質的影響》、《水稻定量本株稀植移栽技術研究》、《不同收獲時期對水稻產量、米質及倒伏性狀的影響》、《水稻乳苗拋栽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水稻應用“龍燈”系列微肥效果研究》、《長效肥的研制與應用技術研究》、《植物源營養劑的提取及其應用技術研究》、《育苗基質、育苗肥的研制與應用技術研究》及《水田土壤有效養分(耕層)隨季節變化規律研究》。經過科技人員的辛勤努力、團結協作、刻苦攻關,本年度的科技項目都較圓滿地完成計劃任務,為下年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項目審(鑒)定。2011年,通過審(鑒)定項目3項,分別為:《水稻新品種鹽粳456》、《遼寧省稻飛虱發生規律及其綜合防控體系的構建研究》和《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規程》。2011年,共有2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鹽粳218》獲盤錦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水稻鹽豐47高產技術集成與推廣》獲遼寧農業科技貢獻一等獎。年內,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科技人員共發表論文27篇,參加所內優秀論文評選的32篇,有6篇論文分獲一、二、三等獎。
三、成果推廣與應用。2011年,科技成果在本省被大面積應用,并且被推廣至河北、新疆、寧夏等地區,各類科技成果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320萬公頃,創社會經濟效益2億元,促進了北方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四、試驗基地建設。年內完成與大洼縣政府土地置換的諸多事宜,用大洼試驗地179.5公頃置換新建耕地33.46公頃,三角洲耕地42.36公頃。經過多輪磋商談判,大洼縣政府向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補償1 200萬元的實驗基地重建資金,并解決了新建實驗基地的自來水及200千伏安的動力電問題。2011年完成實驗基地田間道路鋪設,形成二橫一縱四周環繞的田間作業通道,中間修建大小亭子5個,以備科技人員作業時休息。基本完成上水線的改造,形成了獨立的、自成體系的農田灌溉系統,修建排灌站一座,完成了自動化育苗工廠的基礎工作,后期地上部分將在201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實驗基地大樓改造工作,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東西廂房500余平方米,計劃建成小型多媒體會議中心、男女更衣室、沐浴室、廚房及餐廳、倉庫等,工程正在進行當中,預計2012年春耕之前投入使用,后續試驗地的改造仍在建中,計劃建設高標準、花園式的農業實驗示范基地。
五、2011年,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被評為盤錦市科協工作先進集體、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科技黨支部被評為盤錦市先進黨支部、所工會被市總工會評為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濕地(蘆葦)研究】
一、科學研究取得新成果。盤錦市蘆葦研究所舉全所之力,向上積極爭取科研項目。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實際出發,打破了在省市科技部門申報科研項目的局限,擴大到向省市科技、環保、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等多個部門申報科研項目,由過去單一研究濕地植物,擴大到濕地生態系統多個研究領域,緊緊圍繞發展濕地經濟,優化生態環境,開展了“紅海灘擴繁技術研發項目”、“利用蘆葦濕地養殖大規格河蟹技術研發項目”等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預期的科研成果。“退海灘涂濕地植被恢復與斑節對蝦、河蟹混養技術研究”成果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開展橫向聯合,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年內,同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長春農業與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研究的“遼河口區大型濕地生態修復關鍵技術與示范研究項目”,已經完成國家水專項聯合檢查組的驗收。“十二五”期間同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長春農業與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研究的“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建設”、同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合作研究的“濱海濕地增匯固碳示范技術研發項目”已經批準立項,正在穩步實施。“翅堿蓬的生長與發展規律研究”科技成果,已在中央電視臺第十頻道《探秘欄目》中播放,進一步擴大了科研所在全國的影響力。
二、科技服務擴大新空間。始終把盤錦濱海濕地作為科研成果推廣與應用的主戰場,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對蘆葦生產實施全方位跟蹤服務。培訓作業區主任以上管理干部120余人,解決了在生產管理、河蟹養殖、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難題,促進了蘆葦濕地循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幫助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紅海灘旅游度假區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11年為兩個園區撰寫可研報告、建議15個,其中向農業部申報2012年濕地保護項目3個,向省政府申報濕地恢復項目2個,向省發改委申報國際貸款項目1個,向市科技局申報的技術研發項目10個。積極開展域外服務,努力擴大社會影響。根據省環保廳的要求,積極參加了縣城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為義縣、岫巖、喀左等8個縣城建設蘆葦潛流濕地26.67公頃,全部完成了項目建設。
