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7〕92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發改委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7-08-04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7〕92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發改委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08-04 瀏覽次數:239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發改委《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8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

(市發改委)

  為進一步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推動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在我市行政管理領域中使用,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中央編辦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發改財金〔2013〕92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51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在全市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立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制度

  (一)本意見所指信用記錄是指全市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公共事業單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或掌握的有關信用狀況的數據和資料。上述部門(單位)要及時將信用信息錄入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并予以公開。

  (二)本意見所指信用報告是指依法設立從事信用服務的機構,通過依法對社會法人或個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而形成的反映社會法人或個人信用狀況的評估、評級等信用產品。信用報告主要內容包括:行政相對人的基本情況信息、經營業務信息、主要財務數據與指標、銀行信用記錄、合同履約信息、公共信用監管信息、司法信用信息、行政機關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公共事業單位等需要的其他相關信息,以及含有信用等級和風險提示的綜合評價。

  信用報告由取得省(市)信用辦或相關監管部門的備案或認可的信用服務機構出具。信用服務機構要堅持公平、公正、獨立的原則出具信用報告。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一般使用最新出具的信息或數據,帶有評估、評級性質的信用報告有效期原則上為1年,有效期內可重復使用,在信用報告有效期內行政相對人出現重大違紀,需重新進行信用評級的除外。

  (三)全市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評先評優、債券發行、資金扶持等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建立信用審查制度,依法要求相關市場主體提供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同時登錄盤錦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查詢信用記錄,并注重完善本單位信用信息,堅持邊建設、邊公布的工作原則,全面推行信用記錄查詢制度。

  二、應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范圍

  (一)重點領域先行先試。

  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點領域,率先開展信用產品應用工作。

  1.藥品安全領域。行業監管部門要制定藥品集中采購環節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并將企業信用報告作為投標人資格審查的必備條件之一。

  2.醫療衛生領域。在醫療衛生單位的日常監管中應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核查,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實行行業禁入限制。

  3.環境保護領域。對開展環評業務的環評機構實行信用審查機制,在環境保護日常監管中應用企業信用產品。

  4.產品質量領域。在產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中應用企業信用報告。

  5.教育科研領域。將教師的個人信用記錄作為入職審查的必要條件之一。在課題申報等環節,將個人、單位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作為資格審查的必備條件之一。

  6.工程招投標領域。在全市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全面推行信用報告制度,規范招投標行為,提升市場主體信用意識。

  7.政府集中采購領域。將采購供應商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作為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時的重要審查依據之一。對信用記錄顯示信譽良好、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在評審環節優先選擇;信用報告中有失信記錄的企業,在失信行為認定之日起3年內,限制參與政府集中采購。

  8.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對以招投標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投標企業,須提供信用報告,作為開發能力和資質評判的參考數據之一。

  9.國有資產產權交易領域。國有資產產權轉讓過程中,將受讓人的信用報告作為受讓人資格審查參考依據之一,對未提供信用報告或信用檔案中有失信信息記錄的企業,不得列入受讓人候選名單。

  10.財政性資金支持領域。在審核各項財政性資金扶持申報主體資格時,將申報人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作為參考依據之一。對信用狀況良好的,優先予以資金扶持;信用報告中有失信記錄的,不得納入資金扶持范圍(社會福利扶貧資金除外)。

  11.稅收優惠政策領域。在落實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節能減排、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政策時,要審查企業信用報告發生狀況,優先支持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

  12.評優評級領域。在進行企業各類榮譽稱號、納稅、信譽等內容的等級評定時,將申請企業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作為評定的參考依據之一。

  13.資質審核或評估認定領域。在住房保障資格審核、公務員錄用、事業單位人員招聘、干部選拔任用、從業資格認定、國企高管任職資格核準等相關管理工作中,依法推廣使用公民個人信用記錄和相關信用信息報告,將當事人的個人信用狀況作為考察的參考依據之一。

