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pjsrmzf-2019-000538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4-08
標  題: 盤政辦發〔2019〕18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盤政辦發〔2019〕18號 發布日期: 2019-05-10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9〕18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9-05-10 瀏覽次數:1318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八屆第19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通過,現將《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4月8日      


 ?。ù思_發布)


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渤海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的總體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和《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通知》(環海洋〔2018〕158號)要求,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改善我市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海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兼顧,堅持“污染控制、生態保護、風險防范”協同推進,緊密結合遼河治理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和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把減排污作重點、擴容量當基礎、防風險為底線,實現污染控制、生態保護、風險防范協調推進,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不再惡化,三年綜合治理見到實效。


  二、治理范圍


  主要為渤海盤錦市管理海域,海岸線自大遼河口至大凌河口,大陸海岸線全長107公里。下轄盤山縣、大洼區及遼東灣新區管理海域面積約1425平方公里。


  三、主要目標


 ?。ㄒ唬┩ㄟ^三年綜合治理,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大幅降低,入海排污口整治達到國家要求。


 ?。ǘ嫿ê屯晟聘劭凇⒋?、養殖活動及垃圾污染防治體系。


 ?。ㄈ┻|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口海灣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得到改善,斑海豹棲息地和洄游通道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盤錦海域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雙臺子河口海蜇中華絨螯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水產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漁業資源逐步恢復。


  (四)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52.34%,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管理海域面積比例不低于45%;加強和提升盤錦港、遼東灣新區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力開展河口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通過改善水動力增大納潮量,提升河口濕地凈化能力,水質優良比例達到省政府考核要求。


  四、重點任務


 ?。ㄒ唬╆懺次廴局卫?。


  1.入海河流污染治理。開展入河排污口綜合整治,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封堵、取締違法入河排污口。實施河道清潔行動,深入落實河長制,制定實施“一河一策”水質改善方案,重點實施截污納管、河道清淤、生態補水、濕地建設等污染防治工程,加強入海河流的流域綜合治理,減少總氮等污染物入海量。建立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機制,加快實施精準治理,持續改善遼河水質,優化水質斷面監測網絡,建立控制單元排污與斷面水質響應反饋機制,確保入海河流水質狀況穩定。構建上下游聯防聯控機制,防止出現跨界水污染事件。嚴格落實河長制要求,加強河流水體巡查,及時封堵非法排污口,加強水質監測。(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牽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以下所有任務均須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2.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查清入海排污口底數,建立入海排污口名錄;開展入海排污口監測,掌握污染物入海情況;進行入海排污口污水溯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整治入海排污口問題,有效規范和管控入海排污口。2019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排查工作,11月底前完成監測工作;2020年3月底前完成溯源工作,12月底前達到國家要求的整治目標。(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


  3.嚴格控制工業直排海污染源排放。工業直排海污染源由其污染治理責任單位組織開展自行監測,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性監測。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要求,直排海污染源中的工業集聚區污(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中一級A標準和表2中排放限值,并根據接納工業廢水的特點,執行表3中相應污染物排放限值。2019年6月底前制定不達標工業直排海污染源全面穩定達標排放改造方案;2020年7月起,工業直排海污染源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參與)


  4.水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逐步實施重點水污染物排??偭靠刂浦贫?。按照《關于加強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環水體〔2018〕16號)要求,對《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目錄(2017年版)》中16個涉氮重點行業(詳見附件2)實施總氮總量控制,根據排污許可證核發進度和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總氮排放管理臺賬。2019年底前完成總氮超標整治,實現達標排放;2020年底前完成覆蓋所有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并實施轄區內總氮總量控制,國控入海河流總氮濃度在2017年基礎上,下降10%左右。(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


  5.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統籌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行動。依法淘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的屬于淘汰類落后生產工藝裝備或生產落后產品的生產裝置,并持續加強監管,防止死灰復燃。(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參與)


  6.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健全“美麗鄉村”建設和管護長效機制。結合《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農藥化肥的科學合理使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置等工作,統籌實施污染治理和循環利用,系統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到2020年,實現“一保兩治三減四提升”。(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參與)