三、示范項目實現新突破。2008年,在農業部、發改委批準立項“盤錦濱海濕地優化養殖示范項目”,第一次爭取到國家預算內資金,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年內,將爭取的項目資金,全部投入項目區,2011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建設任務,為恢復退化濕地、修復水利工程設施、實現濕地生物多樣性極大豐富做出重要貢獻。年內,向國家林業局申報“遼河油田開發區濕地恢復示范項目建設”、“盤錦濱海退化濕地恢復示范項目”,在省林業廳的大力支持下,已經被列入國家林業局十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可爭取國家預算內資金8 000萬元。根據農業部“關于落實2012年國家預算內資金項目的通知”精神,在省農委有關領導的幫助下,上報了“盤錦荒漠化濕地恢復示范項目建設”。為了充分利用蘆葦資源,同遼寧仙鶴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生產蘆根飲料系列產品,第一期廠房已經建設完成,生產線正在安裝。
四、實驗基地邁上新臺階。在實驗基地的基礎上,為了擴大資金來源,租賃自然保護區中的蘆葦濕地,收獲蘆葦2 200噸,實現產值143.8萬元。實驗基地實現蘆葦產量1 650噸,在全市普遍減產的特殊情況下,同比增長1.6%。 (曲 娟)
教育
【基礎教育】
一、學前教育迅速發展。2011年,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推進辦園體制改革,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興辦幼兒園(班),建立起以社區為依托,公辦與民辦、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學前教育體系。進一步加強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評選出學前教育骨干教師、盤錦市十佳園長。全市幼兒教育工作穩步發展,幼教改革進一步深化,全市城鄉幼兒園已達447所,在園兒童2.9萬人,學前教育普及率達88%。年內重點建設了盤錦市實驗幼兒園,引進“小稻穗國際幼兒園”項目,盤山縣、大洼縣建標準化幼兒園22所。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6月30日,召開“盤錦市推進基礎教育強縣(區)建設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啟動大會”。確定項目時間表、路線圖,即從2012年至2015年盤錦各縣區全部進入基礎教育強縣(區),最終建設教育強市。積極開展“送教下鄉”、“城鄉教師手拉手”系列互助活動。兩縣農村“一鄉一校”九年一貫制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率達96%以上,城鎮達99%以上。
三、普通高中優質發展。出臺2011年盤錦市高級中學招生指標分配方案,嚴格執行“三限”政策,跨縣城招生比例達統招公費生計劃30%。盤錦市三所省級示范性高中,在全省排名前列。2011年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達23人。
四、各類考試圓滿完成。組織 完成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工作。嚴密的組織了市直和興隆臺區初中應屆畢業生的文化課考試、評卷以及錄取工作。中考指標分配嚴格按照省廳要求,堅持科學、公正、公平原則,一次性分配到校,并在中考前進行公示。公平、公正、合理地組織了市直初中畢業生體育測試。學生及家長對體育測試結果比較滿意,無一人上訪。對全市的大課間進行了檢查評比,分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層次,通過檢查評比發現,各學校對大課間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做得越來越好。
【職業教育】 2011年,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民主治教、依法治教、積極發展職業教育。
一、超額完成中職招生計劃。普通中專招生2 022人,職業中專942人,技工學校676人,職院附屬中專263人,合計3 903人。
二、擴大職業教育發展規模。著力建設石油化工及石油裝備制造兩個職教集團。2011年,完成職教集團方案制定工作,在遼濱沿海經濟區征地28公頃,投資2億元,用于盤錦市石化技校新校區建設。2011年,北方工業學校移址,新建于遼濱沿海經濟區內。投資13億元建設的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正在建設之中。起草《“十二五”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以縣區為單位,對全市11所職業院校10萬人的招生任務進行責任指標分解。起草“十二五職業教育責任制目標的考核辦法”。
三、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盤錦市經濟技術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年內,北方工業學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全國第二名,實現了遼寧省參加全國技能大賽現代制造技術專業類金獎零的突破。
四、實訓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和市經濟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實訓基地分獲“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市經濟技術學校汽車應用等實訓基地被評為“2011年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創新型實訓基地”。
【高等教育】 積極籌建市屬本科學院。年內已完成與省內高等院校本科專業合作辦學計劃,共招收6個專業180名本科學生,盤錦市至此方有正規意義的本科教育。全年招錄教師73人。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論證并申報“化學制藥技術、港口工程技術和工程造價”三個新專業并得到備案批準。
【改善辦學條件】
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盤錦大學教學樓建設、市中心幼兒園建設、市第二完全中學教學樓建設等工程進展順利,已投資3.5億元,主體建設基本完工。經濟技術學校汽修專業實訓教學樓及北方工業學校移址遼濱新建工程進展順利。市直中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二、教育扶貧體系完善保障有力。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的扶困助學體系,共投入資金4 350萬元。基本完成對上爭取資金任務。
三、校園安全建設全面升級。市教育局組織對“兩縣四區”部分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進行了檢查。為市直各學校檢查維修校園監控設備共171個點位,投資13萬元,為市直和油田學校一次性配齊保安警用器材。開展校園安全教育活動,對27 000名學生進行身體普查。10月份,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市農村中小學校車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1]29號)文件。
