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我市醫聯體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精神,我們重點做了一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政策。為積極探索構建我市區域醫療聯合體,整合衛生資源,提高醫療服務體系宏觀效率,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切實方便群眾就醫,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我委根據我市實際,制定了《盤錦市醫聯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為下一步做好醫聯體工作有了政策依據和保障。
二是明確工作。通過建設發展醫聯體,在各級醫療機構之間建立統籌協調和分工合作機制,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運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2017年,主城區內成立1個醫療集團和3個醫療聯合體,在遼濱成立一個醫聯體;在盤山縣和大洼區各成立1個縣域醫療聯合體, 2018年力爭在2個縣域醫療聯合體的基礎上,升級為2個醫共體,實現全市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聯合體全覆蓋。
三是確定工作原則。首先是“落實功能、統籌發展”的原則。堅持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落實醫聯體內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注重責權一致,統籌兼顧醫聯體內的實際利益,實現雙贏。第二是“因地制宜、多元探索”的原則。根據自身醫療資源配臵現狀,兼顧歷史上已形成的合作關系基礎,各單位按照就近及屬地原則,開展松散型和緊密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集團化、托管型、技術協作型等不同類型的醫聯體。堅持中西醫并重方針,探索建立中醫醫療聯合體,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第三 是“循序漸進、積極穩妥”的原則。主要以合作為紐帶,以章程為規范,以管理為手段,以技術、人員、流程、信息方面的業務整合為切入點,以點促面、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平穩啟動,逐步向更加緊密的運作模式推進。
四是明確工作重點(一)總體布局。1、主城區內成立1個醫療集團。以市中心醫院為主,市中醫醫院、市精神病醫院和市人民醫院為成員,成立盤錦市醫療集團; 2、城區內成立4個醫療聯合體。以遼河油田總醫院為主體,遼河油田礦區二級醫療單位為成員,組建遼河油田醫療聯合體;以盤錦市中心醫院為龍頭,興隆臺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建立醫療聯合體(含遼河口經濟區);以市中醫醫院為龍頭,雙臺子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建立醫療聯合體;以市人民醫院為龍頭,遼東灣新區各街道衛生院為成員,建立醫療聯合體。3、成立2個縣域醫療聯合體。以大洼區人民醫院為龍頭,各鄉鎮衛生院為成員組建縣域醫療聯合體;以盤山縣人民醫院為龍頭,各鄉鎮衛生院為成員,組建縣域醫療聯合體。4、組成區域專科聯盟。市中心醫院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市中醫醫院與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市傳染病醫院與解放軍302醫院;市人民醫院與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遼河油田總醫院與遼寧省腫瘤醫院;組成跨區域專科聯盟。(二)組建方式。以三級醫院為牽頭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建立的醫療集團或醫聯體應包含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三級專科醫院可根據自身能力組建具有專科特色的醫聯體。此前已經建立合作關系的,一并納入醫聯體管理,并按照醫聯體的建設標準和要求進行規范;鼓勵民營醫療機構、市管醫療機構組建或加入醫療聯合體。
目前,市級醫療集團已經成立并運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兩縣醫連體采取派醫生導鄉鎮衛生院掛職等手段,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深受基層群眾歡迎;在雙臺子區以市中醫院為龍頭,以雙臺子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的醫療聯合體已組建完成,現正就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人員管理、績效考評等制定相關制度文件,我委也考慮以此為試點,把取得的經驗在城區內推開,為我市成功實現分級診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