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6〕9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6-06-21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6〕9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06-21 瀏覽次數:178

各區、縣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6月20日        

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1號)精神和《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16〕61號)要求,整治互聯網金融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建立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和原則

    (一)工作目標

    長期目標:以專項整治為契機,規范各類互聯網金融業態,優化市場競爭環境,扭轉互聯網金融某些業態偏離正確創新方向的局面,提高投資者風險防范意識,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建立和完善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特點的監管長效機制,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

    短期目標:通過專項整治,扶優抑劣、規范糾偏,促使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守住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在規范運作的前提下實現良性發展。

    (二)工作原則

    打擊非法,保護合法。防范化解互聯網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對合法合規行為予以支持,鼓勵和保護真正有價值的互聯網金融創新。

    態度積極,措施穩妥。樹立大局意識,明確責任分工,確立時間進度表,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同時穩扎穩打,講究方式方法,處理好工作力度和節奏的關系。

    分類處理,標本兼治。根據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違法違規性質、情節和程度分類處理,精準施策,強化行業監管,構建長效機制。

    底線思維,預案完備。充分認識互聯網領域風險的復雜性、隱蔽性、突發性、涉眾性、傳染性。在統籌考慮各種突發風險的前提下,制定完備的處置預案,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重點整治領域

    (一)“P2P”網絡借貸業務

    1.“P2P”網絡借貸平臺要守住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落實信息中介性質,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發放貸款,不得非法集資,不得自融自保、代替客戶承諾保本信息,期限錯配、期限拆分、虛假宣傳、虛構標的,不得通過虛構、夸大融資項目收益前景等方式誤導出借人,除信用信息采集及核實、貸后跟蹤、抵質押管理等業務外,不得從事線下營銷。(責任單位:市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P2P”網絡借貸平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券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客戶資金與自有資金要分賬管理,遵循專業化運營原則,嚴格落實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原則,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不得挪用或占用客戶資金。(責任單位:市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

    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等為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不得利用P2P網絡借貸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取得相關金融資質的,不得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相關業務。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的企業要遵守宏觀調控政策和房地產金融管理相關規定。嚴格各類機構開展“首付貸”性質的業務。(責任單位:市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股權眾籌業務

    1.股權眾籌平臺不得發布虛假標的,不得自籌,不得“明股實債”或變相亂集資,要強化對集資者、股權眾籌平臺的信息披露義務和股東權益保護要求,不得進行虛假陳述和誤導性宣傳。(責任單位:市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準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客戶資金與自有資金要分賬管理,遵循專業化運營原則,嚴格落實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要求,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不得挪用或占用客戶資金。(責任單位:市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等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不得利用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取得相關金融資質的,不得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相關業務。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的企業要遵守宏觀調控政策和房地產金融管理相關規定,規范互聯網“眾籌買房”等行為。(責任單位:市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

    1.互聯網企業未取得相關金融業務資質不得依托互聯網開展相應業務,開展業務的實質應符合取得的業務資質。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金融企業平等競爭,行為規則和監管要求保持一致。采取“穿透式”監管方法,根據業務實質認定業務屬性。(責任單位:市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未經相關部門批準,不得將私募發行的多類金融產品通過打包、拆分等形式向公眾銷售。采取“穿透式”監管方式,根據業務本質屬性執行相應的監管規定。銷售金融產品應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標準,披露信息和提示風險,不得將產品銷售給與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客戶。(責任單位:市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金融機構不得依托互聯網通過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嵌套開展資產管理業務、規避監管要求。應綜合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等全流程信息,采取“穿透式”監管方式透過表面判定業務本質屬性、監管職責和應遵循的行為規則與監管要求。(責任單位:市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4.同一集團內取得多項金融業務資質的,不得違反關聯交易等相關業務規范。按照與傳統金融企業一致的監管規則,要求集團成立“防火墻”制度,遵循關聯交易等方面的監管規定,切實防范風險交叉感染。(責任單位:市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第三方支付業務

