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
盤政辦發〔2017〕4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4號)精神,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6〕6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推進我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根本,以強化資源整合、創新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效能為重點,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服務大局”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在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實現全市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一體化。
?。ǘ┕ぷ髂繕?。到2017年底,全市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普遍建成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資源充足、設備齊全、服務規范、保障有力、群眾滿意度較高的基層綜合性公共文化設施和場所,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全面小康社會實際且運行良好的管理體制、經費保障機制和運行機制,建立一支由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專兼職結合、綜合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使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基層黨組織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成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和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公共服務的綜合平臺。
二、主要任務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統籌推進。落實《盤錦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2016—2017年)》,深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納入市、縣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合理規劃布局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鶎泳C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選擇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方便群眾參與的地方,采取盤活存量、調整置換、資源共享、集中利用等方式進行建設。凡現有設施能夠滿足群眾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律不再進行改擴建和新建。設施建設兼顧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需要。(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委、市農委)
(四)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和鎮區影劇院建設。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建設重在完善和補缺,尚未建成的,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集中建設;已建成但尚未達標的,要配齊設備、完善功能、提升檔次。建筑面積不得低于300平方米,其功能應包括: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鎮區影劇院觀眾廳建筑面積不低于200平方米,規模以100座位數字影廳為主;舞臺面積不低于60平方米,凈深不低于6米,有基本的燈光、音響設備和供暖、供電系統。(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住建委、市體育局、市科協)
?。ㄎ澹┘訌姶澹ㄉ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依托黨組織活動場所、文化活動室、閑置中小學校、新建住宅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以及其他城鄉綜合公共服務設施,在明確產權歸屬、保證基本服務功能、保證服務接續的基礎上進行集中建設,建筑面積200平方米以上(分散設施可相加計算),能夠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不少于4個活動室,包括: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多功能活動室、電子閱覽室、體育健身室,并配備相應文體、數字化器材設備,讓基層群眾通過固定上網終端享受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文廣局、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委、市農委、市體育局)
?。┘訌娀鶎游幕瘡V場建設。按照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建設與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相配套的文化廣場,2017年要實現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文化廣場全覆蓋。鄉鎮(街道)文化廣場建筑面積不低于1500平方米,村(社區)文化廣場建筑面積不低于600平方米,地面用塑膠、地坪漆、面磚、水泥、瀝青等材質硬化覆蓋,周圍有花卉植被,有良好排水條件。配套建有路燈、座椅、閱報欄、電子閱報屏、公益廣告牌和不低于10平方米的宣傳櫥窗,宣傳櫥窗要包含“兩榜”(好人榜、善行義舉榜)、“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內容。有搭建臨時舞臺的位置、電源接口,具備接待市、縣區送戲下鄉演出條件。(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文明辦、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農委、市體育局)
(七)整合各級各類面向基層的公共文化資源。按照“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最大限度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門、用途單一、分散孤立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實現設施、設備、人員、經費等統籌使用和管理,促進基層文化資源效益最大化,達到資源共享、多方共贏。統籌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戶戶通、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農家(社區)書屋、基層體育健身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加強公共文化資源的綜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益。(牽頭單位: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住建委、市農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體育局)
(八)明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按照《盤錦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2016—2017年)》,由縣區政府結合自身財力和群眾文化需求,制定本地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基本服務項目目錄,重點圍繞黨員教育、宣傳文化、藝術演出、讀書看報、廣播電視、電影放映、文體活動、衛生健康教育、養老助殘、婦兒關愛、人口管理、展覽展示、教育培訓、法律及科學普及等方面內容,考慮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設置具體服務項目,明確服務種類、數量、規模和質量等,實現服務與設施相配套、服務與群眾需求相適應,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一體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農委、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市婦聯、市殘聯、市科協)
?。ň牛┙M織引導群眾文體活動。結合中華傳統節日、重要節假日和重大節慶活動等,組織開展讀書征文、文藝演出、美術書法攝影展覽、體育健身競賽等文體活動。適應群眾需求,組建演出團體、民間文藝社團、健身團隊等。以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載體,組織開展青少年課外實踐、職工文化交流、健康大講堂、法律大講堂、婦女文藝健身培訓、少數民族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對廣場舞等群眾文體活動的引導,推進廣場文化健康、規范、有序發展。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根據服務目錄,采取訂單服務方式,積極為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務工人員和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特色文化服務。把基層綜合性服務中心建成流動服務點,開展文化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利用公共數字文化項目和資源,為基層群眾提供數字閱讀、文化娛樂、公共信息、科學及法律普及等服務。鼓勵和支持市、縣區文化藝術團體、體育機構等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結對子”,實現文化下鄉、文化駐鄉常態化。(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民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農委、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殘聯、市司法局)
?。ㄊ┙M織開展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等基層信息平臺的作用,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開展基層黨員教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陣地,廣泛開展政策宣講、理論研討、學習交流、組織生活、主題黨日等黨員教育活動。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完善村規民約,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極開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社區居民科學素質行動、法治宣傳教育和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做好科普惠農、科普益民服務工作,提高群眾綜合素質。(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農委、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
三、保障措施
?。ㄊ唬┱弑U?。各級政府要把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城鄉一體化和宜居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績效考核指標并予以考核。(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人社局;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住建委、市規劃局、市文廣局、市體育局)
?。ㄊ┙M織保障。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是各級政府的共同責任。市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重大事項的總體部署;組織、宣傳、文化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溝通協調和業務指導;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責,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工作落實。各級文化廣電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動態監測和績效評價機制,做好日常督促檢查工作。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承擔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主體責任,實事求是確定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設任務,推進資源整合。2016年建成率要達到60%,2017年底實現全覆蓋。(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民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委、市農委、市衛計委、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殘聯)
(十三)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根據實際需要和相關標準,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所需資金和正常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建立健全服務機制,統籌安排所需資金。發揮政府投入的帶動作用,落實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牽頭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
?。ㄊ模C制保障。要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管理,結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重點圍繞基層文化綜合性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運行方式、服務規范、人員管理、經費投入、績效考核、獎懲措施等重點環節,建立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和內部管理制度,形成服務功能完善、設施運轉良好、群眾廣泛參與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社會化建設管理模式,拓寬供給渠道,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鼓勵群眾參與日常管理和運行,加強群眾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務。(牽頭單位: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
?。ㄊ澹┤藛T保障。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要按照中央和省有關規定配備工作人員。在現有編制總量內,每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名。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由“兩委”確定1名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鼓勵在崗大學生村官和“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等從事所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管理服務工作。加強業務培訓,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文化專職、兼職人員每年參加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編辦、市財政局、市文廣局;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團市委)
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和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納入重要日程,統籌安排,開展試點,抓好落實。要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結合本地實際,盡快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具體措施和時間安排,按全市統一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