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發〔2014〕1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4-05-27 | |
主 題 詞: |
盤政發〔2014〕1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加強質量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市質量總體水平,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遼政發〔2014〕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為統領,以推動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為主線,加強宏觀質量管理,創新質量發展機制,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夯實質量發展基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全市質量總體水平,為促進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質量強市戰略取得明顯成效,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完善,質量總體水平明顯提升,位居全省前列,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涌現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品牌形象良好、服務平臺完備、質量水平一流的現代企業和產業集群。
(一)產品質量。到2020年,基本建成食品質量安全和重點產品質量檢測體系,食品質量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產品質量安全指標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到2015年,產品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
——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超過30%,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6%以上,重點食品的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
——制造業產品質量水平顯著提升。產品質量省級以上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0%以上。
——形成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優秀企業和知名品牌。省長質量獎獲獎企業累計不低于2戶;“遼寧名牌產品”達到20項左右。
(二)工程質量。到2020年,建設工程質量水平全面提升,國家重點工程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人民群眾對工程質量(尤其是住宅質量)滿意度顯著提高。
到2015年,工程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
——工程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8%以上。建設工程質量投訴量總體呈下降趨勢,處理完結率穩定在95%以上。
——工程質量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節能、環保、安全、信息技術含量顯著增加,爭創建筑業3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建筑工程節能效率和工業化建造比重不斷提高。綠色建筑發展迅速,住宅性能改善明顯。
(三)服務質量。到2020年,全面實現服務質量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品牌化,服務業質量水平大幅提升,骨干服務企業和重點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到2015年,服務業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
——生產性服務業質量全面提升。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全面實施服務質量國家標準,顧客滿意度達到85%以上。
——生活性服務業質量顯著改善。服務質量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顧客滿意度達到80%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宏觀質量管理
1.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質量工作,把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2.加大政府質量綜合管理和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投入,列支監督抽查經費,合理配置行政資源,強化質量工作基礎建設,提升質量監管部門的履職能力。
3.廣泛開展質量強縣區活動,樹立典型,推廣經驗;支持縣區開展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活動,推動城市和區域整體質量水平的大幅提升。
4.市、縣區質量監管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定期評估分析質量狀況及質量競爭力水平,研究質量發展趨勢,提出改進工作對策,為同級政府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二)創新質量發展機制
1.完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促進質量發展,維護質量安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競爭,在競爭中形成提高質量的內生動力。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趨勢,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活力,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強化企業在質量發展和質量安全方面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法治意識。加強WTO相關工作,幫助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2.創新質量發展激勵機制。深入開展市長質量獎評選活動,鼓勵爭創省長質量獎。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制定并實施名牌發展的激勵政策和扶持措施,保護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正當權益,對符合政府采購政策的“遼寧名牌產品”、“盤錦名牌產品”優先列入各級政府采購目錄。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馳名(著名)商標等管理工作。
3.健全質量評價考核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質量工作評價指標和考核制度,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縣區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內容。加強考核結果反饋,強化考核結果運用。通過考核,增強縣區政府及其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做好質量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4.強化質量準入退出機制。發揮質量監管職能作用,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對污染嚴重及資源浪費的企業和產品,嚴格市場準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結構優化升級。對不能滿足準入條件、不能保證質量安全的企業,依法強制退出。
(三)強化質量監督管理
1.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實施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開展產品質量風險管理,對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質量風險及時預警,及時提出處置和預防措施。
2.提高工程質量。加大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力度,落實工程質量主體責任,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等環節,嚴格實行工程項目法人質量責任終身制。強化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推行重大工程設備監理制度。有效實施工程質量差別化監管和工程質量保證金制度,狠抓工程質量保修制度的落實,開展工程質量相關責任主體質量信譽排行榜活動。加強建設工程項目執法監督,查處違法行為,保障工程質量。