    1.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防止支付機構以“吃利差”為主要盈利模式,理順支付機構業務發展激勵機制,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責任單位:市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應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責任單位:市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開展支付業務的機構應依法取得相應業務資質,不得無證經營支付業務,開展商戶資金結算、個人POS機收付款、發行多用途預付卡、網絡支付等業務。(責任單位:市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互聯網保險業務

    1.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銷售保險產品,不得進行片面或夸大宣傳過往業績、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等不實、誤導性描述。(責任單位:市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保險公司不得與不具備經營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不得與存在提供增信服務、設立資金池、非法集資等行為的互聯網信貸平臺合作,不得將風險向保險領域傳遞。保險公司在經營互聯網信貸平臺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過程中,應完善風控手段,加強內部管理。(責任單位:市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互聯網企業未取得業務資質的,不得依托互聯網開展保險業務。保險機構不得與未取得相應業務資質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開展合作,不得通過互聯網跨界開展金融活動實現監管套利。(責任單位:市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六)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行為

    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宣傳行為應依法合規、真實準確,不得對金融產品和業務進行不當宣傳。未取得相關金融業務資質的從業機構,不得對金融業務或公司形象進行宣傳。取得相關業務資質的,宣傳內容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須經有權部門許可的,應當與許可的內容相符合,不得進行誤導性、虛假違法宣傳。(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主要整治措施

    (一)嚴格準入管理。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要依法接受準入管理。未經相關有權部門批準或備案從事金融活動的,由市金融辦會同各金融管理部門市級派駐機構和市工商局予以認定和查處,情節嚴重的,工商部門根據認定意見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非金融機構、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注冊名稱和經營范圍中原則上不得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資產管理”、“理財”、“基金”、“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財富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網貸”、“網絡借貸”、“P2P”;“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字樣。凡在名稱和經營范圍中選擇使用上述字樣的企業(包括存量企業),市工商局將注冊信息及時告知市金融辦和各金融管理部門市級派駐機構,予以持續關注,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強協調溝通,及時發現識別企業擅自從事金融活動的風險,視情況采取整治措施。(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強化資金監測。加強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資金賬戶及跨行清算的集中管理,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的資金賬戶、股東身份、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嚴格要求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落實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存管銀行要加強對相關資金賬戶的監督。在整治過程中,特別要做好對客戶資金的保護工作。(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建立舉報和“重獎重罰”制度。針對互聯網金融違法違規活動隱蔽性強的特點,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推行“重獎重罰”制度,按違法違規經營數額的一定比例進行處罰,提高違法成本;對提供線索的舉報人予以獎勵,獎勵資金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強化正面激勵。加強失信、投訴和舉報信息共享。(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加大整治不正當競爭工作力度。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搶占市場份額向客戶提供顯失合理的超高回報率以及變相補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清理規范。高風險高收益金融產品應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標準,強化信息披落要求。明確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不得以顯性或隱性方式,通過自有資金補貼、交叉補貼或使用其他客戶資金向客戶提供高回報金融產品。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產品承諾或實際收益水平顯著高于項目回報率或行業水平相關情況。(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加強內控管理。由各金融管理部門市級派駐機構和市政府金融辦監管的機構應當對機構自身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的業務進行清理排查,嚴格內控管理要求。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得與未取得相應金融業務資質的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不得通過互聯網開展跨界金融活動進行監管套利。(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六)用好技術手段。利用互聯網思維做好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通過網上巡查、網站對接、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摸底互聯網金融總體情況,采集和報送相關輿情信息,及時向相關單位預警可能出現的群體性事件,及時發現互聯網金融異常事件和可疑網站,提供互聯網金融平臺安全防護服務。(責任單位: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職責分工

    (一)建立工作機制。市政府成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領導小組,詳見附件),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秘書長、市政府金融辦主任、市人民銀行行長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和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為成員單位。市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組織、協調、督促、指導各區縣、經濟區和各部門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協調推動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重點難點問題,驗收、評估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和各部門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統籌研究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等。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金融辦,負責市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市領導小組下設6個分領域專項整治工作組,分別為市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市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市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市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市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市互聯網金融領域廣告等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組,各工作組具體負責相應領域持有金融業務牌照但開展業務不規范的從業機構專項整治工作,并督促指導各區縣、經濟區開展不持有金融業務牌照的相應領域從業機構專項整治工作。

