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govpszf-2022-112579 | 主題分類: | 縣區政府工作報告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2-01-03 |
標 題: | 2022年盤山縣政府工作報告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2-01-03 | |
主 題 詞: |
2022年盤山縣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2月7日在盤山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盤山縣第十七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過去四年主要成就及2021年工作回顧
2018年以來的四年,是盤山在轉型發展中應對重大挑戰、經受重大考驗、實現重大轉變的四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本屆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圓滿完成沖刺“十三五”收官,謀劃“十四五”開局的階段性任務和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
回顧本屆政府這四年,我們重點抓了七個方面工作:
(一)執攻堅之銳,矢志不渝促改革,在開拓創新中激發了經濟活力
四年來,我們縱深推進,重點攻堅,堅持深化改革不動搖,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方面實現新突破。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開展“一網一門一次”改革,2458項事項進入政務服務網,1061項事項實現大廳集中辦理,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實施“證照分離”,推進“一網通辦”,依申請類政務事項實現100%“網上可辦”,100項就近服務事項實現全域通辦。推進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推行“容缺+承諾”審批新模式,試行“區域環評”“區域地勘”等新機制。我縣連續3年入選賽迪營商環境百強縣,連續2年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農墾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縣農信社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將成為全省37家農信高風險機構中第一個掛牌運營的農商行。縣供銷社改革取得突破,成立全省縣區首家社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持續深入,實行“一區多園”,園區綜合承載、產業引領、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升。
(二)筑實干之基,矢志不渝抓產業,在優化調整中夯實了發展基礎
四年來,我們爬坡過坎、聚力有為,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為經濟社會發展激發了新動能。工業產業集聚全面形成。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5%以上。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整體規模得到了明顯提升。全縣規上工業企業達到77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工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5%以上,位列全市第一;現代農業走在全省前列。神州沃良項目異軍突起,豐瑞天成水飛薊加工、鶴鄉旺升生豬屠宰、遼寧開味佐餐食品等超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實現集聚,形成了稻米精深加工、水飛薊精深加工、畜禽深加工、休閑佐餐食品生產四大產業鏈條。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20.4萬畝,糧食產量連續十年超10億斤。稻蟹綜合種養“盤山模式”全國推廣,河蟹產業成為全省擁有全產業鏈的農業特色產業。我縣成功創建第一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全省唯一連續33年榮獲“大禹杯”先進縣;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獲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入駐包括中國郵政、申通、中通等行業龍頭快遞企業42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我縣成為東北快遞轉運中心和東北電商倉儲中心。以特產博物園為代表的國家A級景區達到7個,繞陽湖景區被評為省級旅游度假區,飛行寶貝歡樂小鎮開放運營,盤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三)行創業之舉,矢志不渝爭項目,在擴大開放中積蓄了強大動力
四年來,我們勠力同心,闊步向前,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不動搖,為縣域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開發“智慧項目管理系統”,實施項目建設“一線工作法”和重大項目一事一議等措施。推行“1+1+1+N”包扶制度、重點項目專班推進機制和“全程代辦”工作制度,實現了項目從簽約到竣工全周期服務管理,有效破解企業手續辦理、融資等難題,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堅實要素保障。在疫情期間,累計減免企業稅費3.4億元,幫助企業融資95.8億元,成功爭取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地方專項債5.2億元。四年來,累計110余個超億元項目竣工投產,144個優質項目簽約落地,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億元。
(四)補發展之短,矢志不渝強基礎,在城鄉協調中塑造了全新形象
四年來,我們強化協調,注重均衡,堅持城鄉融合協調發展不動搖,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城市功能更加健全完善。縣醫院、中醫院、客運站投入使用。圖書館、文化館、錦繡花谷等公共場館免費開放。富陽路等6條城市路網、自行車公園、中心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成。縣城雨污分離實現全覆蓋,城市黑臭水體徹底消除。我縣榮獲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農村環境發生歷史性轉變。建設園林新村76個,100個行政村被列入省級美麗宜居村,美麗鄉村全域覆蓋。完成45106戶農廁改造,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93%,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整縣推進并全面完成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的建制縣,獲得省政府通報表揚。我縣榮獲國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鎮村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舉全縣之力推進“西部三鎮街”振興發展,首嘉節能建材、恒力商貿物流等超億元項目實現運營,紅樹莓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和危房改造等10項精準幫扶工程全面完成。全縣年收入超5000萬元鎮街達到4個,其中超億元的2個,經營性收入超10萬元的村實現全覆蓋。陳家鎮等5個鎮、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甜水鎮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五)舉生態之旗,矢志不渝優環境,在綠色發展中彰顯了盤山作為