  14.支持在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商貿流通、勞動保障、網絡消費、電子商務、商業賄賂治理、行政審批等其他行政管理領域和重要環節中使用相關市場主體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

  15.法律、法規、規章以及上級政策規定的其他需要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行政管理事項。

  (二)擴大非行政事項應用范圍。

  1.鼓勵各金融機構在信貸審批、信用擔保過程中,根據相關法規和風險控制需要,運用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和信用記錄,并登錄盤錦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查詢信用記錄。

  2.支持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和國有企業參照行政機關做法,在建設工程招投標、大宗交易、經濟合同、合資合作等商業活動或其他活動中,使用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

  3.鼓勵企業、個人和其他組織在大宗交易、經濟合同、合資合作等商業活動或其他活動中,根據自身防范信用風險需求,查詢盤錦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中的信用記錄。

  三、發揮信用服務市場重要作用

  (一)加大各類信用服務機構培育力度。加快發展和培育本地信用服務機構,積極引進省內外知名信用服務機構在我市落戶。凡在我市設立信用服務機構或常設分支機構的,可共享我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中相關部門依法公開的信息。

  (二)依法開放公共信用信息。支持信用服務機構根據市場信用需求,通過盤錦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依法采集個人、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信用信息,提供專業化的信用服務。支持各類征信機構依法利用政府部門的信用信息,提供符合社會各種需求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加大信用服務產品創新力度。

  (三)規范信用服務機構監管。對在我市開展業務的信用服務機構實施備案管理、分類管理,促進信用服務機構規范發展。信用服務機構要遵守法律、法規及行業基本行為準則,依法經營、公平競爭,出具的信用報告要符合國家規范和行業標準,所提供材料須合法、真實、有效。提供虛假信息,侵犯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信用服務機構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四、強化信用記錄資源要素保障

  (一)落實主體責任。市發改委、市人民銀行、市編委辦會同相關部門和具有行政職能的公共事業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信用記錄核查和信用報告應用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各行政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是查詢信用記錄和使用信用報告的責任主體,按照本意見要求,研究制定查詢信用記錄和使用信用報告計劃目錄,報同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依據計劃目錄事項,制定使用信用產品的操作方式、標準流程等制度,作為推動政府職能由事前監管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的重要措施。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根據本意見要求,積極推進轄區內相關職能部門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相關工作。市信用辦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指導、監管和考核。

  (二)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各行政機關要落實《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盤政辦發〔2016〕121號)精神,加強協調配合,推動形成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跨部門應用聯動機制。對守信者,實行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綠色通道”和重點支持等激勵政策;對失信者,結合失信類別和程度,嚴格落實聯合懲戒制度。支持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與第三方信用機構協同做好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并向社會提供信用信息公示服務。依托綠盾企業征信系統平臺,做好失信企業“黑名單”、獲得行業準入資質名單、有造假行為的市場主體名單和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名單歸集工作,實現信用記錄全覆蓋;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做好信息支撐工作;建立規范化監測預警制度,運用大數據歸集,向各級政府提出行業監測預警報告,關注行業信用建設狀況;強化記錄追溯,信用記錄要從法人向相關責任人延伸,從主體向關聯主體延伸,不斷拓展信用記錄,延伸政府監管空間,為實現在多個重點領域實施聯合懲戒奠定基礎。

  (三)注重秘密和隱私保護。各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時,要依法做好涉及企業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保護工作,未經信用信息主體同意,不得將其信用記錄、信用報告及相關內容提供給無關的其他部門、機構或個人。違法公布、使用信用信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四)加強考核通報。將查詢記錄和應用信用報告情況納入政府對各部門的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和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分別于2017年10月末和年底前將行政管理事項中核查信用記錄和應用信用報告情況報送市信用辦,自2018年起,每季度末將推進情況報送市信用辦,對未按本意見要求落實相關工作的縣區、經濟區和部門予以通報;對未進行信用記錄核查和使用信用報告而導致決策或工作失誤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相關主管部門、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責任。

  五、其他事項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