    (二)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職責。各區縣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成立由分管金融工作的負責同志任組長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區縣領導小組)在市領導小組及相關成員單位的部署和要求下,組織對本地區未持有金融業務牌照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制定本地區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向市領導小組報備。各區縣、經濟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則上設在區縣、經濟區金融辦。各區縣、經濟區應充分發揮資源統籌調動、靠近基層一線優勢,做好本地區摸底排查工作,按照注冊地對從業機構進行歸口管理,對涉嫌違法違規的從業機構,區分情節輕重分類施策、分類處置,同時切實承擔起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各區縣、經濟區應全面落實源頭維穩措施,積極預防、全力化解、妥善處里金融領域不穩定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市政府金融辦負責全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和指導服務;與市銀監局共同牽頭負責“P2P”網絡借貸風險整治工作;牽頭負責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等領域風險整治工作;負責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市本級舉報人獎勵資金,列入財政預算。

    市人民銀行牽頭負責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負責配合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及跨界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開展信息摸查和業務定性等相關工作,對于業務嵌套關系復雜、職責難以界定的,承擔牽頭責任,會同相關部門聯合整治。

    市銀監局與市金融辦共同負責轄區網貸風險整治工作;負責相關領域業務性質認定,對界定為通過互聯網開展銀行理財、信托理財、消費金融、金融租賃以及其他基于借貸關系的金融活動牽頭進行整治。

    市金融辦負責股權眾籌風險整治工作,負責相關領域業務性質認定,對界定為證券、基金、期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活動進行整治,相關單位配合;負責互聯網保險風險整治工作;負責相關領域業務性質認定,對界定為從事互聯網保險等金融活動進行整治。

    市工商局牽頭負責互聯網金融廣告整治工作,配合開展摸底排查,向金融管理部門提供企業登記注冊信息,與金融管理部門共同開展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的專項整治;對整治工作中實施市場退出的企業,根據相關部門出具的認定意見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市住建委與金融管理部門共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機構利用互聯網從事金融業務或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金融業務的情況進行清理整頓。與金融管理部門共同對本行業的企業跨界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進行摸查取證、業務定性、督促整改,做好整治工作。

    市商務局在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下,牽頭負責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專項整治;配合對商品類交易場所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進行整治。

    市文廣局負責配合對文化藝術品類(含郵幣卡)交易場所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進行整治。

    市通信辦負責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網絡安全防護、用戶信息和數據保護的監管力度,對經相關部門認定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互聯網金融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依法予以處置,做好專項整治的技術支持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對專項整治工作中發現的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等犯罪問題依法查處,強化防逃、控贓、追贓、挽損工作;指導、監督、檢查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落實等級保護工作,監督指導互聯網金融網站依法落實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嚴厲打擊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市信訪局負責協調有關部門規范信訪答復口徑,指導責任部門做好信訪群眾的思想疏導工作。其他成員單位發揮職能作用,密切協作、互通信息、共享資源、形成合力。

    五、專項整治的方法步驟

    (一)摸底排查。各專項工作組,各區縣、經濟區制定本領域、本地區專項整治方案,6月末前向市領導小組報備。同時各專項工作組牽頭部門要對持有金融業務牌照的從業機構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有關情況進行摸底,篩查確認納入此次專項整治工作范圍的從業機構名單;各區縣、經濟區要組織動員精干力量,采取多渠道、地毯式摸查方式,摸查本地區不持有金融業務牌照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信息,力求沒有疏漏,通過現場核查或約談等方式逐戶核實企業信息,全面摸清底數。各區縣、經濟區要在完成摸查工作的同時,建立本地區互聯網金融企業信息統計體系,實現“一戶一檔”,長期持續動態掌握企業發展狀況。被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應接受依法進行的檢查和調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并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相關部門可依法對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采取記錄、復制、錄音等手段取得證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可依法先行登記保存,當事人或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轉移證據。對于涉及資金量大、人數眾多的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或短時間內發展迅速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企業,一經發現涉嫌重大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馬上報告相關部門。各區縣、經濟區要將摸底排查出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合法合規性進行分析、認定,提出整治意見,并報送各分領域工作組。此項工作于2016年7月15日前完成。