四年來,我們多措并舉,壓實責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動搖,生態文明建設邁出了新步伐。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我縣成為遼寧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縣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大氣綜合指標持續排名全市第一,土壤和地下水隱患排查工作基本完成。13個鎮街生活污水實現集中處理,47個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實現試運行,城鄉生活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嚴格落實“河長制”“灣長制”,河道“清四亂”成效顯著,全縣河流治理實現生態化,河湖水質和環境明顯改善,“退養還濕”和“遼河封育”工作全面完成。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順利推進,遼河干流治理工程深入實施。以萬金灘新閘為樞紐的河道生態工程、農村水系連通等200余項重點水利工程全面完工。
(六)固為民之本,矢志不渝惠民生,在共建共享中踐行了初心使命
四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不動搖,群眾幸福指數得到了新提升。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年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達到42%以上。全縣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復檢,同步開展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積極爭取華發國際學校管理權重歸我縣,使優質教育資源切實惠及盤山學生,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全面打造村有所、鎮有院、縣有高標準診療中心的縣域診療體系,完成疾控中心改建工程,實現了核酸檢測功能。實施縣醫院平戰轉換、中醫院改擴建等項目,新冠疫苗接種率全省領先。我縣榮獲“國家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在全國率先建成專屬服務老人、幼童的“口袋公園”;實施“防貧保”,有效解決低收入群體因病、因學、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建檔立卡人口始終保持動態為零;徹底解決2015年以來縣城3000余戶群眾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問題;建成高升街道和石新鎮兩個養老服務綜合體和21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54個農村互助幸福院,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全域覆蓋;新建175個微型消防站,在全國率先實現村、社區消防設施全域覆蓋;客運公交一體化全域覆蓋。我縣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示范縣”、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殊榮。
(七)匯成城之志,矢志不渝轉作風,在創新實干中履行了責任擔當
四年來,我們同心同向、克難前行,堅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動搖,樹立了法治、服務、創新、務實政府新形象。以堅定的政治站位帶頭抓落實。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省委巡視整改。圓滿完成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以高水平制度創新善于抓落實。搭建“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綜合指揮平臺,形成“1+5+1”智慧城市治理模塊,城鄉管理智慧化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大幅提升。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在全省創新推出“十戶聯包聯保”防控機制,始終保持“零疫情”成果;以政府規范化建設層層抓落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盯緊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等關鍵環節,不斷強化審計監督能力,將可直接交易公共資源全部納入平臺,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力推進基層減負各項措施;落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投入使用”;落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七五”普法圓滿完成,“八五”普法順利啟動。我縣被評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得勝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古城子司法所獲得“全國模范司法所”。
始終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的輿論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02件、政協委員提案218件,辦復率、辦結率、滿意率均達到100%;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3+2+1+N”工作體系不斷深化,“鷹眼工程”覆蓋盤山全境;信訪“減存控增”攻堅戰全面完成,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全面勝利;擁軍優屬、人民防空、防震減災工作展現新作為;廣播電視、供銷工作取得新成績;氣象、水文工作服務地方作出新貢獻。
各位代表,回顧本屆政府任期的四年,在歷屆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走、一棒接著一棒干,砥礪奮進、擔當作為,邁出了盤山振興發展的堅定步伐,積累了寶貴經驗,要一以貫之的堅持和傳承。我們深深感到: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四年來,我們不斷弘揚盤山政治本色,持續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思想統一、行動統一,做到了高效應對風險挑戰,著力破解發展難題。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新發展理念。四年來,我們不斷提升盤山發展成色,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路徑、落實發展舉措,做到了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創新驅動。四年來,我們不斷彰顯盤山改革特色,緊緊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主軸”和“主線”,不被既有模式所束縛,不為任何困難所羈絆,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理念,敢想敢為、先行先試,做到了以改革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系統觀念。四年來,我們不斷厚植盤山擔當底色,堅持突出重點、帶動全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事業保障、化解重大風險等各方面工作,做到了發展質量、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民生優先。四年來,我們不斷擦亮盤山為民原色,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根本,積極辦好百姓急難愁盼的事情,做到了讓全縣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務實作風。四年來,我們不斷點燃盤山斗爭亮色,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挑戰,我們“越是艱險越向前”,發揮集體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依靠全縣人民,做到了以善于攻堅的能力克難奮進,以敢于擔當的精神一抓到底。
