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15〕6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工商局盤錦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5—2017年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5-08-17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15〕6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工商局盤錦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5—2017年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工商局《盤錦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5—2017年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7月15日
盤錦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5—2017年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實施方案
市工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會議精神,按照《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政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全國文明城)重點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盤政辦發〔2015〕50號)要求,在前期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申報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整潔有序、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高群眾消費滿意度這一核心,通過推進城鄉農貿市場三年標準化改造,從根本上改善全市市場購物環境,提高農貿市場銷售商品的質量信用和安全保障,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和切身利益。
二、工作目標
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分類改造以及“誰投資、誰受益,誰開辦、誰服務”的原則,通過實施專項行動,對農貿市場硬件設施進行標準化建設改造。截至2015年底,完成全部19個農貿市場改造工作。截至2017年6月底,完成9個農貿市場新建工作。
三、重點任務
(一)新建農貿市場(9個)
1.盤山縣(2個)
(1)壩墻子鎮:擬建壩墻子商貿中心,位于鎮政府路南約100米,建設面積5800平方米,建設市場資金采取個人投資和其他方式融資相結合的模式。
責任單位:盤山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6月底
(2)新縣城:擬建新縣城綜合市場,位于井下十字路南約500米路東的學校地域,中等規模約1萬平方米的兩層封閉市場。
責任單位:盤山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6月底
2.大洼縣(2個)
(1)大洼鎮:擬建市場位于大洼鎮勝利社區,大南線以南、疏港鐵路以西,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
責任單位:大洼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6年底
(2)大洼鎮:擬建市場位于大洼鎮春江街南側、鳳山路東側,擬隨棚改項目規劃建設封閉集貿市場,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
責任單位:大洼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6月底
3.興隆臺區(1個)
擬建平安集貿市場。位于鉆二公司院內,市場規模13870平方米,市場容積量4000人,為半封閉市場。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4.遼東灣新區(2個)
(1)擬建田莊臺農貿市場。位于田莊臺鎮南大社區,占地面積100畝。
責任單位: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6年底
(2)擬建二界溝農貿市場。位于二界溝大街與漁雁路交匯處東北角,建筑面積5154.1平方米。
責任單位: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6年6月底
5.遼河口生態經濟區(2個)
(1)擬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位于羊圈子鎮,面積10000平方米,為露天棚式市場。
責任單位: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6月底
(2)擬建水產品批發市場。位于東郭鎮,面積15000平米,市場標準為倉儲和廳式。
責任單位: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6月底
(二)改造農貿市場(19個)
1.大洼縣(2個)
(1)鶴吉市場。對防水、消防、下水、電線電纜、地面、外墻、頂棚、攤床和市場內環境衛生設施進行改造。
責任單位:大洼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2)臨時集貿市場。改造大洼鎮興隆三百南側場地,占地面積約30畝,為露天市場。
責任單位:大洼縣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2.雙臺子區(3個)
(1)天河市場。室內外墻體及衛生和上下水設施維修、維護,外圍下水管線清理更換,對攤床進行維修、更換等。
責任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2)九化市場。室內外墻體及衛生和上下水設施維修、維護,對攤床和市場內電氣線路進行維修、更換等。
責任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3)東風市場。對市場的防水、消防、下水、電線電纜、地面、外墻、頂棚、攤床和市場內衛生設施等進行改造,加強對市場衛生環境的日常維護。
責任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3.興隆臺區(11個)
(1)鉆井市場。營業大廳棚頂漏水改造、修復、更換;疏通、清理市場下水道,維修場地南門和東門,更換營業大廳內圍欄,加強對市場衛生環境的日常維護。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8月底
(2)信實農貿綜合批發市場。對市場內電線電纜進行改造,對市場內墻面、棚頂進行維修翻新,加強對市場衛生環境的日常維護。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3)歡采市場。更換老舊電氣線路,保障市場用電安全;配備監控設施,保障市場財產安全;加強對市場衛生環境的日常維護。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6月底
