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已失效)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盤政辦發〔2017〕3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2016—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3月6日
盤錦市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遼政辦發〔2016〕128號)精神,提升全市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水平,確保消費品質量安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標準引領、協同推進為原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目標,加快推進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科技創新支撐消費品標準提升,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質量提升,通過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新需求、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新動能、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新活力、強化重點產業實現新升級,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實現消費品標準體系基本完善,標準供給基本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消費品整體質量明顯提升,重點領域消費品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企業質量主體意識顯著提高,企業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知名品牌培育成效明顯,知名消費品品牌價值大幅提升。
——新增消費品類團體標準4項;
——主要消費品生產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率達到100%;
——重點領域消費品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
——消費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2%以上;
——消費品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4;
——消費品類遼寧名牌數量達到8項以上,盤錦名牌數量達到15項以上;
——培育認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25戶;
——面向消費品領域,建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1家。
二、主要任務
(一)優化消費品
1.健全標準供給體系。建立政府主導制定與市場自主制定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消費品標準供給體系,圍繞我市消費品產業發展政策重點支持家用電器、食品、輕工日用品、農副產品、家具皮革包裝材料、特色工藝美術、紡織服裝、文教體育和婦幼老年人用品等產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定,不斷完善地方標準,推動消費品標準由生產型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衛計委、市經信委等)
2.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支持社會團體、學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制定團體標準,提升標準水平,樹立行業標桿,引領技術發展,增加標準供給。重點培育技術領先、影響力強、成熟度高、消費者認可的團體標準。(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衛計委等)
3.放開搞活企業標準。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同時積極推進消費品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工作,提高消費品標準信息透明度。(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衛計委等)
4.鼓勵制定特色標準。積極推動我市綠色產品、智能產品、售后服務、物流配送等新興產品和新興業態標準化發展,增加高水平、高質量、有特色的標準供給。(市質監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衛計委、市工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標準與科技、專利協同發展。加強消費品領域科技、專利、標準一體化研究,積極鼓勵企業將科研成果、專利成果提升為高水平的標準,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牽頭部門: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質監局、市衛計委等)
6.完善地方標準制修訂程序。簡化推薦性地方標準制修訂程序,縮短制修訂周期,加強對標準起草、征求意見、技術審查、標準報批等環節的審查監督,提高地方標準研制質量和效率。按照滿足地方自然條件、民族風俗習慣的原則,加強地方標準立項評估,精簡立項計劃,從源頭上確保地方標準科學適用和協調一致。(市質監局、市衛計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標準比對和監督
1.開展消費品標準比對。針對重點消費類產品和大宗進出口產品,開展消費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標準或出口標準的比對工作,對關鍵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進行比對驗證,推動實現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衛計委、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
2.建立消費品企業標準監督制度。在企業產品或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的基礎上,開展隨機抽查、驗證評估為主的企業標準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將標準實施情況納入質量信用記錄,促進企業實施高標準、追求高質量,形成優質優價、優勝劣汰的質量競爭機制。(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衛計委等)
(三)突出企業質量主體作用
1.開展消費品生產企業質量狀況調查。組織開展重點消費品生產企業質量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狀況調查,了解掌握企業質量管理與經營狀況、相關領域產品質量水平,摸清轄區生產企業底數,建立和完善消費品生產企業分類監管制度,利用工業企業分類監管系統,建立消費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檔案。(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食藥監局、市經信委等)
2.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經驗。鼓勵企業引入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質量可靠性整體解決、質量和效益提升模式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通過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建立科學、高效、低碳的消費品生產經營模式。引導企業開展質量比對、質量攻關、質量改進等活動,激發質量提升內生動力,推動消費品質量提升。(牽頭部門:市質監局、市經信委,配合部門:市食藥監局等)