    (二)明確責任。各專項工作組牽頭部門牽頭負責相應領域持有金融業務牌照的從業機構專項整治工作;同時對各區縣、經濟區報送的未持有金融業務牌照從業機構分屬領域、合法合規性認定和整治意見進行核查、確認,并反饋各區縣、經濟區,作為各區縣、經濟區開展整治工作的依據。此項工作于2016年8月15日前完成。

    (三)清理整頓。各專項工作組,各區縣、經濟區按照本方案和6個分領域工作方案要求,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和業務活動開展集中整治工作,逐家、分類出具整治意見,并監督從業機構落實整改要求。對違規情節較輕的,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違規情節較重的,依法依規堅決予以關閉或取締;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專項整治不改變、不替代非法集資和非法交易場所的現行處置制度安排。此項工作于2016年11月15日前完成。

    (四)督查評估。各專項工作組和各區縣、經濟區領導小組分別組織自查,市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組織開展對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的督查和中期評估,對好的經驗和做法要及時推廣;對整治工作落實不力,整治一批、又出一批的,應查找問題、及時糾偏,并建立問責機制。此項工作于2016年11月15日前完成。

    (五)驗收總結。市領導小組組織對各領域和各區縣、經濟區清理整頓情況進行驗收。各專項工作組牽頭部門、各區縣、經濟區形成牽頭領域、本地區的整治報告,報送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此項工作于2016年12月15日前完成。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形成總體報告和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報送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此項工作于2017年1月15日前完成。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ヂ摼W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是區域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充分認識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加大力度、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二)聯合行動,綜合整頓。各級金融、人民銀行、銀監、工商、公安等部門要建立完善協調配合工作機制,及時溝通清理整頓進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信息通報等各項工作制度,及時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各專項工作組要從各部門抽調力量,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進行實地檢查和整治,確保清理整頓工作取得預期效果。

    (三)源頭防范,長效監管。各地區、各部門特別要結合此次專項整治工作中掌握的實際情況,對存在問題較多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加強跟蹤,落實整改措施,實施長效監管。建立健全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及其高管人員實施全面動態監管的工作機制,從源頭上防范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四)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鼓勵互聯網金融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創新發展。以案說法,用典型案例教育群眾,提高投資者風險防范意識。主動、適時發聲,統一對外宣傳口徑,有針對性地回應投資人關切和訴求。以適當方式適時公布案件進展,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加強輿情監測,強化媒體責任,引導投資人合理合法反映訴求,為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附件: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盤錦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 陸  兵  副市長

    副組長: 孫雅娟  市政府副秘書長

            毛延紅  市國資委(金融辦)主任

            黃  明  市人民銀行行長

    成  員: 李  波  市信訪局副局長

            陳風華  市經信委副主任

            梁  軍  市公安局副局長

            崔  建  市財政局副局長

            賀金宏  市國資委(金融辦)副主任

            李長磊  市住建委副主任

            賈慶文  市商務局副局長

            黃國瑞  市文廣局副調研員

            王  賀  市法制辦副主任

            許鳳艷  市工商局副局長

            李懷宏  市通信辦主任

            詹兆義  市沿海辦副主任

            張  闖  市維穩辦副主任

            曹永江  市法院專委

            張永會  市檢察院副檢察長

            高光明  市人民銀行副行長

            溫  徐  市銀監局副局長

            徐  偉  雙臺子區常務副區長

            楊懷林  興隆臺區常務副區長

            胡世亮  大洼區副區長

            汪曉輝  盤山縣常務副縣長

            葛立軍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劉可玉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金融辦,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毛延紅(兼);副主任由梁軍、徐鳳艷、賀金宏、高光明、溫徐(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