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第112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盤錦市委:
你們提出的關于建立健全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建立各媒體對我市“退出圍海養殖、恢復海域原狀”整治行動的聯合宣傳機制的建議。
市林濕局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宣傳和科普教育工作,推動全民參與濕地保護工作意識穩步提升。一是利用“世界濕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世界候鳥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宣傳活動10余次,普及濕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二是開展《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宣傳活動,在保護區內開展全民濕地體驗徒步活動等,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盤錦發布、濕地中國等、美篇等新媒體平臺和傳統媒體宣傳我市濕地保護相關重要活動。三是創新宣教載體,常規性開展“濕地講堂”活動。先后在學校、紅海灘廊道、社區等地開展講堂23期,傳播了濕地專業知識,提高了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實現了小平臺、大傳播。四是與盤錦電視臺合作創辦了《林濕人的一天》欄目,與“聯播盤錦”欄目合作,持續開展濕地保護宣傳工作;在新華社客戶端、北斗融媒、盤錦發布、濕地中國等網絡媒體開展宣傳200余次,在央視“朝聞天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遼寧電視臺等省市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報道30余次,提高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和積極性。五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宣傳媒介和在保護區周邊開展“進大集”等宣傳活動,向周邊居民和油田作業的工人進行濕地知識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六是加強中小學校濕地生態保護教育,積極開展濕地學校創建工作,鼓勵學校將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內容納入教程。今年4月,盤山縣東郭學校被授予“濕地學校”稱號。目前我市已有兩所學校獲此榮譽,遼河油田興隆一小已把濕地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知識編入校本教材。七是啟動了保護區科普宣教館維修改造工作,用于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同時也對周邊社區群眾和游客進行宣傳教育,擴大科普宣傳教育的空間、時間和人群。八是在保護區入口及濱海路、曙歡路、趙圈河等保護區周邊重要路段設置大型宣傳牌11處,對周邊的居民進行濕地保護教育和宣傳。
二、關于建立完善保護濕地執法聯動工作制度和濕地保護責任制及獎懲機制的建議。
一是我市頒布實施了《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分管領導任副主任、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盤錦市濕地保護委員會,統籌推進濕地保護工作。二是在機構改革中,做為特色組建了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統一行使濕地保護管理行政職能;成立了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下設林業和濕地綜合行政執法隊,建立健全了巡護執法長效管理機制,嚴厲打擊保護區內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20年以來,發現并制止搭建看護房、埋設管道、挖養殖塘、開荒種地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350余次,下達責令通知書29次,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1 起。同時,不斷加強與市環保部門及各縣區的聯合執法合作,對保護區內環保督察點位、油田生產設施退出等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發現并協調解決存在相關問題,督促其及時進行整改。三是在野生動物棲息繁殖地實行網格化執法。市林濕局在全市自然保護地推行網格化監管運行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構建綜合執法網格化管理體系,全面推進野生動物“精細化”、“無縫隙”、“全過程”巡護監測,以達到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的有效保護和管理。
最后,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2021年6月3日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211100003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11007870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002000056號
技術支持單位:市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聯系電話:0427-228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