  7.加強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管理。以優先保護海洋和濱海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前提,科學規劃、有效管控我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加強旅游生態服務建設,開展遼東灣海濱浴場、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等旅游景點、娛樂項目綜合整治,加強監管,完善生態保護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加強旅游服務過程中的環保宣傳工作。(市文旅廣電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濕局參與)


  8.實施環境準入與退出機制。編制完成盤錦市“三線一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涉水涉海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加強規劃環評,深化沿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流域和產業布局的規劃環評,調整優化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利局參與)


  9.城市生活污染防治。依托《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垃圾收集轉運及處理處置等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參與)


 ?。ǘ┖S蛭廴局卫?。


  10.海水養殖污染治理。劃定養殖區、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明確管控要求,規范和清理灘涂與近海海水養殖。在生態敏感區、赤潮災害高發區、嚴重污染區等海域依法禁止投餌式海水養殖,按照上級相關部門部署,逐步開展海域休養輪作。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布局景觀化,鼓勵和推動深海養殖,推進離岸深水抗風浪網箱建設、海洋牧場建設。鞏固發展碳匯漁業。加快實施國家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穩步實施沿海海水池塘標準化改造,推進養殖尾水治理,大力推廣循環水養殖。2019年6月底前,完成盤山縣、大洼區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非法、不符合分區管控要求的海水養殖清理整治和海上養殖環保浮球升級改造;2020年底前,編制海水養殖污染控制方案,推進沿海海水池塘和工廠化養殖升級改造。(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參與)


  11.港口污染治理。推動我市港口加快完善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接收設施建設,加強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做好港口危險貨物作業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督查工作,確保兩年一次全覆蓋,做好船、港、城設施銜接。組織海事、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環衛、城鎮排水等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和實施船舶污染物轉移處置聯合監管制度,明確監管職責,建立部門間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打擊船舶水污染物和危險廢棄物非法轉移處置行為。推進實施《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總體規劃》,2020年底前,推進建設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骨干框架。加強海上污染源控制和港口船舶污染控制。全面推行國家《綠色港口等級評價標準》,進一步優化港口碼頭結構,增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完善港口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積極治理船舶污染;2020年底前,港口達到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要求。(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盤錦海事局參與)


  開展漁港摸底排查工作,加強含油污水、洗艙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漁業垃圾等清理和處置,推進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提高漁港污染防治監督管理水平。2019年底前,完成我市漁港摸底排查工作,編制漁港名錄,并向社會公開。推進名錄內沿渤海漁港的污染防治設備設施建設。2020年底前,完成漁港環境清理整治,實現名錄內漁港污染防治設備設施全覆蓋。(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參與)


  12.船舶污染治理。嚴格執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限期淘汰不能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船舶,嚴禁新建不達標船舶進入運輸市場。規范船舶水上拆解,禁止沖灘拆解。依法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運輸船舶。禁止船舶向水體超標排放含油污水,繼續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管理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現有船舶改造,對不達標船舶制定限期淘汰方案,依法限期淘汰。(盤錦海事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參與)


  13.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沿岸高潮線向陸一側500米范圍內(海島根據實際情況劃定范圍)禁止生活垃圾堆放、填埋,規范生活垃圾收集裝置,禁止新建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堆放、填埋場所,現有非法場所依法停止使用,合法場所加強環境風險防控,確保不發生次生環境污染事件。開展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向海洋傾倒垃圾的違法行為,禁止垃圾入海。2019年底前,完成沿岸500米范圍內生活垃圾堆放點清除工作,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工作機制;2020年底前,實現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常態化防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電局、盤錦海事局參與)


 ?。ㄈ┖Q笊鷳B保護與修復。


  14.劃定并嚴守海洋生態保護紅線。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生態保護紅線,開展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勘界立標,嚴格海洋生態紅線區分類管控,確保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管理海域面積比例不低于45%。2020年底前,依法拆除違規工程和設施,全面清理非法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區的圍填海項目。(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林濕局參與)


  15.嚴格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實施最嚴格的岸線開發管控,對岸線周邊生態空間實施嚴格的用途管制措施,統籌岸線、海域、土地利用與管理,加強岸線節約利用和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岸線保護布局。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禁止新增占用自然岸線的開發建設活動,定期組織開展海岸線保護情況巡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違法占用海岸線行為。2020年底前,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52.34%。(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濕局參與)


