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23年
索 引 號: | govswlgdj-2023-159546 | 主題分類: | 2023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關于增強盤錦市各旅游景點競爭力的建議》 (第12號)建議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3-09-12 | |
主 題 詞: |
關于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關于增強盤錦市各旅游景點競爭力的建議》 (第12號)建議的答復
霍愛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增強盤錦市各旅游景點競爭力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旅游產業基本現狀
(一)文旅資源情況
全市主要擁有九大類旅游資源,包括:(1)以翅堿蓬為代表的灘涂景觀植物資源;(2)以百萬畝蘆葦為特征的濕地植被資源;(3)以丹頂鶴、黑嘴鷗為代表的濕地珍稀鳥類資源;(4)以河蟹、文蛤為代表的濕地水產資源;(5)以有機水稻為代表的觀光農業資源;(6)以二界溝漁雁為代表的地域文化資源;(7)以遼河油田礦區為代表的石油工業遺產資源;(8)以地下熱水為代表的地熱溫泉資源;(9)以新農村建設成果為代表的休閑農業資源。此外,以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挖掘和整理、利用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二)旅游產品情況
目前,全市共有A級旅游景區25家,其中5A級景區1家: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4A級景區6家:鼎翔生態旅游區、廣廈藝術街、七彩莊園、北旅田園、盤錦特產博物園、遼河碑林;3A級18家。
全市培育國家級重點旅游村1個:大洼區榮興村;省級重點旅游村10個:盤山縣德勝村、新村村、南鍋村、陳家朝鮮族村,大洼區白家村、北窯村、上口子村、平安村、興盛村、大堡子村。民宿經營業戶157戶,床位約2000張。
此外,全市共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1家,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家:甲午末戰遺址、“小紅樓”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家。重點非遺項目76個,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古漁雁民間故事、上口子高蹺;省級非遺項目9個。
(三)旅游線路情況
近年來,全市文旅行業不斷培育文旅新業態和文旅市場消費新熱點,增加多樣化、常態化、全季化產品供給,形成10大旅游線路體系。包括:(1)濕地觀光游線路:重點項目為紅海灘風景廊道、蛤蜊崗海洋牧場、鼎翔生態旅游區、繞陽湖等;(2)濱海湖泊游線路:重點項目為金帛灘、含章湖等;(3)鄉村田園游線路:重點項目為北旅田園、七彩莊園、遼河綠水灣、鑫安源度假村等;(4)溫泉康養游線路:重點項目為紅海濕地溫泉樂園、大江戶溫泉、紅海灘沁溫泉等;(5)民宿休閑游線路:重點項目為稻作人家民宿村、楊家村、大堡子村、北窯村、石廟子村等;(6)文化街區游線路:重點項目為廣廈藝術街、遼河美術館、遼河民俗博物館、遼河碑林等;(7)研學科普游線路:重點項目為紅海灘濕地科學館、鼎信百草園、金球1948生態農場等;(8)冰雪度假游線路:重點項目為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活動、北旅田園冰雪嘉年華等;(9)鄉村采摘游線路:重點項目為高升草莓、白家堿地柿子、北窯葡萄采摘基地等;(10)特產購物游線路:重點項目為田莊臺傳統小吃、小亮溝葦藝草編、“盤錦有禮”文創商品等。
二、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一是產業資源開發深度不夠,普遍存在空間分布分散、多數項目單體規模不大、震撼力不強等問題。旅游產品同質化突出,缺乏個性特色。如鑫安源度假區、知青總部等項目體量過小,接待能力有限。
二是產品項目策劃運營過程中,文化旅游要素融合不夠,地域文化資源挖掘不足,歷史文化探尋、傳統民俗體驗等項目缺少,新型文化旅游產品市場主體培育有限。大多數景區還處于提供觀光服務狀態,文化體驗類項目普遍不足。
三是產業整體運營水平較低,產品豐厚程度不夠,旅游盈利主要靠景區門票,綜合型盈利鏈條尚未形成,旅游盈利的科學性和持續性不足。鼎翔生態旅游區、七彩莊園等門票收入占比均在80%以上,個別景區僅靠門票收入。