3.加快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開展標準創新基地建設,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加大標準研制投入,瞄準國際新技術和市場新需求,制定和實施先進標準,發揮標準創新對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強指導,提升中小企業標準創新能力。(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等)
?。ㄋ模┖粚嵸|量技術基礎
1.加強質量技術基礎建設。加快推進盤錦市質量技術基礎服務示范基地建設,努力建成設施先進、功能完備、全國一流的質量技術基礎服務示范工程。完善消費品領域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加快建立消費品工業亟需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針對我市消費品產業特色,重點研制一批精細石油化工、建筑防水材料、塑料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和先進石油裝備制造領域亟需的技術標準。突破檢驗檢測技術瓶頸,提高現場快速、智能識別等檢測能力。(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
2.提升質量技術基礎創新能力。完善質量技術基礎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積極營造創新環境,促進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標準轉化、產業發展各環節統籌銜接。大力推動技術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相互合作,積極參與國家和省科技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提升全市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市質監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衛計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消費品生產企業幫扶行動。綜合運用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等手段,幫助企業發現和解決產品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促進企業提升質量保障能力。培育標準化服務、品牌咨詢、質量責任保險等新興質量服務業態,為消費品生產企業和各類科技園、孵化器、創客空間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質量技術支持,為企業開展“一站式”質量服務。(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食藥監局等)
4.加強質量信息公共服務。運用“互聯網+”技術,整合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質量技術基礎資源,建設質量技術基礎服務信息平臺,提供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信息。推進質量技術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設備設施向社會開放共享,為消費者提供質量監督、質量比對、消費警示等產品質量信息,為消費品生產經營企業提供質量信息大數據查詢服務。(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等)
?。ㄎ澹┘訌娤M品品牌建設
1.加強品牌培育。強化企業爭創品牌意識,支持企業從貼牌生產向自主設計和自創品牌轉變。擴大“盤錦制造”的國際和全國影響力,在品牌走向全國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品牌國際化。加強商標品牌保護,提高消費品商標公共服務水平。圍繞消費品主導產業和產業集聚區,培育和創建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度高的消費品知名品牌示范項目(區),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價值。開展品牌標桿示范活動,完善質量獎勵制度,推動企業實施品牌戰略,走品牌發展之路。(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等)
2.提升品牌形象。充分發揮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等專業機構作用,開展品牌咨詢、品牌運營等服務,指導企業加強品牌文化建設,挖掘品牌文化內涵,制定品牌發展規劃,通過品牌研究、品牌設計、品牌定位和品牌溝通,完善品牌經營管理體系。舉辦并支持自主品牌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覽展示活動,加大對市內消費品高端品牌的廣告策劃和宣傳推廣力度,提高盤錦消費品知名度和美譽度。(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文廣局、市食藥監局等)
3.強化品牌保護。建立健全品牌保護制度,加強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標記產品、中華老字號和我市遼寧名牌產品、盤錦名牌產品等保護力度。積極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推動建立企業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三位一體的品牌保護體系。(市質監局、市司法局、市農委、市文廣局、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晟葡M品市場環境
1.創新質量監管制度。建立消費品生產經營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除強制性標準和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取消消費品生產經營其他市場準入限制。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合并檢查、逢檢必備原則,建立統一規范的監督檢查機制。對產品質量國家和省、市級監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業的同一規格型號產品,6個月內任何地區、部門和機構不得重復抽查。推進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信息共享,實現“一個標準、一次檢驗、結果互認、全市通行”。(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市法制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消費品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加大消費品國際展會、電子商務等領域知識產權執法力度,加強消費品市場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工作。鼓勵消費品生產經營企業規范知識產權管理,推動專利聯盟建設。(牽頭部門:市知識產權局,配合部門:市商務局、市文廣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衛計委等)
3.強化消費者維權保護。監督經營者認真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制度,引導更多的經營者建立賠償先付、無理由退貨等制度。督促經營者依法履行消費維權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重點經營場所建立“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引導幫助經營者妥善與消費者化解消費糾紛,促進消費糾紛源頭化解。支持鄉鎮(街道)設立“一會兩站”(消費者協會分會、消費者投訴站、“12315”聯絡站),促進鄉鎮(街道)消費維權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消費者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消費維權工作,推進消費維權訴訟調解對接,方便快捷化解消費糾紛,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支持市消費者協會開展公益訴訟。(牽頭部門:市工商局,配合部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市司法局等)
