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茂鶴舞紅海灘
9月中下旬,遼寧盤錦市的紅海灘(由堿蓬草鋪就的紅色灘涂濕地),迎來了一年中最濃艷的時段。在紅海灘觀景廊道,成群飛起的丹頂鶴引得游客連聲贊嘆。
堿蓬草,學名翅堿蓬,是灘涂上最靠近海水的“頭排”植物。它雖不起眼,但一叢叢密集相連的堿蓬草,能成為太空看到的自然奇觀之一。
鶴鳴啾啾,求其友聲。每天固定時間將幾十只小丹頂鶴放飛“鍛煉”的趙仕偉,嘴里也發著同丹頂鶴一樣的叫聲。丹頂鶴似聽懂一般,圍著他轉。堅持人工繁育丹頂鶴達數百只,趙仕偉頗有經驗,他認為丹頂鶴等遷徙鳥能留下不走,與當地的濕地修復努力分不開?!澳闱?,紅海灘越紅越大,說明灘涂濕地生態越好?!?/p>
“今年的紅海灘太美了!難得的是咱還能與丹頂鶴‘同框’?!?月18日,盤錦市興隆臺區居民李木子站在丹頂鶴邊上興奮地拍照說,“盤錦市為表彰全體市民對濕地生態的貢獻,紅海灘廊道免費向市民開放。所以我年年都來”。
多年前,盤錦紅海灘廊道里,堿蓬草退化導致面積驟減,一度只有2000畝左右。裸露的泥灘,像一塊塊難看的斑禿。
“沒有堿蓬草,沒有蘆葦蕩,遷徙鳥就沒有了覓食和隱蔽之所,怎能愛上這里?!北P錦市林濕局濕地管理科科長劉野說,變化從盤錦近年來大力實施的堪稱全國最大的“退養還濕”單體工程開始。
盤錦市積極實施堿蓬草修復工程。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聯手專業科研院所,在保證自然資源、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動植物不受破壞的前提下,展開大量調研、試驗,通過開展潮溝疏浚、儲水擴容、堿蓬草種補植、沙蠶和彈涂魚增殖放流貫通生物洄游通道等辦法,開展紅海灘濕地修復試驗研究,全面強化自然資源保護。他們聯合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等相關科研部門,深研堿蓬草的生長習性,收集堿蓬草生長過程中受環境影響產生的變化因素,積累種植經驗。今年以來,盤錦文旅集團持續加大堿蓬草修復工程投入力度,恢復效果明顯好于往年。景區廊道中的紅海灘面積增加到今年的2.2萬畝,5年間擴圍10倍以上。
不讓濕地再失地。堅持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盤錦幾屆領導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頒布《濕地保護條例》的盤錦成為遼寧省首家在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層面上持久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
在全市更大范圍,盤錦果斷拆除了2000多個養殖設施,增加了17.6公里自然岸線。對蘆葦濕地生態補水3.5億立方米,恢復退化濕地577公頃,恢復堿蓬草濕地574公頃。人退鳥進,自然生態修復后,盤錦濕地鳥類名錄由原來的200余種增加到今年的304種,每年在盤錦遷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鳥超過100萬只。黑嘴鷗繁殖種群由早年的1200只增加到今年的11696只,成為國內瀕危物種保護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今天的盤錦,各類濕地與城市全域面積占比已達到驚人的78%,也成為全球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和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
“在盤錦,很多小學生都知道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P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說,市民不期而遇的丹頂鶴,就是近年來開展人工繁育野化工作的成果。
盤錦的努力終被看見、認可。今年6月8日,盤錦市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為“國際濕地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盤錦嘗到了甜頭。如今的盤錦紅海灘,經常代表“遼寧顏值”在各種公益視頻廣告中露臉,已成遼寧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