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17〕96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08-17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17〕96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七屆第67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同意,現將《盤錦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8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16〕115號)精神,加強全市肉菜流通行業管理,提高肉菜流通質量,增強生產經營者責任意識,提升監管部門行政效能,按照國家商務部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建設原則、思路及目標
(一)項目建設原則
按照省商務廳要求,我市完全遵循國家商務部明確的基本建設規范原則,確定建設兩個中心和七個子系統。
(二)項目建設思路
按照國家商務部“五統一”追溯標準和規范,創新應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以“輕資產、低成本、高效能、易運營”為設計理念,實現管理平臺和流通節點“四化”成效,即:部署便捷化、功能精細化、操作人性化、運維簡易化。
(三)項目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我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按照“政府主導、突出重點、試點先行、企業實施”原則,以保障城鄉居民肉菜消費安全為目標,圍繞建設農產品安全供應體系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我市肉菜流通管理的組織化、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
2.具體目標。根據我市肉菜流通基本情況和現有技術條件,按照“先易后難、分期實施”原則,在中心城區試點,力爭年末前建成市級管理平臺和指揮中心,涵蓋58個流通節點,即:1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1家生豬肉品登記換證及批發中心、1家蔬菜批發市場、1家產銷配送企業及40家農超型社區門店、1家農貿市場、3家超市門店(大型商場類)、5家肉菜直營店、5家團體采購單位。項目建成后,基本實現我市主城區肉菜各流通環節信息全程可追溯。
二、項目建設任務
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項目建設任務分為:7個子系統、1個城市管理平臺和1個肉菜流通追溯指揮中心。具體如下:
(一)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追溯子系統。在1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盤錦萬享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該子系統。通過建立從生豬進場、屠宰、加工、檢疫、檢驗、肉品出場的全程信息管理,實行對生豬屠宰環節信息追溯管理。在流通環節以IC卡、二維碼票據為信息載體,將生豬來源及加工信息傳至大型連鎖超市、團體采購單位、肉品直營店,實現生豬來源清晰、肉品流向可追溯。
(二)肉品登記換證中心及批發追溯子系統。在1家肉品批發交易市場(盤錦中佳農貿有限公司)建立該子系統。通過建立從生豬肉品(外省、外市)進場、檢疫登記、交易寫卡、票證(查驗、換證)管理、肉品出場的全程信息管理,在流通環節以IC卡、二維碼票據為信息載體,將肉品來源與肉品流向信息對接,實現生豬來源、流向可追溯。
(三)蔬菜批發市場流通追溯子系統。以電子結算為基礎,在盤錦新躍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遼西市場)建立覆蓋蔬菜進場、檢測、交易、電子化結算、出場等關鍵環節追溯子系統。以移動式追溯信息讀寫機具為錄入設備,以蔬菜自助交易手持終端為交易輸出設備,采集蔬菜追溯的源頭控制點和關鍵信息,達到對蔬菜批發環節的信息追溯管理要求。在蔬菜批發追溯體系中以蔬菜產地證明(上游進貨交易二維碼票據及買方IC卡等)作為蔬菜來源依據,以批發市場交易二維碼票據憑證、IC卡為蔬菜流向依據,做到卡單同行,確保來源信息與流向信息相互關聯和信息的準確性,實現蔬菜批發環節信息可追溯。
(四)產銷配送企業肉菜流通追溯子系統。在遼寧金社裕農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產銷配送追溯子系統。通過對商戶實名制管理,實行憑卡進貨、交易和配送,通過電子化管理手段,利用IC卡、二維碼票據為信息載體,記錄經營主體及蔬菜來源、零售去向、配送訂單等信息,將蔬菜來源與流向信息相對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針對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RP),采用適宜技術手段實現系統對接,便捷獲取企業追溯系統所需有效數據。針對遼寧金社裕農集團有限公司下屬農超門店,鼓勵采用電子價簽、品名二維碼等追溯模式,實現購前追溯和查詢。
電子價簽追溯:通過追溯系統對肉菜進場信息、質量抽檢信息進行登記,關聯生成二維碼,通過電子價簽展現。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肉菜商品時,通過掃描電子價簽二維碼,即可顯示肉菜商品備案的品類、單價、流通追溯信息。
