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pjsrmzf-2019-001463 主題分類: 2019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對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第069號)的答復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9-09-30
主 題 詞:

關于對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第069號)的答復

發布時間:2019-09-30 瀏覽次數:270

盤農發[2019]25號


于秀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收悉,感謝你對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您的建議答復如下:


        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正確把握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向途徑,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確立“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基本思路,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牢牢抓住一產是基點,二產是重點,三產是亮點這個關鍵,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完善體制機制,選擇有基礎、有優勢、成規模的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帶動和促進與生態文明結合、與文化旅游結合、與“互聯網 +”而興起的新模式、新業態亮點產業,加快資產融合、技術融合、要素融合、利益融合以及資金整合,最終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會為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和助力鄉村振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我市三產融合發展成效明顯


        (一)種養業促進了“一一相連”融合。盤錦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導產業,年種植水稻近160萬畝,產量100萬噸左右,占全省水稻產量五分之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稻田試養河蟹成功后,創造性地開啟了水稻、河蟹互利共生的立體生態養殖模式。目前,在稻田養蟹的基礎上又升級推廣了“稻、蟹、泥鰍魚、埝埂豆”立體生態高效種養模式,實現了“一水三養、一地四用、一季四收”。如今,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兩大產業在新成立的盤錦大米產業聯盟和盤錦河蟹產業聯盟帶領下,稻田養蟹生態種養模式得到進一步推廣,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9年河蟹養殖面積達到160萬畝,其中稻蟹種養面積達到68.5萬畝,占43%。“稻蟹共生”模式取得了“1+1=5”效應,即:“水稻+水產=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稻田養蟹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二)加工業促進了“接二連三”融合。截至2018年底,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392家,加工業總產值218億元,比上年增加17.8%。我市圍繞水稻、水產、蔬菜、林葦等主導產業,積極推進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聯結機制,引導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同步推進,延長和擴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產業鏈條,促進了農民收入不斷增長。以大米加工業為例,盤錦大米產業聯盟成立以來,加大整合土地力度,擴大規模化經營,截至目前,已通過流轉、訂單及在自有基地種植水稻48萬畝,預計產量近30萬噸,占總產量近三分之一。同時,積極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緊緊抓住盤山縣高升經濟區農產品加工園區被省農委認定為首批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集聚區大好機遇,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目前已有遼寧開味食品有限公司、遼寧寶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遼寧沃德藥業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2018年園區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億元,帶動周邊農戶9000余戶。近年來,中儲糧、匯福糧油、益海嘉里等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項目及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落戶盤錦,為盤錦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儲糧兩條大豆壓榨線、兩條油脂精煉線、兩條小包裝油生產線,年加工大豆能力300萬噸、油脂精煉能力60萬噸、油脂灌裝能力30萬噸;匯福糧油年加工大豆能力也是300萬噸,年產食用植物油60萬噸;益海嘉里集團在盤錦市先后投資成立7家公司,累計投資13.45億元。其中用稻殼加工白炭黑項目年產可達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從米糠油副產品中提煉脂肪酸、米糠蠟、米糠脂、谷維素、阿魏酸及香蘭素等都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田食品有限公司利用碎大米加工大米蛋白粉、麥芽糖漿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三)旅游業促進了“跨二連三”融合。鄉村旅游業是融合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緊密連續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的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截至2018年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227個,資產總額12億元,營業收入4.5億元,實現利潤0.55億元。年接待368萬人次,帶動農戶1.2萬人。結合區位、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等條件,大力推動“農耕文化依托型、農事節會帶動型、農業景觀拉動型”等多樣化鄉村旅游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各1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個;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和6個;五星級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園區)各2家、四星級8家、三星4家;省級特色旅游鄉鎮5個,旅游專業村5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個、中國最美鄉村1個。盤錦市休閑農業發展逐步形成了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星級示范企業,到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再到休閑農業示范區的協同發展格局,呈現出點線面同步協調發展態勢。開發了以休閑垂釣、特色采摘、認養農業等為主題的民宿村, 形成了“多家企業聯動,企業帶動農戶”的民宿發展氛圍。目前域內共有精品民宿181戶,被評為“全國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區”。


