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營口盤錦兩市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
盤政發〔2018〕13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城市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精神,更好的推進盤錦、營口兩市務實合作、協同發展,促進經濟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經濟增長新極點,為全省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經市政府八屆第十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就加快推進“營盤”兩市協同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城市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新一輪東北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建設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重大戰略機遇,率先推進營盤兩市協同發展,按照“功能互補、協同發展、共建共享”的思路,立足在開放合作、產業發展、創新協同、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人才交流、環境治理等領域加強務實合作、協同發展,努力把營盤兩市打造成遼寧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先行區和引領東北振興的重要增長極。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市場導向,開放發展。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依托港口和沿海優勢,創新開放合作模式,建立開放協同推進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
(二)堅持綠色生態,低碳發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嚴格市場準入,促進兩市產業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優勢特色,差異發展。把握產業發展新形勢,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注重差異化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產業布局,避免產業同質化競爭,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四)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以人民發展為中心,把增進兩市人民福祉、促進人民全面發展作為合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兩市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三、近期主要推進工作
(一)推進自貿區政策協同。將遼東灣新區納入遼寧自貿區營口片區協同區,近期重點將“15天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參與形成國際經貿新規則,打造綠泥石《國際固體散裝貨物規則》中國標準” “混合所有制改革‘沈哈紅運模式’助推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建設” “以中歐班列為引領的對外貿易合作新模式”和 “ ‘一帶一路’多式聯運集裝箱標準化改革”等五項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案例復制推廣至盤錦遼東灣新區。
(二)建設東北地區期現貨集散中心、定價中心。依托營口港與國內三家商品交易所合作,以期貨為切入點,設立期貨交割倉庫,并將營口市相關期貨交割品種特別是原油及鋁期貨品種復制到我市,或借助營口市期貨優勢,以集團交割方式快速切入期貨市場,共同形成東北地區期現貨集散中心、定價中心。
(三)推動廉租區政策共享。發揮遼東灣新區與營口隔河相望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營口自貿區發展建設。整合玉帶明珠小區閑置回遷樓資源,采取反租回遷樓的方式,建設服務于營口自貿區工作和創業者的廉租區。
(四)推動石化產業協同發展。不斷壯大遼寧沿海經濟帶“大連—營口—盤錦”主軸石化產業,積極推進將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和仙人島石化產業基地納入長興島(西中島)石化產業基地拓展區。依托遼東灣石化產業基地燃料型煉廠上游原料資源和營口仙人島能源化工區港口及倉儲優勢,共同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依托推進營口市推進營口市遼寧勝星石化有限公司等企業與盤錦北燃公司、中國兵器北方華錦等企業合作共贏,帶動內陸石化產業提質增效。
(五)推動營口市河北辦事處與遼東灣新區基礎設施共享。兩市成立對接小組,推進河北街道對接遼東灣新區玉帶明珠小區道路、給水、排水、供暖、通訊等市政設施,改善河北居民生活質量。
(六)支持盤錦港10萬噸級航道建設。鑒于招商局集團正在開展港口整合工作,待港口整合后兩市共同商請招商局集團研究港口規劃建設等具體相關事宜。
(七)實現營盤交通的互聯互通。統籌規劃營盤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營口市途經遼東灣新區的公交線路501路與盤錦市遼東灣新區1路、2路、3路對接或在對方區域內設立站點,方便兩市居民換乘出行。
(八)推進物流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兩市區位、港口和物流優勢,以遼寧沈哈紅運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托,以遼寧省“東南沿海—營口—歐洲”通道集裝箱公鐵水聯運示范工程為載體,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業務,打造東北亞現代化港口與物流重要城市。
(九)推動營口科技局與營口理工學院、國家知識產權培訓(遼寧)基地三方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在營口理工學院建立國家知識產權培訓(遼寧)基地營口分中心,共同將營口分中心打造成為產學研用對接的橋梁和紐帶,為兩市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戰略咨詢、人才培訓、工作指導等服務。
(十)支持遼寧省(營口)有機廢氣綜合治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健康發展。引導兩市相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加入聯盟,鼓勵聯盟協同創新活動。
(十一)以營口理工學院牽頭成立的“遼寧省臨港經濟校企聯盟”為基礎,吸引兩市高校、職業院校、企業積極參與共建。擴大兩市相關職業院校、行業、機關、企事業等聯盟單位的交流合作發展面,促進臨港經濟物流行業、制造業等產業協同發展。
(十二)建立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機制。兩市在科技網站上設立對口合作專欄,共享域內企業的技術需求和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圍繞新材料、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推動雙方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技術、人才需求等方面開展合作。
(十三)建設主要旅游景區汽車營地。依托團山國家海洋公園汽車宿營地建設和經營的成功經驗,在營口市蓋州虹溪谷溫泉旅游區、西市區和盤錦市紅海灘景區、含章湖、鼎翔葦海濕地等濱海路沿線區域規劃建設系列汽車宿營地,打造濱海自駕游精品旅游路線。