  16.岸線岸灘生態修復。加強岸線岸灘綜合治理修復,依法清除岸線兩側(依法清除海岸線向陸一側500m范圍內)違法建筑物和設施。實施受損岸線治理修復工程,對淤泥質岸線、三角洲岸線以及濱海旅游區等,通過退養還灘、拆除人工設施等方式,清理未經批準的養殖池塘、漁船碼頭等;未經批準利用的無居民海島,要維持現狀。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和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采挖海砂行為。(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濕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參與)


  17.雙臺子河口生態修復。對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口海灣生態系統實施整治修復,實現水質不下降、生態不退化、功能不降低,加快恢復河口海灣等重要海洋生態服務功能。2019年6月底前,完成河口海灣濱海濕地整治修復方案編制工作。2020年底前,整治修復規模達到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市自然資源局牽頭)


  18.水產種質資源養護。大力養護盤錦海域內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雙臺子河口海蜇中華絨螯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認真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加強漁船管控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遼政辦〔2017〕71號)精神,逐年減少海洋捕撈許可證數量,壓減近海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總量,實現海洋捕撈產量負增長。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全面取締“絕戶網”等對漁業資源和環境破壞性大的漁具,清理整治違規漁具。到2020年,近海捕撈機動漁船數量和功率比2017年削減10%以上,海洋捕撈產量較2015年減幅不低于24%。(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參與)


  按照國家要求,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增殖海洋類經濟物種,放流品種主要以盤錦地方名特優品種為主。鼓勵建立以人工魚礁為載體、底播增殖為手段、增殖放流為補充的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議發展資源保護型和生態型礁區,加大資源保護措施和保護力度,特別是對海蜇產卵場和螅狀體起到積極保護作用,到2020年,現代海洋牧場建設超過600公頃。嚴格執行伏季休漁制度,逐步恢復漁業資源。(市農業農村局牽頭)


  19.實施最嚴格圍填海管控。除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確定的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原則上不再受理涉及圍填海項目。對合法合規圍填海項目閑置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存量資源,優先支持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和海洋特色產業。嚴格限制圍填海用于房地產開發、低水平重復建設旅游休閑娛樂項目或污染海洋生態環境項目。(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參與)


  20.實施灣長制。按照國家、省制定的灣長制實施方案,構建陸海統籌的責任分工和協調機制,實現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常態化管理。(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利局參與)


  21.加強自然保護區海域監管。利用遙感手段對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監測和實地核查,定期組織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活動。建立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臺賬,實行整改銷號制度,推動整改措施落實。(市自然資源局、市林濕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h境風險防范。


  22.強化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優化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站位,強化網格化監測和動態監視監測。按照國家和省安排部署,配合開展渤海海洋生態環境本底調查和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相關工作,夯實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濕局參與)


  23.陸源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工作,加強區域環境事件風險防范能力建設。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推動轄區內化工企業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提升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能力。2019年底前,完成涉?;贰⒅亟饘俸凸I廢物(含危險廢物)等重點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和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工作。加強環境風險源鄰近海域環境監測和區域環境風險防范。2020年底前,完成區域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和環境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應急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參與)


  24.港口、船舶溢油風險防范。加強近岸海域溢油風險防范設施建設,完善風險防范制度體系,配合國家、省落實好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溢油風險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溢油污染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對能力。2019年底前,建立沿岸原油碼頭、船舶等重點風險源專項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執法檢查。明確近岸海域和海岸溢油污染治理責任主體,完善應急響應和指揮機制,配置應急物資庫。完成渤海海上溢油污染近岸海域風險評估,防范溢油等污染事故發生。2020年底前,建立海上溢油污染海洋環境聯合應急響應機制,建成溢油應急物資統計、監測、調用綜合信息平臺。(盤錦海事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


  25.建立海洋生態災害預警處置機制。建立赤潮等海洋災害預測、預報及應急防治體系。在海洋生態災害高發海域、海水浴場、濱海旅游區等區域,建立海洋赤潮災害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及信息發布體系。開展海洋水產品貝毒抽樣檢測與養殖海域溯源工作,嚴控相關問題水產品流入市場及擴散。加強海水浴水母災害監測預警,強化公眾宣傳及對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預警信息通報。(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參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責任主體、實施主體,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逐級分解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目標和任務,落實到各級政府、部門,明確責任到具體人員。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強化溝通協調,確保行動方案取得實效。


