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召開
3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盤錦市工業增長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重點介紹我市全面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扎實推進工業強市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經濟增長上實現新突破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發布人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健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云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培夙
市金融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楊光
市營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國君
《盤錦市工業增長三年行動專項方案》解讀
《方案》總體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盤錦工業在產業布局、結構調整、數字化升級等方面均取得新進展,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新型工業化道路漸行漸穩,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主力軍”地位日益穩固。為全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為遼寧建設三個萬億級產業基地貢獻更大力量,在工業增長上為全省作出突出貢獻,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力促進“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全面實現,為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量的合理增長”“質的有效提升”和“為全省作出突出貢獻”,設置了3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一是在“量的合理增長”方面:到202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油氣采掘業繼續保持千萬噸穩產;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建設突飛猛進,支撐遼寧建設世界級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的作用凸顯;東北糧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實力穩步增強;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
二是在“質的有效提升”方面:企業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科技型企業群體規模進一步壯大。到202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內部經費支出占GDP比重較2022年提高0.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30家以上;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130家以上;三年累計實施核心技術攻關60項以上。
三是在“為全省作出突出貢獻”方面:到202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穩步提升,穩居全省第三位;石化及精細化工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進一步提高,穩居全省第二位;糧油加工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明顯攀升,躍居全省第三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內部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三位。
《方案》重點任務
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具體要求,本著高度聚焦、重點突出的原則,圍繞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經濟發展和產業安全、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穩步推進工業強市建設等工作,細化設置了8個方面共計21項任務。
一是推動石化及精細化工為主的協同發展。聚焦石化及精細化工這個第一支柱產業,突出產業間的協同合作,設置了抓好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有序發展、抓好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配套2項任務。以物料平衡為基準,推動石化產品本地加工,全力促進下游產業科學發展。立足環渤海石化產業的市場需求以及化工新技術新工藝發展需要,提高為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的配套能力。
二是推動龍頭帶動的企業集聚。聚焦頭部企業的帶動作用,突出打造穩定配套聯合體,設置了抓好遼河油田的穩定生產、抓好頭部企業引育、抓好大中小企業融通3項任務。全力支持遼河油田稀油增量提效、稠油優化提質,穩定油區本部、加快外圍上產,加快科技攻關步伐,不斷提高開發水平。持續培育和引進頭部企業,推動形成優質頭部企業群。圍繞資源綜合利用、頭部企業配套等方面,積極推動油地融合、央地合作、大中小企業協同。
三是推動實體為本的基礎強化。聚焦夯實工業基礎,突出打造項目群和產業集群,設置了抓好項目建設、抓好產業集群建設、抓好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3項任務。立足盤錦發展實際,緊盯產業發展大勢,謀劃好重點產業特別是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重點項目,拓展高端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深入開展產業鏈培育提升專項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深入研究重點行業兩化融合發展路徑,推廣應用先進地區、知名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指南,開發數字化應用場景。
四是推動創新為要的優化升級。聚焦科技型市場主體培育,突出打造協同創新聯合體,設置了抓好科技型企業引育、抓好核心技術攻關、抓好創新平臺建設3項任務。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加大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培育、引進、扶植力度,打造科技型企業群。按照“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評價標準,建立儲備庫,分級培育、分類指導,梯度培育新型創新主體。推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度,組織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難題。
五是推動提檔為先的精準發力。聚焦高質量發展,突出新品牌、新產業、新業態,設置了抓好質量品牌建設、抓好新興產業發展、抓好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3項任務。充分發揮質量、標準、認證、品牌培育等對工業各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動各產業向高端、優質發展,全面提高行業競爭能力。以產業鏈為紐帶,選擇最有基礎和條件、最具戰略特質的核心技術及關鍵領域進行重點突破,全力開展新興產業培育和招引。全面推動制造業向后端延伸的服務化,和服務業反向延伸的制造化,推動兩業深度融合。
六是推動科學有效的綠色發展。聚焦綠色發展重點環節,突出重點工程和試點示范的帶動,設置了抓好重點工程建設、抓好碳達峰工作落實、抓好試點示范創建3項任務。與遼河油田共同推進好儲氣、儲碳、儲能“三大儲庫”建設,探索具有遼河特色的綠色轉型之路。緊緊圍繞國家及省確定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工作目標,推進各行業落實碳達峰目標任務、實行梯次達峰。引導企業開展省級以上綠色發展各類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幫助企業、產業開發區明晰綠色發展目標。
七是推動質效同抓的合力攻堅。聚焦群策群力,突出增強服務提升軟實力、加強園區建設提升硬實力,設置了抓好高標準科學服務、抓好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2項任務。高標準實施好“千人助千企”專項行動,全面提高服務和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嚴格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一體化”要求,提高產業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精細化水平。
八是推動市場導向的精準對接。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突出打造精準對接平臺,設置了抓好“高精尖缺”人才培引、抓好金融服務體系建設2項任務。持續開展“興遼英才計劃”“盤錦英才計劃”和“百萬學子留遼來遼”專項行動,實施“項目+團隊”“帶土移植”工程,創新“候鳥式”柔性引才機制,大力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幫助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提質增效。
《專項方案》的21項重點任務,均提出了具體指標安排,確保各項工作做到可評估、可量化、可考核。
《方案》保障措施
《專項方案》從明晰責任確保層層落實到位、擴大開放確保項目引進到位、嚴格督導確保任務執行到位三個方面,確定了強化組織保障、加強開放合作、做好督查督辦3項措施。全力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促進工業增長各方面全過程,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推動形成工作合力。
《盤錦市工業增長三年行動專項方案》是今后三年全市工業振興發展的重要遵循。下一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謀劃政策措施,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抓好落實,全面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扎實推進工業強市建設,努力在全市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新征程中體現新擔當、彰顯新作為,全力推動工業振興率先突破,打好工業“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