3.改進服務質量。完善服務業標準體系,推廣服務業先進管理模式,以服務標準化為基礎、服務品牌為紐帶、服務滿意為保障,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整體水平。實施服務業品牌引領戰略,積極培育發展一批代表行業頂尖水平和遼寧美好形象的服務質量標桿單位。推進用戶滿意度調查評價工作,促進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顯著提高。
4.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搭建以企業組織機構代碼實名制為基礎,以各種質量信息收集為重要內容的質量信用信息系統,做好質量信息采集錄入工作,實現與多部門的信用信息互通共享,促進“信用遼寧”建設和發展。
5.開展打假治劣和專項整治活動。加大源頭治理力度,深入開展重點產品、重點工程、重點行業、重點地區質量執法,嚴厲查辦制假售假大案要案,打擊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質量違法行為。加強行業性、區域性質量問題集中整治。
(四)夯實質量發展基礎
1.加強標準化工作。推進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發揮標準化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規范和引領作用。建立完善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標準體系。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支持引導我市優勢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搶占標準制高點,提高全市標準水平。建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快速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機制。
2.強化計量基礎支撐作用。推行法制計量,規范全市計量檢定校準市場。全面加強工業計量,積極拓展工程計量、安全計量,強化能源資源計量監督。提升全市計量器具制造行業質量水平。規范誠信計量市場,開展計量惠民活動。
3.加快檢驗檢測檢疫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技術機構資源整合,優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積極建設檢測資源共享平臺,促進檢驗檢測市場有序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關系國計民生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對技術機構進行分類指導和監管,規范檢驗檢測行為,提高檢驗檢測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社會公信力。各級政府要支持檢驗檢疫部門開展出入境疫病疫情監控和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的能力建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建設一批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
4.推進質量創新能力和質量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質量科技投入,促進質量科技成果轉化。通過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培育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為核心的質量新優勢。加強質量繼續教育和培訓,推動企業人員取得質量專業職業資格、注冊計量師、注冊設備監理師、首席質量官等資質,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5.加快質量法制和消費維權機制建設。依法懲處質量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質量執法隊伍建設,規范執法行為,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加強質量投訴處理機制建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質量投訴信息平臺,充分發揮12365、12315、96151、12331等投訴熱線的作用,暢通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認真處理質量投訴、產品“三包”等問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盤錦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質監局,負責綜合協調等日常工作。市直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推進質量強市工作的合力。縣區政府要把質量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狠抓組織落實,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質量強市戰略扎實有效推進。
(二)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政策體系,完善相關產業、環境、科技、金融、財政、人才培養等政策措施。市財政要統籌安排質量工作經費并列入年度工作預算,對重點產品安全監管、質量監督抽查、產品合格率統計調查、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技術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對獲得市長質量獎和榮獲“遼寧名牌產品”、“盤錦名牌產品”稱號企業給予獎勵。縣區政府要加大對質量工作的投入,為質量強市建設提供基礎保障。
(三)強化檢查考核。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年度行動計劃,與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年度行動計劃相銜接,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質量工作考核辦法》制定市政府對各縣區政府質量工作的考核辦法,明確考核項目和考核指標,對縣區級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并實行問責。
附件:盤錦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盤錦市人民政府
2014年5月26日
附件:盤錦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王永威 副市長
副組長:邵炳南 市政府副秘書長
馮世寬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成 員:沈艷豐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李建中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馬樹民 市教育局副調研員
楊文森 市科技局副局長
宮錫強 市公安局副局長
劉可佳 市財政局副局長
張密堂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王立遠 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劉念東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秦德林 市交通局副局長
李金山 市農村經濟委員會副調研員
李世財 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宗克昌 市水利局副局長
馮大慶 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
沈國剛 市服務業委員會副主任
王 剛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李久順 市國資委副主任
張 銳 市地稅局副局長
許鳳艷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張 良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紀檢組長
史學昌 市文化廣電局副局長
侯連春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董云飛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張素蓮 市統計局副局長
王恩凱 市旅游局副局長
李鐵義 市國稅局總會計師
叢東日 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質監局,辦公室主任馮世寬(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