 ?。ǘ娀O督考核。采取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查“五步法”,切實推動解決渤海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和強化薄弱工作環節,進一步強化地方主體責任。將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納入市政府“重強抓”專項行動,按照本方案確定的節點目標任務,對各相關責任主體進行考核,落實較好的予以通報表揚等獎勵,落實不力的督促限期整改,并視情采取函告、通報、約談、公開曝光等措施。


 ?。ㄈ┙y籌兼顧科學規劃。市直相關部門制定我市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時,要考慮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要求,并加以細化,引導地區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制定海洋經濟、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等相關規劃時,要有效統籌銜接渤海綜合治理工作,確保綜合治理攻堅一體推進。


 ?。ㄋ模┘哟筚Y金投入。按照“中央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加強項目儲備庫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統籌現有各類財政性涉海生態環境保護資金,并靈活利用市場投融機制和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將資金投入與攻堅任務相匹配。吸引多方資金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集聚。


 ?。ㄎ澹┨嵘萍贾巍<訌娕c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針對迫切需求的海洋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河口生態環境整治戰略、氮磷等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等方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為海洋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持。


  (六)加強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依托電視臺、政府網站及新媒體,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宣傳。組織公眾、社會組織等參與海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提高公眾保護海洋環境意識。按規定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依法、及時、準確的公開重點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通過公開聽證、網絡征集等形式,充分了解公眾對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意見。建立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完善公眾監督、舉報反饋機制,設立舉報獎勵制度。對取得較好治理效果的區域和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附件:1.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涉氮重點行業清單


  3.盤錦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


  附件1


  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一、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  長:湯方棟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王慶良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米金套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劉  毅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曉良 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劉志成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劉吉廣 市科技局局長


  徐  光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崔  建 市財政局局長


  袁宏志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李  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史  偉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王  寧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宗克昌 市水利局局長


  楊  昕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付艷華 市文旅廣電局局長


  曲  巖 市應急局局長


  王嘉寧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徐  偉 市林濕局局長


  戰福偉 盤錦海事局局長


  張  雷 盤山縣縣長


  李吉峰 雙臺子區區長


  耿  敏 興隆臺區區長


  王  超 大洼區區長


  葛立軍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主任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米金套 市政府副市長


  副主任:劉  毅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  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成  員:夏  華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  強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張赫偉 市科技局副局長


  宋  錦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李曉輝 市財政局副局長


  甘永忠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劉  剛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馮  磊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應寶宏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趙寶海 市水利局副局長


  馮大慶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周偉山 市文旅廣電局副局長


  金玉箎 市應急局總工程師


  秦  嶺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侯  軍 市林濕局副局長


  孫宏玲 盤錦海事局副局長


  何  強 盤山縣副縣長


  祝美娟 雙臺子區副區長


  肖  焰 興隆臺區副區長


  張學斌 大洼區副區長


  孟泓辛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附件2


涉氮重點行業清單

序號

行業類別

總氮排放和治理重點行業

一、畜牧業03

1

牲畜飼養031,家禽飼養032

設有污水排放口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具體規?;瘶藴拾础缎笄菀幠pB殖污染防治條例》執行)

二、農副食品加工業13

2

屠宰及肉類加工135

屠宰及肉類加工

3

其他農副食品加工139

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

三、食品制造業14

4

乳制品制造144

以生鮮牛(羊)乳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的液體乳及固體乳制品制造

5

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146

含發酵工藝的味精制造

四、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5

6

酒的制造151

啤酒制造、有發酵工藝的酒精制造、白酒制造、黃酒制造、葡萄酒制造

7

飲料制造152

含發酵工藝或者原汁生產的飲料制造

五、紡織業17

8

棉紡織及印染加工171,毛紡織及印染精加工172,麻紡織及印染精加工173,絲絹紡織及印染精加工174,化纖制造及印染精加工175

含印花、蠟染工序的

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19

9

皮革鞣制加工191,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193

含脫灰、軟工序的

七、造紙和紙制品業22

10

紙漿制造221

以植物或者廢紙為原料的紙漿生產

11

造紙222

用紙漿或者礦渣棉、云母、石棉等其他原料懸浮在流體中的纖維,經過造紙機或者其他設備成型,或者手工操作而成的紙及紙板的制造(包括機制紙及紙板制造、手工紙制造、加工紙制造)

