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輯 > 往期回顧 >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盤錦市多措并舉助推分級診療

發布時間:2017-11-23 瀏覽次數:186

  1、加強鎮村醫療機構建設,實現鎮村一體化管理。以推進宜居鄉村建設為契機,按照“六統一、兩獨立”的原則,對310個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建設,即統一布局、統一造型、統一外觀、統一標識、統一結構、統一功能,對從業人員按服務人口1‰-1.2‰比例配備,全市共選聘村醫513名。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人員、業務、藥品、財務等實行一體化管理。將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并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120種以上,實行零差價銷售,門診補償由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統籌使用260元,村民在村衛生室就可以享受到新農合報銷結算。創新管理模式,加強醫防結合,以大洼區王家鎮和盤山縣古城子鎮為試點,建立了鎮衛生院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獎懲機制。

  2、強化醫療聯合體建設,有效夯實分級診療基礎。為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結合我市實際,印發了《盤錦市分級診療實施意見》、《盤錦市區域醫療聯合體工作指導意見(試行)》,旨在以醫聯體建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發揮三級醫院牽頭帶動作用,形成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專家定期下基層、科室合作、人才培養培訓及獎勵激勵機制,使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進而實現發展方式由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3、發揮城市大醫院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16年,我市被省確定為市縣鎮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四級聯動改革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印發了《盤錦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級聯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有力保障了四級聯動改革的穩步推進。發揮城市大醫院輻射帶動作用。依托盤錦市中心醫院和中醫院建立了“六大中心”,開設了衛生管理人員、衛生技術人員和中醫藥臨床技能三個培訓中心,強化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管理水平。建立了心電、影像和檢驗三個遠程會診中心。目前,全市31個鎮衛生院已經全部配備GE12導聯心電圖機(MC800)、邁瑞BS-330E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R影像,實現了鎮衛生院與市中心醫院24小時聯網會診。強化了基層能力,為分級診療解決“接得住”的問題。自去年4月份以來,累計遠程會診11047余人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6000余人次。

  4、實施政策引導,實現新農合按疾病組支付方式改革覆蓋縣以上公立醫院。實施差異化報銷政策,引導患者基層首診,新農合鎮村就診報銷80%,縣級就診報銷65%,市級就診報銷55%,患者外轉報銷35%。至8月末,縣以下門診住院就診率為97.27%,住院就診率59.6%,轉域外就診率為16.5%。為解決過度醫療、開大處方問題,市政府先后出臺了新農合、城鎮居民按疾病分組支付方式改革試點方案、考核標準和付費結算標準等文件。每月對市中心醫院實行預撥基金,半年和年底根據考核結果統一結算。按疾病診斷組付費改革,盤活了醫院周轉費用,激勵了醫院支付方式改革的積極性,倒逼醫院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成本。同時有效遏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促進了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上半年市中心醫院合理控費結余資金達35萬元,極大調動了市中心醫院合理控制醫療費用的積極性,僅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上半年次均費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6元,剖宮產率下降了8%,醫療費用同比下降3.09%。

  5、補齊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明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定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政府舉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實施意見》,主要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及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等任務。目前為止我市組建2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2個社區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所轄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行一體化管理。合理配置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1名公共衛生醫師。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支出和業務支出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予以補償。組建城市醫療聯合體。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質、提高醫療服務體系宏觀效率、促進分級就診模式形成和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在醫聯體內建立分工協作機制,技術骨干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設工作室、輪崗、遠程醫療等。

  6、發揮基層醫療衛生“網底”作用,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要充分發揮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在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網底功能作用,家庭簽約服務是分級診療的基礎,更是建立“健康守門人”關鍵。我們印發了《盤錦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試行)》,重點從“九個結合”入手,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主要是政策引導與自愿簽約相結合、門診簽約與上門簽約相結合、個體簽約與家庭簽約相結合、村醫服務與團隊服務相結合、先易后難與重點人群優先服務相結合、逐步簽約與提升能力相結合、總量控制與保證質量相結合、區域劃分與有序競爭相結合。截止到11月15日,全市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551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數達48.7萬人,簽約率達33.89%,其中重點人群簽約人數達29.4萬人,簽約率達66.67%。

  7、強化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雙向轉診技術支撐。

  自2012年,我市“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正式啟動,通過向上爭取和市場化運作方式共投入項目建設資金966萬。2015年8月份,我市實現全市所有基層醫療機構系統使用100%覆蓋,同時實現了新農合系統與基層信息系統的對接,完成了全市368家村衛生室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了村衛生室新農合刷卡報銷結算功能,為基層百姓就醫提供了方便。通過全省“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完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互聯互通的衛生專網,推動了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的信息化進程。利用信息化系統,完成了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錄入工作。完成三大會診中心建設工作,實現以市中心醫院為技術依托,通過全市覆蓋各級醫療機構的衛生專網,實現覆蓋全市全部32家鄉鎮衛生院的影像、檢驗、心電三個會診中心建設工作,在便民、惠民,提高百姓幸福指數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我們在原有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啟動“智慧醫療”暨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預計用一年時間全面完成我市信息化平臺功能,全面實現全市六大功能應用,使之成為實現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醫療管理等工作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