四、各類招生考試組織科學嚴密。全年共組織各種類型招生考試16次,先后設置考點116個、考場1 875個, 55 660人參加了報考。全年考試工作部署詳盡,安排周密,結局圓滿。
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正軌。加強基層學校信息化隊伍建設。盤錦市實名注冊的教師博客達1396人、班級博客53個;網絡教研平臺上實名注冊的教師用戶達6 030人,發表的教育教學類文章6 187篇,上傳教育資源6 130個。
六、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在全市開展創建省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活動,組織1 800名考生參加春季普通話水平測試。 (左 鵬)
遼河油田基礎教育管理中心
【概 況】 2011年,遼河油田基礎教育管理中心下屬單位有5個學區,37所中小學,其中,小學19所、初中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完全中學1所、普通高中3所。在冊教職工2 906人,本系統離退休教師214人,代管油田離退休教師322人;中小學生34 750名,其中,小學生15 016名、初中生12 239名(含六年級學生)、高中生7 484名、聾啞生11名。2011年,遼河油田基礎教育管理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十一五”期間基礎教育干訓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民心網舉報投訴、政策咨詢辦理先進集體”(連續兩年)、遼寧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盤錦市反腐倡廉懲防體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先進單位、雙創雙爭活動先進集體、盤錦市先進工會、盤錦市職代會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管理中心教研所被評為遼寧省“十一五”期間基礎教育師訓工作先進單位;管理中心工會被評為遼寧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女工委員會被評為遼寧省女職工先進組織;管理中心團委分別獲得遼寧省優秀團委和盤錦市“五四”紅旗團委稱號;管理中心紀委獲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雙創雙爭活動優秀成果獎;興隆臺一小分別被授予國際濕地實驗小學和國際生態學校稱號;實驗中學獲得遼寧省五一獎狀,興隆臺三小被省教育廳評為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學校;茨采學校、第一高中、興隆臺一小分別被評為遼寧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第一高中、興隆臺一中、興隆臺一小分別獲盤錦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稱號,于樓學校、曙光一小分別獲2011年度盤錦市教育收費工作模范學校稱號。
【基礎教育】
一、按照“講黨性提升師德師風,抓改革提高辦學水平”的總體思路,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培養學習優、作風優、素質優的教師隊伍為重點,促進全系統工作爭先、服務爭先、業績爭先。制訂活動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創新載體,開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創先爭優活動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在全市窗口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會議上交流書面經驗材料,管理中心獲全市創先爭優活動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創先爭優活動組織創新獎。
二、制定下發《遼河油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陽光分班”實施辦法》,并于2011年秋季開學起,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起始年級實施。利用重要節慶日,開展“網上祭英烈”、“知黨愛黨跟黨走”、“節能宣傳周”和盤錦市第五屆中小學生書信文化大賽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與遼河油田關工委聯合組織。
三、開展“爭當‘四好’少年”活動。舉辦遼河油田中小學生、幼兒慶“六.一”科技藝術作品展。舉辦以“黨是陽光我是花”為主題的遼河油田第八屆中小學生文藝匯演。根據《遼河油田基礎教育管理中心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標準(試行)》,對所屬19所小學進行第五輪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
四、按照“減負、提質”總體要求,通過開展高效課堂、送教到校、各學科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檢測等活動,提高教師施教能力。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優秀課、優秀論文、優秀課件、優秀教案評比及指導學生參加競賽活動,獲國家級獎勵87人次;獲省級獎勵453人次;有21個省級科研課題正在研究過程中。其中,提交的階段性研究論文中有71篇被評為省一等獎;在管理中心組織的教研活動中,共有149人次獲獎;參加市教育科技節和盤錦市職工民主管理征文活動共有23人獲獎。參加盤錦市第六屆全民運動會,男女排球隊雙雙獲得冠軍,羽毛球隊分別獲得男子團體冠軍、女子團體亞軍,乒乓球隊獲女子團體冠軍。
【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2011年高考,13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6名學生分別考入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或香港地區的大學。遼油一高李思婕同學以698分的總成績獲全省理科第三名、全市理科第一名。600分以上的考生達到202人,同比增長54.20%;一批本科上線人數突破700人,同比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專科以上上線率達95.87%,比上年增長8.14%。油田同齡人口高考毛入學率連續10年超過70%,2011年達到74.78%。