八、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6

12

基礎化學原料制造261

硝酸

13

肥料制造262

合成氮、氮肥、復混肥、復合肥

九、醫藥制造業27

14

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271

發酵類制藥

十、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6

15

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462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十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77

16

環境治理業772

工業廢水集中處理



  

  附件3


盤錦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決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通知》(環海洋〔2018〕158號)、《生態環境部渤海地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環辦執法函〔2019〕145號)和《遼寧省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遼環函〔2019〕70號)要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我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


  二、總體要求


  以建設“清潔、健康、安全渤?!睘閼鹇阅繕耍愿纳莆沂猩鷳B環境質量為核心,用兩年左右時間,通過“查、測、溯、治”四項工作,按照“全覆蓋、重實效、能操作”的原則,全面摸清我市入海排污口底數,建立入海排污口名錄,對全市各類入海排污口廢水排放情況進行監測,掌握入海排污口的分布情況、排污狀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詳細查清廢水來源,制定我市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方案,并持續推進整治,逐一銷號;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入海排污口監管體系,有效管控各類入海污染物排放,為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基礎。


  三、排查范圍對象


  (一)范圍。以盤錦市管轄大凌河口左岸至大遼河口右岸為界,大陸海岸線全長107公里,涉及盤山縣、大洼區2個縣(區)級行政區和遼東灣新區。


  海岸帶區域范圍。包括我市大陸、島嶼海岸帶區域(以政府公布的海岸線為基準向陸地一側延伸2公里,向海一側覆蓋圍海、填海、構筑物等用海及灘涂區域)。


  入海河流區域范圍。所有入海河流(河流左右岸各500米范圍。有監測斷面的河流,自入海河口沿河道向上游上溯至最近一個臨海監測斷面;無監測斷面的河流,自入海河口沿河道向上游上溯5公里)。我市管轄范圍內入海河流主要包括大凌河左岸、大遼河右岸和遼河(雙臺子河)。


  (二)對象。《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規定的工業廢水排污口和生活廢水排污口,所有通過管道、溝、渠、涵洞等直接向海洋排放或通過河流、灘涂、濕地等間接向海洋排放的入海排污口(例如豐水溝、雙井子溝、紅旗溝等21條入海水流),做到有口皆查、應查盡查。


  四、工作任務


  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強化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推動入海排污口排放狀況改善,努力提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一)排查。全面掌握我市入海排污口的數量及其分布,查清入海排污口底數,建立入海排污口名錄。


 ?。ǘ┍O測。監測各類入海排污口排放狀況,掌握入海排污口污染排放基本情況,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海情況。


  (三)溯源。在監測基礎上開展入海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四)整治。在排查、監測和溯源的基礎上,按照“一口一策”原則,推進入海排污口整治,組織制定整治方案并推進實施,做到有效規范和管控入海排污口。


  五、工作流程


 ?。ㄒ唬┏闪㈩I導機構。成立排污口排查整治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主體,全面指導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二)制定實施方案。按照上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相關排查技術標準,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盤錦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實施方案。


  具體要求:按部、省時限要求完成具體實施方案,報送省政府,并抄送生態環境部。


  (三)完成資料整合分析。全面收集整理各類入海排污口、河流監測斷面、水系分布等相關信息資料,將原來分散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深入分析入海排污口狀況、特點及分布區域,確定排查工作方向和重點,為全面排查奠定基礎。


  資料收集范圍:按照部資料整合技術要求,完善我市數據收集清單列表,全面收集自然資源、水利、生態環境、住建、農業農村、工信等相關部門的涉水排放口信息資料。數據收集格式以矢量文件為主,Excel表格、Word文檔和圖片等為輔。