各位代表,回顧本屆政府任期的四年,所有成績的取得是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各位代表、委員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本屆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各位代表、委員,向關心支持盤山建設和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面對成績,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本屆政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一是面對成品油市場集中整治、嚴控“兩高”項目上馬、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電力煤炭保供等因素交織,總體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困境,政府系統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還有待加強;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鎮街經濟短板明顯,招商引資效果不佳,固定資產投資乏力,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在建項目進展緩慢,要素保障還不充分;三是“一業獨大”“一企獨大”的“二人轉”問題亟需解決,“減油增化”效果不夠明顯,長期制約振興發展的障礙依然存在,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步伐還需加快;四是部分黨員干部能力、素質和作風不適應新時代的任務要求,斗爭精神不夠、創新意識不強,政府系統工作能力還有待提升。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即將過去的2021年,是盤山發展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一年來,我們面對成品油市場集中整治、疫情防控、能源雙控等各種復雜因素疊加影響,全縣經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但是,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挺住了短期陣痛,在極端困難的形勢下堅定維護發展穩定大局,推動經濟運行筑底企穩。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86.5億元,同比下降12.5%,其中,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二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7%,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剔除成品油市場集中整治因素,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0億元,同比下降58.2%,剔除2家重點企業的年初計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0%,剔除涉油規上企業影響,同比增長10%;全口徑稅收完成48.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7億元,同比下降37%,其中非稅占比為16%,剔除成品油市場集中整治因素,同比增長20%,仍是高質量發展的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5%;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實際利用外資完成635.3萬美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1%。
各位代表,今年我縣部分經濟指標沒有達到預期,主要是受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這個突發因素導致的,我們要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我們要看到,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縣域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轉變,我們當前面臨的困難是暫時的,全縣經濟運行仍然維持在高質量發展的合理區間;我們要看到,按照縣委的全鏈條部署,我們已經構建了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雖然受到成品油市場集中整治的沖擊,但發展的體系已經穩固,向好的趨勢不可阻擋;我們還要看到,盤山有扎實的發展基礎、活躍的民營經濟、優越的營商環境,改革紅利、市場活力、發展潛力未來將逐步釋放;我們更要看到,盤山有樸實大氣、自強不息,精誠團結、敢打硬仗的干部群眾,只要我們同心同向、同頻共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辦好事關全局的大事,抓好高質量發展的要事,破解制約發展的難事,盤山必將走出陣痛、涅槃重生,未來可期。
二、新一屆政府工作建議安排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我縣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五年。也是我縣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升級,高水平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高質量沖刺全國“百強縣”的關鍵五年。科學謀劃未來五年工作,對于盤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至關重要。
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總的發展思路是: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和縣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努力開創高質量沖刺全國“百強縣”新局面,在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的新征程中展現盤山新擔當、體現盤山新作為、實現盤山新跨越!
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總的奮斗目標是:
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實現“十四五”規劃工作任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400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超3萬元;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高質量沖刺全國“百強縣”。
未來五年,新一屆政府的工作任務是: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勢能。把產業振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徹底解決“一油獨大”問題。未來五年,工業總產值總量突破千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把創新驅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促進全縣經濟發展由資源主導型向創新主導型轉變。未來五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5戶以上;每年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0項以上;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以上。
——聚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繪就城鄉融合新畫卷。把鄉村振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堅持以西部鎮街振興為突破口,推動美麗鄉村向美好鄉村轉變,實現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打造國家新型城鎮化樣板縣,宜居、易業、怡游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成功創建。
——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水青山新樣板。把生態文明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成果不斷鞏固。