(4)曙光集貿市場。對市場棚頂、門前路面以及照明設施等進行日常維修。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5)新生市場。市場棚頂全部改造,在市場門前及兩側搭建涼棚。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6)新工市場。更換市場用電變壓器,更換和維修屋頂瓦蓋及市場內門窗設施,維護市場內外的下水設施,擴建市場后院和空閑處,安接場內暖氣。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7)興隆集貿市場。針對環境衛生和防水、墻面、消防、電線電纜等設備設施,督促市場物業公司(興隆集團)制定維修方案并及時送審、實施。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8)于樓集貿市場。對市場的陳舊設施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增加商品倉儲設施并增設一個市場臨時停車場,對市場內亂擺亂放、衛生和秩序全面強化規范。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9)興隆小區集貿市場。維修粉刷市場墻面,對市場棚頂進行翻新,加強對市場衛生環境的日常維護。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10)供應市場。新建彩鋼板房800平方米,新增檔口40個,新建圍擋200平方米,平整鋪墊場地2000平方米,規劃新攤位100個,建設停車場900平方米。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11)興和集貿市場。對市場內電線電纜進行改造,增設垃圾箱20個,改造下水井25口,場地鋪設黑色路面。
責任單位:興隆臺區人民政府
完成時限:2015年底
4.遼東灣新區(1個)
田莊臺鎮農貿市場。將現有露天市場2處(田莊臺早市和中心市場)適當改造,改造市場老舊設施及道路,加強市場管理,維持良好環境和秩序。新的集貿市場建成后,將對現有露天市場予以取締。
責任單位: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5年底
5.遼河口生態經濟區(2個)
(1)羊圈子農貿市場。改造市場地面和下水設施,搭建水泥售貨臺,改造面積7215平方米。市場內達到地面平整無積水,下水暢通,有售貨臺,劃行規類,有廁所和垃圾存放點。
責任單位: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5年底
(2)東郭農貿市場。改造市場地面和下水設施,搭建水泥售貨臺,改造面積14088平方米。市場內達到地面平整無積水,下水暢通,有售貨臺,劃行規類,有廁所和垃圾存放點。
責任單位: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5年底
四、市場建設改造標準
1.標準化市場為封閉式市場,有“大集”的要兼顧“大集”需要,提供足夠的露天場地并完善“大集”配套設施。
2.標準化市場的硬件設施應考慮到消防、經營、服務等多項功能,做到消防設施合格。水、電、廁、倉儲、通風、下水、垃圾處理、停車、供暖等功能齊全,同時要兼顧物流體系建設。
3.標準化市場應按商品大類和衛生、消防相關要求,兼顧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科學分區,合理布局各攤位。
4.標準化市場的開辦者不僅要履行好服務義務,還要嚴格履行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主體職責。
五、市場建設改造程序
(一)制定建設改造方案。各縣區、經濟區要根據全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安排部署,通過調查摸底,分類排隊,按照分步實施,先易后難的工作思路,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認真制定本區域農貿市場建設實施方案以及農貿市場改造實施方案,切實做到目標、任務、標準、進度、時限、組織、責任七明確,并及時向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辦公室備案。
(二)組織實施建設改造。各縣區、經濟區要根據全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安排,按照本區域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計劃,認真做好市場總體布局設計,高標準、高質量地實施市場建設及改造,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建設改造任務;各縣區、經濟區應成立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對本地區的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進行指導與督促,及時解決市場建設改造工作中的難題,確保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任務按時完成。
六、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市政府成立盤錦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副市長任組長,苑秀娟副秘書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市發改委、市服務業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消防局、市綜合執法局、市食藥監局、市工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遼河油田公司等。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商局,負責協調、指導、督查全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工商局局長劉玉平擔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區管委會為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單位。其他各成員單位全力配合好縣(區)、經濟區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工作,指導督查各縣區、經濟區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對應工作完成及推進情況。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經濟區要將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領導分工,分管領導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高度重視、牽頭抓總。各縣(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積極參與全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明確工作要求,強化督查督辦,確保市場新建或改造工作取得實效。
(二)嚴格督查考評。通過定期通報、現場辦公、檢查指導、考核驗收等方式,強化組織協調、跟蹤推進等機制,推進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三)落實問責機制。各縣區、經濟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在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中不負責任、推諉扯皮,不作為或亂作為、完不成目標任務的,嚴格實行責任追究。
(四)抓好信息報送。各縣區、經濟區要明確專人負責信息報送,自2015年7月起,每月5日前向市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上個月建設改造工作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通報各縣區、經濟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進展情況,對未按時完成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
(五)創建長效機制。建立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探索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社會化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市場管理水平,鞏固農貿市場改造創建成果,確保三年計劃得到落實,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