  資料整理及報告編制:對收集到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按照數據來源、數據格式等對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形成原始數據集。按相關技術要求完成專題信息矢量化,形成專題矢量數據集。對相關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入海排污口狀況、特點及分布重點區域,確定我市排查范圍、重點和方向,編制資料整合分析報告,為后續“監測”“溯源”“整治”提供依據。


  具體要求:按照部、省時限要求,完成排查范圍內的資料收集整合工作。主要收集內容包括:沿??h區、遼東灣新區工業園區及企業清單情況,包括位置信息、行業類別、廢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等;入海河流相關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名稱,有監測斷面的河流需要提供入海監測斷面的位置信息、監測數據等;向入海河流排放的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登記審批、水質監測數據等);行政區劃矢量圖、水系矢量圖、岸線矢量圖和水功能區劃等相關資料;前期入海排污口調查及審批資料(包括名稱、位置、登記審批、水質監測數據等);沿海城鎮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情況、市政生活污水管網圖、市政雨水管網圖、閘壩、泄洪口、箱涵、溢流口等相關資料;沿海特色產業(如油田)、水產養殖、農田退水口等資料。


 ?。ㄋ模╅_展全面排查。按照“拉網式排查”要求,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和人員現場踏勘等先進技術手段,對我市所有排查范圍及對象進行全面調查,實現應查盡查。具體采用“三級排查”方式推進排查工作。第一級排查即衛星遙感、無人機航空遙感,按照“全覆蓋”的要求開展技術排查,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和影像解譯,分析辨別疑似入海排污口,初步掌握我市排污口分布情況。第二級排查即人工徒步開展現場“地毯式”現場排查,配合生態環境部開展全面排查,對無人機發現的排污口進行逐個排查,并完成現場排查全覆蓋,核實確定入海排污口信息。第三級排查即對確定的重點和疑似區域,跟蹤復查,重點攻堅,進一步完善入海排污口名錄。具體步驟如下:


  無人機飛行作業及影像處理:按照《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要求(試行)》(環辦執法函〔2019〕268號)要求,確定無人機飛行范圍,報生態環境部進行技術審核。審核通過后,向有關部門申請臨時飛行空域,并依據飛行范圍和分辨率要求,合理規劃無人機飛行航線,開展飛行作業,采用專業軟件完成無人機影像數據處理及拼接工作。對于數據質量不合格的,及時組織補飛。


  排污口信息解譯:采用人機交互解譯的方法,結合入海(河)排污口紋理、形狀、顏色、空間分布特征等,提取排污口疑似點位,填報排污口經度、緯度、行政區劃及代碼等基本信息,形成入海(河)排污口初步排查清單,為現場排查工作提供依據。


  無人機資料提交:完成飛行范圍規劃后,將飛行范圍(Shapefile格式)統一提交生態環境部;完成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無人機航測任務后,將飛行記錄表、相機檢校參數、飛行POS、原始影像、數字正射影像、精度報告、排污口專題信息等數據統一提交生態環境部。


  現場排查:配合生態環境部對排查范圍內匯入海流、河涌、溪流、溝渠、灘涂、潮間帶、消落帶、濕地、島嶼、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暗管、滲坑、裂縫等開展“全口徑”排查,核實確定入海排污口信息。按照現場排查表要求開展排查,主要排查要點包括排污口詳細地址、經緯度坐標、現場排放情況、入海方式、排污口類型、污水疑似來源、排污口周邊環境、現場照片等內容?,F場排查采取分組作業的方式進行,既要保證工作進度,又要合理分工,對工業區、居民地、河流、池塘等具有整體意義的,在分組時應統籌考慮,確保作為一個整體而不被割裂。


  對所有排查范圍,要做到應查盡查,統籌運用人工檢查、技術排查、資料核查等各種手段,采取無人機航拍、地面檢查、海上巡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排查,確保排查無遺漏。


  對入海河流、河涌、溪流、溝渠等,要從河口上溯排查,既要調查了解水體位置、特征等基本情況,也要調查了解向該水體排污的涉水排口。


  對灘涂、濕地等,既要掌握其生態環境基本情況,也要排查位于灘涂、濕地的涉水排口。


  對潮間帶、消落帶,要充分利用退潮、消落時機開展排查,及時了解是否存在入海排污口。


  對碼頭、工業聚集區、城鎮等人工開發強度大的海岸帶,要作為排查重點,制定詳細排查工作計劃,既要從海邊查入海排污口,也要從城市發展、管網鋪設、工程建設等方面調閱資料排查線索,全面查清可能存在的各類入海排污口。