4.優化電商消費環境。完善電子商務領域標準體系,引導和幫助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加大電子商務產品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完善政府部門間協同監管機制,嚴厲打擊電子商務活動中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以及平臺經營者包庇、縱容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加強跨境電子商務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和完善跨境消費售后維權保障機制。(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ㄆ撸┍U舷M品質量安全
1.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建立以預防為主、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在醫院、社區、鄉鎮和學校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監測點,有效防范和處置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推廣應用物品編碼和射頻識別等技術手段,建立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推進缺陷消費品召回常態化,把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消費品納入召回范圍。(牽頭部門:市質監局,配合部門:市教育局、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等)
2.嚴厲打擊消費品制假售假行為。健全執法協作機制,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對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深入開展執法打假行動,嚴查徹辦質量違法大案要案。推進質量違法案件信息公開,加大對質量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度。(市公安局、市文廣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質量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企業質量信用檔案數據庫,建立消費品市場主體經營異常名錄、企業質量信用分類等制度,對消費品生產企業質量信用信息統一歸集、依法公示、社會監督,對企業實施分類監管。支持、引導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對消費品生產企業開展質量信用評價。探索實現多部門、跨地區質量信用聯合獎勵和聯合懲戒,營造“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的社會環境。(牽頭部門:市質監局、市發改委,配合部門:市工商局、市食藥監局等)
?。ò耍┨嵘M出口消費品質量
1.完善進出口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將出口工業品企業全部納入電子監管系統和信用管理系統,從產品生產源頭加強管理,提高內外銷消費品質量安全水平一致性。積極創建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與示范企業,加快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推動盤錦出口產品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建立以風險管理、口岸管控、事中事后監管為主線的進口消費品監管體系,加大進出口假冒偽劣商品打擊力度。(牽頭部門: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等)
2.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積極開展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調查研究,針對國外新政策、新法規、新標準,指導企業有效應對貿易壁壘,做好預警、咨詢、技術幫扶,提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能力,降低消費品企業對外貿易風險。(牽頭部門: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質監局等)
3.促進貿易便利化。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技術法規和貿易政策進行收集研究,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促進盤錦企業“走出去”。加大盤錦口岸開放力度,制定進出口商品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重點監管負面清單內的貨物,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牽頭部門: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部門:市商務局等)
三、重點領域
?。ㄒ唬┘矣秒娖鳌_m應家用電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大團體標準和高水平企業標準供給力度。圍繞智能家電、智能玩具、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產品、虛擬現實(VR)產品等,不斷改善產品性能和消費者消費體驗,提升多品種、多品牌家電產品深度智能化水平,推動智能家電快速發展。提高節能環保變頻家電、空氣源熱泵空調、空氣凈化器和凈水器、智能節能廚衛電器等節能家電的使用效率和節能效果。針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農村家電消費的普及,鼓勵龍頭企業參與制定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市質監局、市經信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ǘ┦称芳跋嚓P產品。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大食品安全監測和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要求等標準制修訂工作力度,重點制定特色糕點、餅干、糖果、飲料等高檔食品質量標準,推動高檔食品產業化進程。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對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功能保健食品、罐頭等新產品標準的研制力度,不斷滿足新興群體對食品消費多樣性需求。提高濃縮果汁、果汁飲料、白酒、啤酒、冰葡萄酒及藍莓、樹莓等小漿果飲料生產線標準水平,不斷壯大飲料行業標準體系,提升飲料企業品牌影響力。加大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強化食品相關產品風險和傷害監測,逐步提升市場準入門檻,及時發布消費預警,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市衛計委、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p工日用品。圍繞資源消耗低的高檔骨質瓷、高石英瓷、滑石瓷、高長石瓷和無重金屬溶出的綠色日用陶瓷等,推進瓷器產業技術標準化。針對安全性、穩定性、能效性,進一步完善超長壽命堿性鋅錳電池研發體系和標準體系。滿足消費者對洗滌產品、化妝品等日用產品功效多樣化需求,加快低刺激、抗硬水、抗低溫和具有柔順、護理、抑菌、清新等多功能洗化產品生產線及標準化工廠建設。規范高端機械手表、智能手表、高端機械鐘、電波鐘和工業用鐘等鐘表行業的研發和生產。(市質監局、市經信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r副產品。滿足群眾不斷提高的生活質量要求,鞏固農業生產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第一產業地位,加快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完善農副產品加工業市場機制,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米袋子”安全。