品名二維碼追溯:追溯系統對門店所經營的肉菜品類進場信息、質量抽檢信息進行登記,關聯生成二維碼(品名二維碼),商品溯源信息通過在商品上方懸掛的品名二維碼形式進行展現,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品名二維碼,即可查看商品溯源信息和每日進場電子臺賬等。
(五)農貿市場肉菜流通追溯子系統。結合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在大洼區鶴吉農貿市場安裝和運行追溯管理子系統。以IC卡、電子價簽為載體,以局域網為支撐,開展主體備案、進貨驗證登記、數據下發、查詢服務、信息上傳等關鍵環節流程再造工程。系統支持刷卡、掃描二維碼票據、人工錄入3種方式完成進貨信息采集登記、導入,并與上游環節信息對接,追溯鏈條合成,同時實現肉菜來源信息下傳場內電子價簽主體二維碼,消費者可在購買前掃描攤位商戶主體二維碼,便可查詢商戶備案信息和肉菜進貨來源信息。
(六)超市肉菜流通追溯子系統。在超市門店開展追溯時,多途并舉,因地制宜;針對各型門店,制定個性化追溯方案。在大中型超市門店(有經營業務信息管理系統,配置智能溯源電子秤),充分利用超市現有信息化資源,通過標準接口、電子秤系統改造,實現超市追溯子系統與超市信息管理系統有效銜接。系統支持刷卡、掃描二維碼票據、人工錄入3種方式完成進貨信息采集登記、導入,并與上游環節信息對接、追溯鏈條合成,同時實現肉菜來源信息下傳,進行商品零售交易,輸出帶二維追溯碼的零售憑證,完成零售信息與進貨來源信息相互關聯。在中佳農貿市場配送的生鮮聯營超市門店建立肉類直營店,進行配送驗貨、驗單和驗卡,獲取批次追溯信息,關聯生成二維碼,通過電子價簽展現。消費者在店內購買肉類商品時,掃描電子價簽二維碼,即可顯示肉類商品備案的品類、單價、流通追溯信息。
(七)團體采購單位肉菜流通追溯子系統。在團體采購單位建立該子系統。通過在團體采購單位(大中型企業、學校、酒店等)對肉菜進貨驗收,與批發環節、屠宰企業信息載體(IC卡、二維碼單據)對接后,在團體采購肉菜流通追溯子系統自動生成進貨備案信息,并與肉菜領用記錄相對接,實現肉菜來源信息與肉菜領用信息的追溯。
(八)肉菜追溯體系城市管理平臺。為最大程度實現政府監管部門之間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建設要求,充分利用我市政務數據中心現有信息資源搭建肉菜流通追溯信息城市管理平臺。按照國家商務部制定城市追溯管理平臺建設標準,結合我市實際,對生產加工、流通配送、終端零售各環節流通數據進行深度整合,通過有效分析技術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構建追溯快捷、信息完整、易管理運營的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
(九)肉菜流通追溯指揮中心。建設一個具備信息化技術設施的功能場所——“肉菜流通追溯培訓指揮中心”,作為追溯體系培訓、展示的窗口,集中展示本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的建設現狀及應用成效,實現城市肉菜流通過程信息管理、流通節點工作考核管理、城市間聯動應急管理、城市內應急管理、綜合分析利用、公共服務信息管理等。同時,對我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運行情況、營運狀態進行展示,并結合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權威的行業資訊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情分析報告、趨勢預測報告、食品價格指數等信息決策服務。
三、項目建設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完成技術方案設計工作,細化建設任務和內容,建立工作機制。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7年8月上旬,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進行公開招標,確定系統集成商和監理單位;出臺配套管理制度和辦法。
(三)安裝調試階段。2017年12月末前,完成各流通節點相關軟件和硬件的安裝,并完成城市管理平臺與節點子系統、省級和中央平臺之間的數據聯接調試工作;開展商戶備案及流通服務卡發放工作,并組織流通節點管理人員及部分商戶進行培訓。
(四)試運行階段。2018年1月,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投入試運行,完成城市追溯管理平臺與節點系統的性能測試和安全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完善城市追溯管理平臺和節點系統功能。
(五)評估驗收階段。2018年2月,根據《商務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指導意見的通知》(商秩字〔2010〕279號)、《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規范(試行)》及《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項目建設中期評估規范和考核驗收規范的通知》(商辦秩函〔2014〕512號)要求,由市商務局、市財政局進行自測驗收,報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初審后,接受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的現場驗收和審計檢查。