  對一些容易出現的排查盲區(如橋下、林下、碼頭下等隱蔽區域),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確保排查實效。


  對可能存在暗管、滲坑、裂縫等偷排的,探索運用熱紅外成像、探地雷達、管道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必要時要采取工程機械措施。


  具體要求: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和市直相關部門積極做好組織協調和配合工作。按照省生態環境部門的部署,完成無人機航空遙感空域申報、遙感范圍確定及飛行作業等工作。我市組織開展無人機航空遙感工作(一級排查),于2019年4月中旬前組織飛行任務承擔單位完成無人機航空遙感工作實施方案,報送生態環境部技術審核后實施。2019年5月底前,完成無人機航空遙感飛行工作,并按數據匯交要求將相關數據報送生態環境部。


  組織開展現場排查(二級排查),并協同部屬單位技術骨干、市縣(區)生態環境系統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工作。配合生態環境部并協調各地對疑難問題進行重點排查(三級排查)。


 ?。ㄎ澹╅_展入海排污口監測。依據監測技術規范,按照部統一要求,分步推進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在現場排查時進行初步監測,之后針對重點排污口開展詳測,在整治過程中全面推行自動在線監測。


  具體要求:在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部署下,組織開展我市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一是初步監測。按照“邊排查、邊監測”的要求,在排查過程中開展監測,可利用快速檢測試劑包或采樣送檢等手段開展水質、水量等現場監測,2019年7月底完成;二是在初步監測的基礎上,對排水問題突出的排污口進行詳細監測,2019年11月底完成;三是在排污口整治及規范化建設過程中,全面推行在線自動監控設施安裝,所有保留并規范化建設的排污口,原則上均應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做到實時監控。


  (六)開展排污口溯源分析。在排查和監測工作的基礎上,依據溯源技術要求,對各類排污口進行污水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


  具體要求:2020年3月底前,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溯源技術要求,完成入海排污口溯源分析工作。


 ?。ㄆ撸┩七M分類整治。對排查發現的各類入海排污口統一編號,整合建立全口徑的入海排污口名錄,全面掌握入海排污口的數量和分布。按照“一口一策”工作原則,逐一明確入海排污口整治要求,分類推進入海排污口規范整治,有效管控入海排污量,逐步改善入海排污口水質。實施入海排污口整治銷號制度,整治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具體要求: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指導意見,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要落實主體責任,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利、農業農村、國資等相關部門落實分管領域任務和監督指導責任,統籌推進整治工作。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整治方案制定工作和部分整改任務。之后,按照整改方案持續推進后續整改任務。


 ?。ò耍┙⑷牒E盼劭诠芾黹L效機制。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規范體系,推動形成更加科學完備的監管體系和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回潮、反彈。


  六、任務分工


  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钡纫?,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依法履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ㄒ唬┛h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盤山縣政府、大洼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是轄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應全面、深入、細致開展轄區入海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海排污口名錄。根據排查情況,開展監測、溯源工作,制定實施整治方案,建立入海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


 ?。ǘ┦兄毕嚓P部門。市直相關部門要依據部門職責和相關法律法規,督促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做好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是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牽頭部門,負責對專項行動實施統一調度,協調做好“查、測、溯、治”各項工作,建立市級入海排污口名錄,推動建立入海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


  市委宣傳部負責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宣傳報道工作,指導各相關縣區、遼東灣新區委宣傳部門和市屬新聞媒體對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開展宣傳報道。


  市財政局負責落實全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所需的市級經費,指導各相關縣區、遼東灣新區強化資金保障。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指導督促工業企業、工業園區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指導督促遼東灣新區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自然資源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行政區劃、自然保護區等相關資料。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污水管網、雨水管網、各污水處理廠相關資料(包括位置信息、管網圖、箱涵、溢流口、排污口、監測報告等)、建筑工地(包括基本信息和沖洗廢水處理排放情況)等資料,督促指導本行業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鐵路、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港埠企業等污水排放資料,督促指導本行業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水利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直接向河道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登記審批、監測等)、水系矢量圖和水功能區劃等資料,督促指導本行業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農田入海退水口、灌溉、水產、畜禽養殖等資料,督促指導本行業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林濕局負責指導縣區、遼東灣新區提供排查范圍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敏感區資料。


