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此文件已失效)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11-06 瀏覽次數:337

盤政辦發〔2017〕14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專項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13日      

盤錦市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專項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推進新發展理念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中全面落實,走好“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內涵式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思路

  圍繞貫徹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用國際化視野謀劃盤錦發展,站在國家平臺推動盤錦建設”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目標,站在全市轉型發展全局,突出項目支撐,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結構調整、方式轉變、深化改革三個方面協同聯動,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和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二、工作目標

  2017年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110萬噸以上;發展設施蔬菜1萬畝;大蟹產出率達到50%以上;泥鰍魚養殖規模保持在8萬畝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完成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申報工作,完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申報工作,開展好全市80萬畝水稻種植、70萬畝河蟹養殖優勢農產品質量追溯整體推進國家試點工作。

  三、工作任務

  (一)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1.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5月末前,制定完成《盤錦市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規劃》,并加強與國家、省相關部門溝通,適時向省農委提交試驗示范區建設方案,12月末前完成申報工作。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旅發委、市林園局、市農機局、市城鄉一體化辦,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建設遼東灣糧食物流加工產業園區,做好進入省級農產品加工聚集區先期準備工作。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3.大力發展認養和休閑農業。繼續面向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大認養,全市發展認養農業面積達到30萬畝。依托我市農業資源和宜居鄉村建設優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年內打造休閑農業園區、農業采摘園、休閑農莊、“農家樂”20家。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旅發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農機局、市畜牧獸醫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4.深入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繼續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擴大附加值較高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設施蔬菜1萬畝,其中:盤山縣3500畝、雙臺子區1000畝、大洼區2500畝、遼河口生態經濟區3000畝。制定并出臺《關于促進全市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盤山縣政府、雙臺子區政府、大洼區政府、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5.深入實施河蟹養殖提質工程。抓好河蟹種子工程建設,嚴格執行苗種生產許可證制度,提高育苗親蟹的個體,增加“光合一號”優質品種放養數量,提高河蟹質量。提高大規格河蟹數量,大蟹產出率達到50%以上。

  完成時限:3月末前種蟹越冬管理,4月初—6月10日蟹苗孵化,大眼幼體產量7.5萬公斤。成蟹養殖,4月初開始扣蟹暫養,5月初逐步放苗。大眼幼體5月末開始放苗,6月10日前結束,河蟹養殖9月末前開始收獲,產量7.1萬噸。

  牽頭單位:市海洋與漁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6.深入實施泥鰍產業向泥鰍經濟轉型工程。全市泥鰍魚養殖規模保持在8萬畝以上,其中:稻田養殖本地鰍面積達到7萬畝,臺灣副鱗大泥鰍養殖面積達到1萬畝(池塘1000畝、稻田9000畝)。生產大規格苗種2億尾,開展多種形式的養殖模式實驗,向泥鰍魚苗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精深加工、出口創匯一條龍產業化格局發展。

  完成時限:1—3月泥鰍魚越冬管理,4—6月中旬泥鰍魚孵化,5月中旬開始池塘養殖放苗,6月初開始稻田養殖放苗,6—8月養殖管理,8月末前收獲,9月末前結束。完成產量7000噸。

  牽頭單位:市海洋與漁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7.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開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申報工作,10月末前完成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申報工作;12月末前完成創建方案制定工作。推廣標準化生產,6月份組織縣區、經濟區開展“三品”認證申報工作;10月末前完成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報工作;12月末前完成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面積155萬畝,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17.2萬畝、綠色食品35萬畝、有機農產品2.8萬畝。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8.深入開展優勢農產品質量追溯整體推進國家試點工作。按照與省農墾局簽訂的項目任務委托書要求,組織相關縣區、經濟區開展質量追溯試點工作;11月末前完成水稻、河蟹生產檔案記錄;12月末前完成水稻追溯面積80萬畝、河蟹追溯面積70萬畝。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林園局,盤山縣政府、興隆臺區政府、大洼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9.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重點抓好水稻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推進項目,實施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7萬畝,其中:興隆臺區3萬畝、大洼區4萬畝。統防統治40萬畝,其中:盤山縣10萬畝、大洼區30萬畝。提倡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投入,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增長控制在0.8%以內,農藥使用量增長率控制在0.5%以內。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農機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10.提高秸稈綜合化利用水平。加大秸稈還田力度,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向多元化發展,力爭今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農機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畜牧獸醫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11.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以現有專業村鎮為基礎,結合宜居鄉村建設,整合資源要素,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模式,重點發展認養農業、特色種養業、休閑觀光農業、農村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壯大村級經濟實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17年,示范村主導產業或產品收入占全村農業總收入70%以上的示范村達到10個。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旅發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市林園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12.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前期工作。待省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網絡服務平臺建立后,積極爭取我市平臺與省平臺實現并網。

  完成時限:長期推進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盤山縣政府、雙臺子區政府、興隆臺區政府

  13.深入推進國有農場體制改革。落實中央、省農墾改革文件精神,出臺《盤錦市國有農場體制改革方案》,各縣區、經濟區年內完成具體實施方案討論稿。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直相關部門,盤山縣政府、興隆臺區政府、大洼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14.大力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一批影響力較大、管理高效、經營適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個。其中:盤山縣3個、雙臺子區1個、興隆臺區1個、大洼區3個、遼東灣新區1個、遼河口生態經濟區1個。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農機局、市工商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15.改造升級農產品田頭批發市場。年內升級改造農產品田頭批發市場6家。包括:統一鎮泥鰍魚批發市場(水產)、鑫葉蔬菜田頭批發市場、唐家堿地柿子田頭批發市場、盤錦錦輝蔬菜水果田頭批發市場、古城子鎮昌盛隆田頭蔬菜批發市場、胡家鎮紅峰堿地柿子田頭批發市場。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市公安局,盤山縣政府、大洼區政府

  附件:2017年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專項行動任務分解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