——加速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把改革開放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力推進區域合作,積極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制基本形成。
——持續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樹立民生幸福新標桿。把民生改善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站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場,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實現。
各位代表,新目標引領新征程。我們堅信,只要我們胸懷夢想,咬緊牙關不放松;只要我們矢志堅持,擼起袖子加油干;只要我們敢于斗爭,越是艱險越向前,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中的任何艱難險阻,就一定能夠讓盤山大地更多展現產業美、環境美、城鄉美、人文美,就一定能夠讓全體盤山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久的將來,一幅“多業并舉、百姓富庶、社會祥和、‘遼河水鄉、水韻盤山’”的秀美畫卷必將展現在遼沈大地。
三、2022年重點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是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和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也將于明年召開,做好明年工作至關重要。綜合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2022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其它指標與經濟發展協調增長。
圍繞目標任務,我們要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堅持加快發展這一要務,積極調整產業布局,推動產業結構在集聚發展中逐步優化
強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牢牢把握我市建設成品油規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示范區這一重大機遇,大力推進“減油增化”,積極幫助兩家重點企業現有項目辦理土地、能評、環評、安評等前期手續,強化要素保障,確保依法納稅、規范生產和守法經營,保障穩定運行。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支持神州沃良、開味食品等重點企業利用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數字轉型。建立“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及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全年完成“小升規”7戶,“規升巨”2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以上。
提升現代服務業整體水平。發展壯大石化物流、電商物流和農副產品冷鏈物流,推進極兔速遞物流園等項目開工建設,推動豐樹物流、康健美源醫療制造等項目竣工投產。推廣天天好石化供應鏈物流平臺發展和監管模式,支持引導成品油市場平臺化運營,實現成品油貿易、物流運輸、倉儲服務監管數字化、一體化。推進“農產品智慧物流公路港”開工建設;加快數字產業發展,拓展“零工兒一站式共享用工平臺”應用場景。加快建設大米、河蟹網上交易平臺;加快推進“水上紅海灘”項目。以遼河國家公園建設為依托,完成西部鎮街大旅游規劃編制,放大濕地、草地、森林等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生態文化旅游業態融合發展。
加快農業“三產”融合發展。嚴守耕地紅線,保證糧食安全,糧食產量穩定在10億斤以上。完成申報建設高標準農田4.19萬畝,保護性耕作項目3萬畝。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優化稻米、河蟹、堿地柿子、草莓等特色優勢農業生產布局,促進研發、種養、生產加工、鄉村物流、旅游消費相互融合,發展綠色農業全產業鏈。推進農墾改革實現新突破,嚴格按照現代企業模式管理運營,圍繞“盤錦大米”“盤錦河蟹”金字招牌,爭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確保神州沃良一期休閑食品項目投產達效,二期倉儲物流項目形成倉儲能力,三期油品項目開工建設,為打造水稻全鏈條、深加工的“燈塔企業”奠定基礎。鶴鄉旺升萬噸冷庫年內投入使用,盡早形成100萬頭優質肉豬屠宰加工能力。加快絕味食品加工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盡快形成新的增長點。
(二)把握項目建設這一核心,著力擴大開發開放,推動發展后勁在合力攻堅中加速提升
強化項目落地。重點推進投資20億元的神州沃良油脂和調味品加工、投資1.8億元的科隆5萬噸/年電子級碳酸乙烯酯、美國索納克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推進投資1.1億元的奧邦3.6萬噸/年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及下游日用品生產、投資3.3億元的絕味食品1.3萬噸/年鹵制品生產等項目建成投產。園區全年要完成新開工項目30個以上。每個鎮街要完成新開工項目6個以上,總部經濟、飛地項目5個以上,培育升規企業1戶;抓好招商引資。充分發揮園區載體作用,激活鎮街招商活力,重點推進寧德時代、中國物流等重大項目,推動投資10億元的通威集團漁光一體、投資1億元的海螺集團減水劑等項目盡快簽約落地。園區全年要簽約項目20個以上,洽談、儲備項目60個以上。每個鎮街要簽約項目3個以上,洽談、儲備項目10個以上;擴大對外開放。以水飛薊、葦編工藝品、河蟹、化工產品4大類出口產品為先導,全面融入以大連為龍頭的沿海經濟帶建設,深度參與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在更大范圍集聚資源要素,拓展開放新空間,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三)緊盯深化改革這一重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推動內生動力在突破制約中不斷增強
縱深推進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積極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推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非涉密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努力實現高頻事項百分之百“就近辦、馬上辦、全域通辦”;推動便民日常服務向鎮村延伸,做到不出鎮街、村屯,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路”;推進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和電子證照應用,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持續完善“項目管家”機制,拓展項目管家服務范圍,實現服務與需求無縫對接,為企業發展打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發展環境;加強法治環境建設,加大對成品油市場綜合監管和整治力度,創新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制度,使市場更有效、政府更有為。
(四)實施創新驅動這一戰略,培育發展核心動力,推動發展方式在優化調整中加快轉變
不斷完善技術創新和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圍繞提升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引進培育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企業。圍繞水稻、河蟹等特色產品,大力培育一批農業創新型企業。圍繞電商物流、石化物流、特色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生產型服務企業。支持新材料、新能源、三產融合等企業建立研發平臺,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加快推進新材料、新能源技術攻關和大米新品種、新產品研發。加大農業品牌打造力度,建立院校聯合、企業聯合河蟹技術科研示范基地。全年申報“產學研聯盟、帶土移植”項目2項,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2.5%以上。聚焦石化及精細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物流等產業所需的緊缺技術人才和實用人才,深化縣職教中心校企雙元育人機制,實現人才定向培養、精準供給。