四是部門力量整合有待加強,發改、農業、交通、林濕、環保、應急等部門涉旅政策未能形成發展合力,全市“一盤棋”齊抓共管意識不強。
五是資金保障不足,各縣區(經濟區)均無專項旅游發展資金,造成規劃編制、產品推廣、市場營銷等工作無法有效推進,市級層面文旅項目招商引資、旅游宣傳推廣等資金存在較大缺口。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夯實產業鏈條建設。一是持續加強與央企、國企全方位戰略合作,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中國動漫集團與藍晶動漫聯合辦學項目,孵化景區文創產品、打造特色品牌活動,扶持遼寧良信集團等開發文創購物等新業態,鼓勵遼寧出版集團以托管方式運營七彩莊園和稻作人家民俗村,推動文旅產業補鏈延鏈強鏈。二是扶持紅海灘風景廊道、廣廈藝術街、金帛灘、紅海濕地溫泉樂園、江南風情園等10億元以上文旅項目發展壯大,將含章湖、雙臺城、遼河碑林、濕地公園及鄉村慢行系統打造成為全域旅游新支撐,放大重點項目作為文旅經濟引擎驅動效應。
2、實施全域行動計劃。一是堅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著力提升濕地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等精神內涵,扶持飛行小鎮等周末游項目建設,鼓勵廣廈藝術街“國潮夜市”等本地游休閑業態發展。二是增強現有景區、街區游覽的娛樂性和參與性,構建多元化的“沉浸式”消費場景,實現文旅休閑和文旅消費雙向拉動。
3、助力西部鄉村振興。一是推動盤山縣落實好《盤山縣西三鎮生態旅游總體規劃》,以王鐵漢故居為依托,以“文化鄉村田園游”為主題,打造西部鄉村文化游精品線路。二是聚焦特色民宿產業發展,深耕鄉村度假游市場,建立健全民宿項目數據庫,依托稻作人家等民宿設施,整合餐飲、露營等資源,推出“民宿+”系列產品,延長鄉村旅游線路。
4、推動文旅惠民消費。一是發揮專項資金撬動作用,年內分批次面向全社會發行200萬旅游消費惠民券,涵蓋景區、酒店、書屋、文創及旅游線路等,預計撬動文旅消費過億元。首批旅游消費券春節前已經通過攜程網發行,第二批旅游消費券擬于近期在美團平臺發行。二是鼓勵廣廈藝術街、遼河民俗博物館等各類文化街區、非遺基地等建設,積極爭取省文旅廳對百年福街、廣廈藝術街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給予支持,進一步做好我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創新提升工作。
5、策劃百場主題活動。一是不斷豐富四季主題旅游產品體系,從3月份起,組織各文旅企業開展100場文化旅游特色系列活動,年內力爭實現重點景區接待域外游客量翻一番,經營收入增長50%。二是瞄準端午節、中秋節、“十一”黃金周及暑期等關鍵時間節點,舉辦金帛灘音樂節、遼河濕地國際燈會、北旅田園冰雪節、臥龍湖冬捕文化節等大型節會活動,延續打造品牌活動。
6、培育冰雪旅游經濟。一是將“中國北方零下五度雪鄉”打造成為盤錦冬季旅游核心品牌,推動疙瘩樓歡樂湖等項目加快完善冰雪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中國最北海岸線遼河口冰凌穿越”等系列品牌活動。二是豐富冰雪產業新興業態,支持北旅田園、七彩莊園、稻作人家等結合冬季“嬉冰雪、泡溫泉、住民宿、過大年”旅游主題推出民宿度假、民俗展示、非遺體驗等系列活動。
7、全力實施“引客入盤”。一是進一步放大盤錦“國際濕地城市”影響力,充分發揮“紅海灘+”品牌優勢,面向京津冀、蒙吉黑及沈陽中部城市群等傳統客源市場,舉辦各類推廣活動,發布優惠政策,積極引客入盤。二是持續落實好上海、無錫、杭州“盤錦旅游推介會”簽約成果,發揮引客入盤專項資金撬動作用,鼓勵組織來盤火車專列、旅游直通車、自駕游車隊及各類旅游團隊。
8、強化區域協同發展。一是貫徹落實好遼寧沿海六城市協同發展框架協議,聯手遼西各城市,推出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并適時參與“海上游遼寧”項目。二是充分發揮盤錦區域優勢和紅海灘品牌優勢,持續優化紅海灘--長白山、紅海灘--北戴河產品,深耕全程高端客源市場,實現重點景區間的資源共享、游客互換。
9、打造媒體宣傳高地。一是持續強化四季旅游主題產品宣傳,面向域內外重點客源市場持續推出“濕地游”“鄉村游”“文化游”“冰雪游”等四季精品線路,推介紅海灘、大濕地、傳統美食、大米河蟹等優質旅游產品。二是做大盤錦旅游圈宣傳流量,充分依托央視、遼臺等主流媒體,廣泛對接域內外各類網絡平臺,發揮自媒體快捷優勢,進行多層次、大范圍的盤錦旅游宣傳營銷,講好盤錦故事。
市文旅廣電局
2023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