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十四五”應急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政策解讀
一、出臺背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遼寧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盤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編制《盤錦市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由六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十三五”期間取得成效
一是應急管理體系日漸完善。
二是應急管理基礎更加扎實。
三是應急救援能力繼續增強。
四是社會協同應對初見成效。
五是應急法制建設逐步完善。
第二部分:“十三五”期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質量不高。
二是應急管理機構運作還不夠順暢。
三是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相對滯后。
四是社會應急管理意識尚待提高。
第三部分:“十四五”發展謀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為本、居安思危的理念,全面推進我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為譜寫新時代盤錦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絕對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首要目標。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著力破解應急管理體制性障礙。
四是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快應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步伐。
五是堅持底線思維。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牢牢把握主動權,最大限度降低各類災害事故發生的頻次和危害的后果。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全市應急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顯著增強,應急響應、指揮、處置能力顯著提升,重大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第四部分:主要工作任務
一是完善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
二是健全完善應急管理工作體制。
三是建立靈敏高效的應急協同機制。
四是構建科學實用的應急預案系統。
五是大力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
六是推進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建設。
七是全面加強消防救援能力建設。
八是強化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
第五部分:重點工程
一是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工程。
二是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
三是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
四是應急救援五大區域聯動體系工程。
五是高水平危化品救援基地建設工程。
六是消防物聯網監控預警系統工程。
七是全民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要加強對應急管理的領導,將應急管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應急管理重大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計劃,逐級分解落實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實現規劃目標,完成規劃任務。
(二)制定落實政策措施,保障規劃有效實施。健全應急管理投入保障機制,推動規劃主要任務、重大工程順利實施。
(三)強化應急人才培養,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結構合理、懂應急、有技術、會管理的應急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強化應急隊伍自身建設,提高專業水平和行政執法水平。
(四)建立規劃評估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考核。建立規劃評估機制,制定規劃實施考核辦法,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確保規劃各項工作落實生效,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