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四十年 逐夢新征程 | 盤錦:改革促發展 創新贏未來
編者按:2024年是盤錦建市40年。從1984年建市至今,40年的光陰見證了盤錦這座城市的興起和巨變。由遼寧的“南大荒”變成了北方的“魚米之鄉”、由全國重點墾區轉變為全國第三大油田和新興石化城市、由資源型城市向沿海開放型城市持續邁進,各行各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即日起,圍繞“奮進四十年 逐夢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對外開放、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黨建引領、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將推出系列報道,展示盤錦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成就,呈現盤錦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列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沈陽6月28日電 項目審批不斷提速,營商環境全面優化;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實現開工建設;中藍光電馬達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4.1%,成為行業隱形冠軍……近年來,盤錦市把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現場。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改革,讓盤錦營商環境更“優”
在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837億元的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施工正酣。作為央地務實合作的重大項目,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對于遼寧加快打造萬億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意義重大。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項目相信盤錦、選擇盤錦、扎根盤錦,一個關鍵因素是營商環境。
據盤錦遼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繼寬介紹,在項目建設前期,盤錦遼濱經開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和鑫誠集團聯合發力,多方調配土源、協調施工車輛,統籌編制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壓縮施工期限,先后完成了多條道路、排水管線、供電線路建設等工程,第一時間滿足項目開工條件,并同步推進項目燃氣管網配套建設,全面保障項目用氣需求。
通過強化全方位的企業服務,保障了華錦阿美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自2023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32套裝置已開工30套,累計完成投資83.9億元。
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現場。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深刻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是一項基礎性、系統性工程。近年來,盤錦市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改革,著眼發展所需,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持續為振興發展注入動力。
據了解,盤錦市委、市政府將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圍繞自建系統對接、政務服務事項網辦深度、電子證照匯聚、政務服務數據共享等關鍵環節開展攻堅,大幅提升政務服務“網上辦”能力,企業群眾“有事網上辦、證照郵到家”,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成為新常態。同時,深化“綜合窗口”改革、“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全面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焖俜磻k理,打造12345政務服務“總客服”,并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優環境強服務,推動市場主體有序發展。
2019年,盤錦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的東北地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獲得了地級市第二名;2020年,被遼寧省營商局評為營商環境便利度水平較高的城市之一;2023年,被評定為遼寧省政務誠信建設優秀城市之一。
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架起政府與企業群眾溝通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創新,推動盤錦高質量發展提速
走進位于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墻的科技榮譽證書和發明專利證書,公司光學制造部總經理張凱表示,這是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證明。
企業成立于2011年,以對焦馬達和光學鏡頭兩大手機攝像頭核心器件的研發生產為主營業務。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10多年來,企業堅持生產研發“兩手抓”,牢牢扭住自主創新的“牛鼻子”,不斷突破解決了多項“卡脖子”問題,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促進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前瞻布局新型儲能、基因治療等未來產業”“打造數字盤錦、智造強市”……多年來,盤錦向“新”而行,依靠創新驅動積蓄發展動能,積極培育新產業,高質量發展要素不斷集聚。
在政策扶持方面,圍繞主攻產業方向,盤錦市提出支持創新主體培育、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服務提升政策措施,先后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實施方案(2023—2025年)》《盤錦市聚焦全面振興新突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若干政策》系列政策文件,以制度創新構筑良好創新生態。
同時,聚焦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通過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雛鷹”“瞪羚”企業梯度培育等行動,實現了科技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截至今年五月,盤錦市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677家,高新技術企業217家,“雛鷹”“瞪羚”企業105家。
此外,隨著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中國科學院大化所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相繼建立,以及“大中型企業有技術研發中心,其他規上企業有固定合作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有固定指導專家”的技術支撐體系的逐步形成,盤錦市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突飛猛進。
據統計,目前,盤錦市擁有省級技術創新中心28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1家,各類科技雙創孵化載體18家,其中國家級載體4家、省級載體9家,在孵企業700余家。
未來,石油之城迎“新”而進
近日,遼寧省2024年度第一批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出爐,遼寧瑞邦石油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為盤錦市向“新”而進再添新動力。
盤錦1984年因遼河油田的勘探開發而建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建市之初,油氣采掘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超過90%。經過40年的發展,全市工業已形成以油氣采掘業為基礎,以石化及精細化工為主導,輕工建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遼河油田千萬噸穩產、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開工建設、龍頭企業聯合集聚、頭部“鏈主”企業發展壯大……多年來,盤錦市不斷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工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盤錦市委宣傳部供圖
面對未來,盤錦市將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迎新而進,推動傳統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盤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風華介紹,在向高端化轉型方面,盤錦市將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攻克一批對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具有全局性影響、帶動性強的關鍵共性技術。同時,推進石化產業基礎再造,持續實施減油增化、減油增特,提高化工精細化率,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契機,實施高水平技術改造,全力提高煉化一體化水平。
在向智能化轉型方面,將以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為目標,以提高裝備智能化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優等率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并推動產業開發區改造升級,逐步完善省級以上開發區5G、千兆光纖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搭建智慧管控平臺,為域內工業企業的數字轉型供重要支撐。
此外,在向綠色化轉型方面,將選擇一批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分類創建綠色工廠,推廣清潔生產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從源頭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并將全面提高石化、糧油精深加工等產業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和精深加工,實現對副產品、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提高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