圍繞稻米、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開展糧油加工生產,通過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實現產業規模化、專業化。建立和完善畜產品、水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鏈,重點制定農副產品加工相關地方標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衛計委、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市畜牧獸醫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家具、皮革及包裝材料制品。加快構建家具行業標準體系,重點發展環保實木家具和定制家具,鼓勵新型家具設計和開發,積極開展木材加工業邊角廢料再利用,推進家具產業的生態環保和科技創新。研究制定皮革行業團體標準,推動形成制革、加工、交易完整的皮革產業鏈條,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揮技術、資金、品牌等優勢,做大做強皮革制造業。完善功能性包裝材料、農用膜以及環保、功能型家具塑料制品標準體系,防止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推動生活用紙、工業用紙、高檔用紙以及新型環保包裝用紙等生態環保型紙制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市質監局、市經信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厣に嚸佬g產品。圍繞蘆葦和稻草編織等特色工藝美術精品、地方民族特色鮮明的旅游紀念品和貼近生活的實用工藝品等,加大地方標準制修訂力度。推動工藝美術產品向特色型、創意型、個性化和精品化方向發展,引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特色工藝的生產企業加快質量提升,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品牌文化附加值,提升競爭力。(市質監局、市經信委、市文廣局、市旅發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ㄆ撸┘徔椃b。大力發展高檔品牌時裝、西裝、休閑裝、職業裝、童裝、泳裝、內衣以及定制服裝等產業,鼓勵和引導服裝服飾產品生產企業注重發揮本土優勢,制定嚴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推動高檔精梳紗線、多種纖維混紡紗線、高檔縫紉線、羊毛和棉麻等面料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發展醫用防護、過濾、汽車用等產業用紡織品,以及復合非織造布等新型材料。圍繞生物質纖維、高性能纖維和再生聚酯差別化纖維等纖維制品,研制關鍵技術標準,提高新型化纖業產品質量,規范紡織工業健康發展,制造高端精品。(市質監局、市經信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ò耍┪慕腆w育及婦幼老年人用品。加快推進文體用品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學生用品安全水平。引導生產企業加強體育用品新材料、新技術研發和應用,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強化婦幼、老年人和殘疾人用品安全要求和功能設計,嚴格把控嬰幼兒及少年兒童生活用品安全標準,提升婦女用品、衛生用品質量水平。推動老年人用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完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標準體系,重點推進老年人和傷病人護理照料、殘疾人生活教育、就業輔助和職業能力測評等領域標準化建設,加強質量管理。(市質監局、市經信委、市教育局、市文廣局、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市婦聯、市殘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質量激勵和約束制度,將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納入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范圍,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消費品產業升級、科技創新、質量監管、市場監管、職業教育、財稅金融等領域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進一步完善本行業領域標準化和質量發展政策及措施,共同抓好本方案主要任務和重點領域的業務指導和貫徹落實。市質監局要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本方案實施情況的監督指導,重大事項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各相關單位和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ǘ┩晟曝敹惙龀?。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源向質量品牌優勢企業聚集。實施結構性減稅,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和股權激勵稅收政策,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增強企業經營活力。建立企業標準創新、標準研制和標準示范等激勵機制,鼓勵各類組織積極參加標準化活動。對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示范區、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比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享受出口貿易便利等政策優惠。在政府采購、招投標活動中,納入有關標準技術條件和質量安全要求。(市財政局、市衛計委、市地稅局、市質監局、市物價局、市國稅局、盤錦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訌娙瞬排囵B。建立和完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鼓勵企業和高等院校、職業學校、標準化與質量科研機構聯合培養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術工人。遴選優秀高技能人才赴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著名企業進修深造培訓。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和質量標兵等活動,加快培育緊缺型、創新型高素質質量人才隊伍。建立“盤錦工匠”分級培養體系,培養樹立一批以盤錦大工匠為代表的高技能業務骨干。鼓勵企業對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技能人才實行專業技術人員收入分配政策,優先為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做好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單位、不同行業和跨地區流動中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工作。(市經信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質監局、市食藥監局、市總工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娀浾撘龑?。加強對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和相關重要標準的普及性宣傳,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強標準化和質量相關政策解讀和知識普及,倡導優標優質優價和綠色安全健康的消費理念。加大質量信息公開力度,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樹立盤錦標準、盤錦質量的良好形象,提振市場消費信心。(牽頭部門:市質監局、市文廣局,配合部門:市經信委、市食藥監局、市總工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