(十四)開發精品旅游線路。依托兩市優質旅游資源,打造集旅游、溫泉、康養、休閑于一體的營盤生態文化經典游(盤錦繞陽湖—鼎翔生態旅游區—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含章湖—遼河老街—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雙臺溫泉旅游度假區—赤山旅游風景區)和營盤濕地海濱休閑游(盤錦紅海濕地溫泉主題樂園—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含章湖—山海廣場—仙人島白沙灣黃金海岸—熊岳溫泉旅游度假區)兩條精品旅游線路。開通旅游交通專線,將兩市重點景區進行串聯,實現旅游產品互售、客源互送。
(十五)推動農業旅游項目合作。依托兩市優質農業旅游資源,打造3條精品農業旅游路線:一是永康山莊—野草河荷花—紅海灘—石廟子村美麗鄉村—新立認養小鎮;二是冰泉山莊—東崗子向日葵—遼河口蘆葦蕩景觀—王家鎮七彩莊園—北窯葡萄村—疙瘩樓稻草藝術區;三是圣水人家—轉山湖山莊—恒大農業—天宏農莊—鼎翔生態旅游區—繞陽湖—新村村美麗鄉村。通過資源整合、開展兩地聯運,共同做大做強農業旅游。
(十六)共享營口“鲅小魚”和盤錦“樂游盤錦”智慧旅游平臺。加強兩市旅游信息網絡互通,借助兩市網絡平臺互推旅游咨詢,免費上線營口鲅小魚、盤錦“樂游盤錦”智慧旅游平臺,并提供終端設備安裝,實現兩市旅游景區、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旅游資源信息共享。
(十七)構建人才發展共同體。通過不斷推進資源共享、政策協調、制度銜接和服務貫通,統一制定人才發展規劃,整合區域人才資源,建立以人才為核心的區域合作和人才流通體系,實現信息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擴大人才交流與就業渠道,加大兩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與培育,引導人力資源有序流動與交流,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區域性就業工作。
(十八)加強職業教育合作。依托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營口市中專、現代服務學校、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和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等中高等職業院校,結合兩市汽修、機電、港航物流、石油化工、裝備制造、學前教育等優勢學科,對接雙方企業人才需求,培養裝備制造、港航物流、石油化工、教育、醫技、學前教育等各類職業技術人才,為兩市畢業生提供同等就業機會。依托我市獲批首批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技術技能人才雙元培育改革試點城市的優勢和營口市在汽修、機電、物流等學科的優勢教學資源,共同建設“裝備制造業跨企業培訓中心”。兩市協同探索推進“雙元制辦學模式”,共享雙元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等經驗。
(十九)推進文化、體育資源交流合作。突出地方特色,組織兩市優秀演出團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廣交流,共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深入推進遼河流域圍棋邀請賽事、鲅魚圈國際馬拉松、紅海灘國際馬拉松等精品體育賽事合作,促進兩市體育產業和體育事業協同發展。利用營口市何家溝滑雪場、虹溪谷滑雪場等冰雪運動場地,承接我市舉辦的冰雪活動及冰雪項目賽事,構建互惠發展機制,打造遼河入海口文化體育休閑娛樂圈。
四、長期主要推進工作
(一)推進通關一體化。充分利用營口自貿區、綜保區政策優勢,實現協同發展,積極融入全省“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16+1”中東歐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完善營口、盤錦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開展貨物通關、貿易統計、檢驗檢測認證等方面合作,推動兩市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優化物流網絡布局,加速實現兩地口岸間互通互聯。
(二)加大走出去力度。兩市聯動,擴大與中東歐在貿易、技術轉讓、投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抱團出海招商,分類推進各類項目落地。我市主要承接石化及精細化工、物流、農業、旅游等產業項目,營口市主要承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服務貿易、醫療衛生等產業項目。利用中捷遼寧經貿合作示范區(“16+1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契機,兩市定期舉辦推介洽談會,通過雙方優勢產業互補,攜手開拓新市場,共同尋找合作機遇,共同打造中捷遼寧經貿合作示范區。
(三)開展金融合作。探索設立兩市具有國資背景的引導基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開展金融領域合作,享受本地區企業同等待遇。
(四)共同開發鴨舌島。圍繞“一河兩岸”,打造遼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兩市成立合作機構,共同編制鴨舌島開發總體規劃,統籌推進鴨舌島風景廊道、站前區北部田園綜合體、鴨舌島跨河大橋或游艇碼頭等項目建設,協調開發、有序利用。
(五)加強兩地聯合對外宣傳和營銷力度。借助營盤兩地共享蘭旗機場的地緣優勢,圍繞飛機節點城市聯合開展旅游宣傳營銷活動,提升兩地旅游資源和產品在航線節點城市的整體影響力。借助營盤兩地媒體資源,互推兩市旅游資源和產品,實現旅游宣傳媒介互換共享。
(六)推動兩市醫保(新農合)互聯互通。待兩市定點醫療機構醫院系統升級改造和城鄉醫保機構整合工作完成后,推動醫保(新農合)互聯互通。
(七)加強河流海洋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共同在航道、錨地、港區口門附近聯合布設監測浮標,重點監測水質、水文、溢油等指標,并進行數據共享,共同防范溢油風險和海洋災害。
(八)實現生態保護紅線無縫對接。待國家和省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辦法后,兩市制定統一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措施,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空間連續。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兩市領導定期會商制度。每季度舉行一次聯席會議,由兩市共同主辦。聯席會議的主要職責是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研究解決兩市協同發展的重要事項和重大問題。兩市發改委聯合成立聯席會議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溝通協調及聯席會議籌備工作。兩市相關部門對照責任分工(詳見附件),成立對接小組,負責推動落實相對應的重點任務,各對接小組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工作會議。
(二)建立兩市城市間函商制度。對涉及城市間需要協調解決的主要事項和重要問題,可以市政府或部門文件的形式致函對方,請求協商解決。
(三)引導成立行業或企業聯盟。積極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兩市協同發展,根據實施意見的重點任務,推動成立相對應的行業或企業聯盟,進一步調動、發揮好社會各界力量,不斷將兩市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確保取得務實成果。
附件:營口盤錦兩市協同發展工作任務分解表(略)
盤錦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