(五)圍繞協調發展這一目標,統籌推進城鄉融合,推動人居環境在擴容提質中持續優化
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城鄉生產、生態、生活三大空間布局,積極融入全市“一帶雙創”“一軸五城”發展體系。充分挖掘縣域土地資源,堅持盤活和復墾并重,收回閑置土地39公頃,實施好高升街道雷家村、喜彬村等土地復墾項目。不斷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全面完成市政主管網改造。力爭實現全域省級美麗宜居村全覆蓋;舉全縣之力推動西部鎮街振興發展。充分發揮西部鎮街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后發優勢,著力構建“一心一副兩節點”的城鎮空間格局和“一個中心鎮、兩個產業園、三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業布局。全面推進中心鎮改造升級、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園動遷等重點任務。重點實施“曙東快速通道”、羊圈子鎮土地綜合治理等項目。加快推進石新鎮國家鹿類種源繁育基地、東郭街道遼寧振興生態集團蘆葦生態板建材等一批產業項目。
(六)擔起綠色環保這一使命,深入實施污染防治,推動生態功能在保護開發中發展完善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從源頭上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強能耗雙控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序開展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案件復查和省級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4%以上。全流域水環境穩定達標,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確保農業面源污染高效治理,有效防控土壤環境風險。深化“河長制”“灣長制”“林長制”,強化遼河流域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八一水庫、青年水庫等重點生態區域保護。積極配合市人大推進西部鎮街永久林業立法工作。加強國家生態公益林建設,努力增加林葦碳匯,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交易,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七)踐行“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思想,全力保障民生福祉,推動各項事業在協調共進中蓬勃發展
加強民生保障。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全縣穩定就業率達到90%以上,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實施動態管理,持續鞏固拓展精準扶貧成果。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發展社會事業。認真抓好“雙減”工作,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力爭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驗收。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升級,創建盤山產業學院(五年制大專),力爭入選國家級優質中職校。健全醫療衛生體系,有序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完成中醫院改擴建、重大疫情救助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新體系,向“大病不出縣”目標邁進。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總分館建設,發揮好圖書館、文化館的服務功能,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維護和諧穩定。統籌發展與安全,落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穩妥有序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守護“零疫情”成果。持續推進掃黑除惡斗爭,抓好民族宗教事務法制化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加強智慧應急體系建設,切實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常態化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全面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市民文明素養。有效防范、堅決遏制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扎實做好防汛抗旱等各項防災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持續做好便民、利民實事。
一是實施設施農業保險補貼和設施農業貸款貼息政策,全力保障今年暴雪受災農戶恢復生產;二是實施縣城小區住戶燃氣安全保障工程,對安裝報警器及自閉閥的家庭給與補貼;三是實施西部地區公交暢通工程,開通西部三鎮街直通縣城公交;四是實施飲用水水質提升工程,建設縣城凈水廠,解決近1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五是實施基層公共體育設施普及工程,實現全縣村屯廣場體育器材全部配套;六是實施優質均衡教育設施提升工程,在部分鎮街學校先行建成高標準藝體綜合樓;七是實施縣城小區生活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全面并入城市主管網。
(八)突出政府自身建設這一關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推動施政能力在自我革新中有效提升
各位代表,做好新一屆政府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強化責任擔當。堅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動搖,全面加強債務風險管控,確保不出現債務違約問題。加大農信社不良貸款清收挽損工作力度,主動化解農信社改革金融風險。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財政預算支出管理,確保不發生財政支出風險;我們將堅持科學施政。深化“黨建引領、智慧治理”,搭建“數字政府一體化協同工作平臺”,以公文流轉、會議助手、在線交流為支撐,把年度目標、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招商工作的全流程,形成手機APP端可視化閉環管理調度;我們將提升工作質效。堅持干字當頭、立說立行,不斷提升政府工作人員的政治能力、政策水平、斗爭精神、專業能力。建立重點工作清單制度,嚴肅整治“庸懶散浮拖”行為,以“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節點化”,推進重點項目、重點工作落實落地;我們將做到清正為民。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格落實八項規定,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支出。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風險防控,不斷強化行政問責和審計監督。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各位代表,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功成必須有我的氣魄,書寫新征程上的嶄新篇章,為盤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而努力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