  市國資委負責督促指導下屬國有企業提供涉及排查范圍內的排污口信息(包括名稱、位置、登記審批、監測等資料),督促指導下屬企業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市直各部門負責督促縣區、遼東灣新區及相關企業于2019年3月底前向轄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領導小組提供資料,配合工作組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重點工作任務。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級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我市全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盤山縣政府、大洼區政府和遼東灣新區管委會也要成立相應領導小組,負責推進轄區內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ǘ┘訌姕贤▍f調。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部門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整合各部門掌握的入海排污口數據和信息。建立排查例會機制,定期就排查工作中遇到的疑點、難點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大對排查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


 ?。ㄈ┳龊霉ぷ鞅U稀T谌藛T、資金、設備配備等方面加大對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各類保障工作,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提供必要條件。列支專項經費,及時將排查整治經費列入相應年度財政預算,確保足額撥付到位和??顚S谩8骷壺斦袚鸁o人機航空遙感、監測、數據應用、抽調人員工作等經費,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承擔本轄區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等經費。在配合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開展強化監督的同時,充分依托國家、省技術骨干和專家團隊,研究建立我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規范工作方法和程序,為排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ㄋ模﹪栏褙熑温鋵???h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是轄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明確職責分工,制定周密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組織專門工作隊伍,扎實推進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市政府定期開展督促指導,重點督導入海排污口問題排查整治是否到位,督促各部門、各地工作落實。各單位要勇于擔當,敢于碰硬,做到排查無盲區、整治無死角,問題全部按期清零。對履職不力、弄虛作假、進展遲緩等問題突出的縣區和單位,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按不同情形實行問責。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


 ?。ㄎ澹娀畔⒐_。電視臺、政府網站等持續報道入海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要建立信息公開制度,集中展示各項工作情況,接受社會監督。邀請媒體、公眾等參與排查整治,公開曝光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市生態環境局通過網站、雙微(微博、微信)定期公開整治進展情況。


  附件:盤錦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盤錦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一、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  長:湯方棟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王慶良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米金套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劉  毅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曉良 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劉志成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劉吉廣 市科技局局長


  徐  光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崔  建 市財政局局長


  袁宏志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李  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史  偉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王  寧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宗克昌 市水利局局長


  楊  昕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曲  巖 市應急局局長


  徐  偉 市林濕局局長


  張  雷 盤山縣縣長


  王  超 大洼區區長


  葛立軍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主任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組成人員如下:


  主  任:米金套 市政府副市長


  副主任:劉  毅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  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成  員:夏  華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  強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張赫偉 市科技局副局長


  宋  錦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李曉輝 市財政局副局長


  甘永忠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劉  剛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馮  磊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應寶宏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趙寶海 市水利局副局長


  馮大慶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金玉箎 市應急局總工程師


  侯  軍 市林濕局副局長


  何  強 盤山縣副縣長


  張學斌 大洼區副區長


  孟泓辛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三、專項工作組成員及工作職責


  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5個專項工作組,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如下:


 ?。ㄒ唬┚C合協調組。


  負責溝通協調各相關部門和相關縣區排查整治工作,包括人員調配和資料報送等。


  組長:劉毅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負責同志。


 ?。ǘ┵Y料匯總組。


  負責排查整治各階段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匯總,根據工作進展研究部署下一步階段工作,總結并最終形成系統的工作程序和技術規范。


  組長:劉剛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負責同志。


  (三)現場核查組。


  負責組織實施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的現場核查,查清沿海涉水排污情況。


  組長:劉剛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負責同志。


  (四)宣傳報道組。


  負責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的宣傳報道。


  組長:夏華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負責同志。


 ?。ㄎ澹┖笄诒U辖M。


  負責做好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的后勤保障。


  組長:李可偉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和盤山縣、大洼區、遼東灣新區負責同志。




    文件解讀:《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政辦發〔2019〕18號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