        (四)互聯網促進了“加二連三”融合。我市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建設。目前,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堿地柿子等特色農產品借助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遠銷全國各地。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產業聯盟組織企業加盟順豐、天貓、京東“淘寶特產遼寧區”等網絡平臺,擴大線上銷售量。盤山縣幸福小站、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輻帶動能力初步顯現。同時依托郵政系統村路網絡優勢,積極推進盤山縣郵政公司“村郵樂購”項目電子商務進農村,為農民提供網絡代購服務和農產品銷售服務。大洼區創新發展“互聯網+認養農業”模式,在認養基地成功推出“品牌形象旗艦店+自有電商平臺+KA賣場+第三方網購平臺+部分地區加盟代理”模式,通過互聯網,使認購率明顯增加。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與打算


  今后,我們將繼續按照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要求,把產業興旺做為鄉村振興的基石,科學謀劃,全面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農村產業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一定要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出發,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做好全域化頂層設計,明確各個縣區和鄉鎮的區域定位和功能定位,尤其是規劃要立足于提高產業之間的融合度,以依托城市、服務城市、滿足各類市場多樣化需求、提高農民收入為主旨,深化農業農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整合城鄉生產要素和生態資源、土地資源,形成特色鮮明、品類眾多、風格各異、宜居宜游的多業態產業集群。


        (二)大力培育經營主體。支持引進大型電商企業、星級酒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發展壯大新業態,培育參與三產融合新業態的新型農場農莊、農民合作社、鄉村酒店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和支持通過盤活閑置房屋、農村老宅老院、可利用林場、宜漁宜游水面、集體建設用地等資產資源培育農民增收新業態。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農業技能培訓等資金支持力度,支持新業態人才培訓、認定和就業工作。 


        (三)健全利益分享機制。把建立農戶分享利益機制放在核心位置,在項目資金安排上應把是否讓農戶分享到持續、長效、充分的利益作為核心指標,確保三次產業新業態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業態。支持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聯建共享,推廣“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和入股分紅、多次返利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讓農民從三產融合發展中充分、持續、長期受益。 


        (四)加強政策激勵引導。建議研究支持三產融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支持農民增收新業態成長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內容、扶持政策和工作抓手,解決農民增收新業態成長發展中的認識問題、工作導向問題,采取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引導適應經濟新常態,引領產業新態勢,開辟農民增收新門路。根據“鄉村振興戰略”指示精神,應盡快制定并出臺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和推進企業租地連片開發、土地承包權入股合作等多種經營模式,建立科學合理、有益于農民增收增效的土地流轉機制和配套管理服務體系。 


        (五)加速培育人才隊伍。一是提升鄉村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加強對鄉村干部的繼續教育,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使他們能更好地認知自己的角色,提升其推動鄉村振興的領導力。二是加強對農村青年技術技能培訓。充分利用職業技術院校和縣鄉職業培訓中心作用,對農村青年進行新產業、新業態等相關的創新創業技能的培訓。三是引進高素質高技能優秀人才。研究制定農村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大與省內外農業院校的聯系與溝通,注重產業需求,選聘一些基本素質好,愿意服務農村的大學畢業生來盤錦扎根創業。加快引進一些有實踐經驗、有市場把握能力的優秀人才,發揮他們在項目策劃、市場定位、招商運營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推動和促進農村產業的融合發展。


        (六)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先行先試和示范引領作用,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多元投入、多方協同的原則,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應用,在農業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等領域探索數字農業技術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和產業化模式,打造數字農業示范樣板,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信息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加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進程。


        感謝您對我市農村產業發展的關注,您的建議將對我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希望您今后為我們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和意見。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