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23年
索 引 號: | govsnyncj-2023-157339 | 主題分類: | 2023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關于對農村畜禽養殖戶污染環境管理的建議(第16號)建議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3-09-01 | |
主 題 詞: |
對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關于對農村畜禽養殖戶污染環境管理的建議(第16號)建議的答復
[A1]
[同意公開]
盤農發〔2023〕56號 簽發人:馮大慶
對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關于對農村畜禽養殖戶污染環境管理的建議(第16號)建議的答復
王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對農村畜禽養殖戶污染環境管理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生態問題是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也是將“生態振興”作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始終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相關工作作為全局業務重點,凝心聚力、科學謀劃、積極探索,持續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和非畜牧大縣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項目,指導畜禽規模養殖場科學規范建設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鼓勵規模以下畜禽養殖場戶科學還田。2019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3億元,其中大洼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7200萬元,非畜牧大縣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項目850萬元,盤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5046萬元。
一、我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
2022全市生豬飼養量49.1萬頭,牛飼養量4.1萬頭,羊飼養量7.5萬只,家禽飼養量5924.2萬只,共產生畜禽糞污218.3萬噸,規模養殖場資源化利用量(含委托資源化利用量)為63.5萬噸,規模以下養殖場戶資源化利用量為122.3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1%。
一是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情況。我市規模養殖場在糞便處理利用方式上,主要采取了堆積發酵還田及加工有機肥兩種模式進行消納。其中,采取與種植業戶對接和自用還田利用49家,均簽訂了《畜禽糞污消納協議書》,建立了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采取加工有機肥方式利用的規模養殖場14家。55家規模養殖場與第三方糞污處理利用機構簽訂了糞污收購協議,實現了日產日清。另有131家規模養殖大戶依托大洼區整縣推進項目建設畜禽糞污堆糞場進行堆積發酵還田利用。污水處理方式上,主要采取了肥水利用的方式,排出的養殖廢水在污水池中進行多級沉淀,經過自然發酵、固液分離后,最后將達到排放標準的末端出水進行了還田利用。
二是散養戶糞污處理情況。我市畜禽規模以下養殖場戶在糞污處理方式上,主要采取生產農家肥和肥水利用等方式,產生的糞便通過售賣或者自行堆漚生產農家肥進行還田利用,污水主要由生豬養殖產生,一些養殖量極小的散養戶糞水基本一起堆漚還田,養殖量稍大一些的養殖戶通過排入氧化塘、魚池等進行了達標排放。
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情況
近年來,為解決中小規模養殖場和分散養殖戶糞污治理難題,大洼區、盤山縣積極對上爭取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帶動提升全域畜禽糞污綜合治理水平,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和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穩步提高。
一是推進大洼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大洼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于2019年獲農業部、財政部批復立項,總投資72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500萬元,項目實施方案及建設內容于2022年進行了變更,并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變更后的項目建設內容為建設1個資源化利用中心(田園牧歌),為2家規模養殖場(金昌、和欣)進行糞污處理設施的技術改造,可輻射帶動全區14個鎮(街道)進行畜禽糞污的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建設148處堆糞場,畜禽養殖場將糞便在場內臨時貯存一個月,由糞污處理中心統一收集生產有機肥。該項目已完工,于2022年底完成縣級驗收。項目建成后,可新增糞污處理能力17.66萬噸,大洼區全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二是推進盤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盤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于2022年批復立項,項目總投資5046.3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500萬元,項目建設內容為在盤山縣13個鎮街83個村建設污水池83座,儲糞場90座,購置糞污運輸設備249臺套。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項目工程設計及招投標工作完成后,施工單位已陸續進場進行建設,預計于9月底前結束工程建設,于2023年底前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內容,項目建成后,全縣畜禽糞污處理能力可提高36萬噸,盤山縣全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優化畜牧產業結構,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水平。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堅持“優化結構、控制總量、適度規模、生態安全”原則,著力優化畜牧產業結構。按照“規模化、特色化、生態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思路,著力提升全市畜禽標準化、現代化養殖水平。一是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養殖業集約化、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水平逐步提升。全市現有在產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07個,累計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5個,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程度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動物防疫水平整體提升。獸藥、飼料等畜牧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行為進一步規范,獸藥、飼料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養殖業主動物疫病防控意識大幅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有效增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2.大力推進畜禽糞污綜合治理,不斷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一是指導畜禽規模養殖場建設完善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強化規模養殖場動態管理,嚴格落實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小區)“三同時”制度和養殖業主糞污治理主體責任。全市共有249家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建有與養殖量相配套的堆糞場249處,污水沉淀池61座,經縣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部門聯合驗收,對符合要求的規模養殖場出具了配套驗收證明文件,到2022年年底全市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7%以上,其中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充分滿足了現有畜禽糞污處理需求。二是扎實推進散養戶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聯合市生態環境局轉發了《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于印發遼寧省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全面規范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鼓勵養殖專業戶建設畜禽糞污暫存設施,加強源頭管理。在部分試點村屯開展了糞污處理分戶收集、統一處理,針對散養戶結合農村環境整治等工作,基本實現村屯無畜禽糞污隨意排放。三是強化宣傳和技術指導,引導種養殖業主開展對接,暢通畜禽糞污還田利用渠道,逐步實現糞污就地處理、就地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積極推進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構建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積極開展種養對接,鼓勵全市大型水稻認養基地、棚菜果蔬基地與養殖龍頭企業對接合作,針對種植需要,與土壤改良有機結合,實現互利共贏。先后培育盤錦金昌畜牧有限公司、盤錦和欣養殖場等示范企業,通過試點示范和推廣,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還田利用模式和機制。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持續深入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督促養殖場切實履行“誰養殖、誰治理”的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建設畜禽糞污處理配套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強化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推廣力度,引導養殖企業引進有機肥、生物發酵床等設施設備,不斷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二是嚴格管控畜禽規模養殖準入門檻。要求新(改、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嚴格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落實“三同時”要求,配套建設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對未按照“三同時”要求建設畜禽糞污處理設施的規模養殖場,要及時移交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進行查處。
三是加強畜禽糞污治理整縣推進項目督導。繼續督促大洼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全面運行,確保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績效指標,形成整縣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推進盤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工程進度,確保按時完工。
四是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對上爭取糞污治理方面資金,同時以國家、省級政策扶持為引導,積極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市、縣政府層面加大財政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政策支持力度,為糞污治理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對養殖專業戶和散養戶按照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南進行宣貫,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切實增強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意識。
六是強化部門配合,合力推動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強部門聯合檢查,督導各縣區政府進一步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