(六)項目鞏固推廣階段。評估驗收結束后,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推廣動員,部署運行,擴大追溯覆蓋面,提高追溯體系運行成效。
四、項目推進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責任機制。成立盤錦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并作為項目建設具體負責人,市商務、財政、宣傳、農業、工商、質監、食藥監、公安、綜合執法、教育、民政、旅游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和綜合協調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商務局局長兼任。各區政府要參照市政府成立相應工作領導機構,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相關部門職責如下:
商務部門:負責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兩個中心和七個子系統建設;相關培訓和項目宣傳工作,做好項目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做好專項建設資金管理和地方配套資金落實及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
農業部門(含動檢部門):負責本地肉菜養殖種植環節產品質量把關,轄區內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環節的檢疫和監管,入市生豬企業資質認定,入市肉品二次檢疫和分銷工作,產地蔬菜相關基礎信息確認等。
宣傳部門:負責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氛圍。
工商部門:負責督促市場開辦方(經營投資主體)完成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經營戶采購肉菜產品的登記備案,并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對不符合市場準入條件和質量追溯條件的肉菜實施“退市”監管。
食藥監部門:負責督促指導餐飲服務環節、團體采購單位持溯源卡采購,嚴把原材料質量關,依法對進入市場和銷售等終端環節的肉菜產品質量實施現場查驗和“退市”監管。
質監部門:負責審驗批發市場、產銷對接企業等環節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資質認定等,依法對其實際檢測結果進行定期抽查和現場監督檢查。
公安部門:負責依法查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綜合執法部門:負責市場經營區域以外周邊環境的清理整治工作,督促業戶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實現“退路進廳”。
教育、民政、旅游等部門:分別負責完成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學校及養老院(以國有公辦為主)的食堂和星級賓館、酒店的溯源卡發放工作,并督促納入追溯體系的節點企業配合完成追溯體系建設工作。
各區政府:負責組織所屬職能部門,加強對轄區內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和運行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等工作,督促企業積極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
(二)加強部門協作,實現“三網合一”。市農業部門負責轄區內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環節的檢疫、監管和入市屠宰企業資質認定信息管控;市商務部門負責所有入市交易的肉菜基礎信息錄入,并納入掃碼追溯管理系統;市工商和食藥監部門負責依法對進入市場和銷售等終端環節的肉菜進行查驗監管和“退市”信息管理,從而實現入市資質確認、追溯信息錄入、執法監管“三網合一”。
(三)堅持政府主導,落實主體責任。要切實提高對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認識,逐步由“政府主導”過渡到“企業主體”、由“是否需要追溯”演變為“如何做好追溯”、由“要我追溯”轉變成“我要追溯”的過程。要進一步提高經營業戶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追溯新模式試點工作得到更多企業響應,確保追溯數據真實。
(四)堅持輿論引導,形成“倒逼”機制。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網絡、微信平臺等媒體,加強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與運行成效宣傳;新聞媒體要全面準確介紹追溯體系建設運行的進展情況,確保新聞報道客觀全面。要通過宣傳,引導消費者逐漸養成掃碼追溯消費習慣,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同時,及時懲處不法生產者和經營者,形成“倒逼”機制,有效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發生,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