【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在全國高中生學科競賽中,獲遼寧省賽區一等獎7人,二等獎86人,三等獎76人、優秀獎185人;參加全省第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的403幅科幻作品全部獲獎,其中興隆二中趙思琪的作品上報國家參評獲三等獎;參加遼寧省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體育大會航空模型比賽、航空錦標賽,實驗中學4名學生在4個不同組別獲得兩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參加第八屆遼寧省青少年智力七巧板聯賽,興隆二中學生尚祖屹獲高年組二等獎;參加遼寧省第五屆中小學生校園新歌傳唱活動,實驗中學、興隆臺一小分別獲省一等獎和三等獎;參加遼寧省中學生排球錦標賽,第一高中男、女排球隊均獲全省第七名;參加全市各種比賽,獲獎學生超過300人次,獲集體獎勵5校次。
【基礎設施維護】 年內,市財政撥付專項資金1 600萬元,解決管理中心所屬學校的電路老化、消防和防雷電設施問題。新建興隆臺四小4 000平方米教學樓已經完成主體工程。其中,市里投資430萬元,油田投資200萬元。市政府投資1 000萬元,新建第一高中15 000平方米教學樓,基礎工程已經完成。 (陳 硯)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
【概 況】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現有教職工452人(另有退休教職工202人),其中專職教師28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1人。下設6個教學系3個教學部、兩個直屬教研室和21個教輔及行政管理部門。共開設了36個全日制專科專業,涵蓋了護理、農業技術與應用、石油化工、汽車工程、師范教育、財貿、人文管理、電子信息、建筑等九大類。有全日制在校生4 1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2 200余人,生源分布在全國的17個省區。2011年學院招收全日制學生1 346人,為社會輸送畢業生1 332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2%。
【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繼續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系列紀念活動。先后舉辦主題黨課、紅色根據地實地考察、紅歌大家唱、黨的知識競賽、大學生風采禮儀大賽、校園征文、先進模范報告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本科教育】 2011年 在沈陽化工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扶持下,首批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石油工程、油氣儲運、水產養殖學六個專業的158名2011級本科生于9月14日正式入學。
【高校畢業生學習培訓】 2011年3月27日,新疆和布克賽爾縣普通高校畢業生來盤錦培訓學習學員及隨隊工作人員共計26人正式到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開展為期一年半的學習培訓。根據《關于印發“新疆和布克賽爾縣普通高校畢業生在盤錦培養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援疆辦發[2011]1號)文件精神,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此項工作,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培訓工作和學員日常生活協調管理工作。該培訓項目開展一年來,各階段的培訓任務進展順利,新疆學員的視野及各項技能都得到拓展和提高。學員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增進了盤錦和新疆之間的友誼。
【大型團體操表演】 2011年9月23日,盤錦市第六屆全民運動會盛大開幕。開幕式上盤錦職業技術學院13 00余學生,用優美的舞姿出色地完成,大型團體操《激情盤錦》的演出。
【中央財政經費支持】 2011年8月30日,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申報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得到批準,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經費160萬元。此項目的成功獲批,極大地改善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的教學條件,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10月,電算化會計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獲批為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獲得中央財政440萬元的經費支持,該項目正在有序開展。
【崗位職責考核及津貼績效發放】 2011年,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出臺《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崗位聘任及校內津貼發放暫行規定》,實施崗位職責考核及津貼績效發放工作。新的分配制度注重向教學一線傾斜,注重向專業技術崗位和關鍵崗位傾斜。
【檔案規范化管理AAA等級復查評估】 2011年11月,遼寧省企業科技事業單位檔案規范化管理AAA等級復評專家組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檔案規范化管理AAA等級進行復查評估。專家組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的檔案工作給予高度評價,順利通過遼寧省企業科技事業單位檔案規范化管理AAA等級復評。
【新校區建設】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為56.3公頃,總建筑面積38.33萬平方米,總投資16.1億元。包括主教學區、生活服務區、文科教學實驗區、理科教研區、圖書信息區、科技交流中心區、行政辦公區、后勤保障區等8個區域,共計50個單項工程,2011年年底,新校區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高職特色新專業】 2011年,根據對未來人才市場發展趨勢的客觀預測,在原有33個高職專業的基礎上論證并申報化學制藥技術、港口工程技術和工程造價3個新專業并得到教育部批準備案。
【中層干部培訓】 2011年7月,以“搶抓機遇、謀劃發展、追求卓越、促進和諧”為主題,通過講黨課、典型交流、集體培訓等系列活動,對中層干部進行了一次培訓。 (潘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