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人大代表建議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pjsrmzf-2019-001446 主題分類: 2019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議的答復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9-09-30
主 題 詞:

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議的答復

發布時間:2019-09-30 瀏覽次數:280

盤金融發〔2019〕49號

簽發人:孫雅娟


黃琳琳代表、市政府督考辦:


        現對您提出的《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答復如下:


        關于《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中提出的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體系不夠完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中小企業自身素質有待提高、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規模小和信用環境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和建議,為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我們圍繞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推動發展普惠金融,建立政府增信機制,降低融資成本,積極搭建金融服務平臺,開展多層次銀企對接等方面工作,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關于加強扶持力度,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一)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市委市政府2018年制定出臺《關于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盤委發〔2018〕2號),全面推進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制定出臺《盤錦市推動金融支持優勢及新興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促進金融和產業鏈密切結合,著力推動銀行、保險、資本市場等金融資源綜合發力,支持產業鏈企業發展。設立盤錦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組,8個產業鏈與金融合作的專項小組,推動銀行設立內部責任部門,明確金融支持產業鏈發展的責任,保證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個轉企小升規規升巨”培育行動的實施意見》(盤政辦發〔2018〕75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向金融機構開放政務信息資源助力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盤政辦發〔2018〕76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盤政辦發〔2018〕77號)、《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鼓勵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8〕21號)等政策,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壯大資產規模,提高直接融資能力,切實降低企業成本,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化解融資困境。


        (二)高質量協調,整合資源,主動作為。市金融局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政府與金融機構,政府與企業,金融機構與企業,相關政府部門和各方的橋梁和紐帶,廣泛開展聯系,做好溝通協調。通過“四建立”,統籌資源,合理布局。建立金融小分隊走基層送服務工作模式,組織金融機構到園區、到企業、到田間地頭現場辦公,切實把金融政策、產品和服務送到基層;建立企業和項目融資需求庫,引導和督促各金融機構分類推進資金投放進度,確保信貸項目落地;建立產融供需對接常態化機制,組織多種形式的產融供需對接活動,推廣金融產品,精準對接;建立金融創新機制,大力拓展特色金融產品和創新服務方式,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資金支持力度。年初以來,通過下基層、進機構、請進來、外取經、向上跑,多渠道加強交流聯系,借勢借力廣泛協調。今年以來,先后牽頭完成了小分隊走基層暨產融對接活動13次,召開了各類座談會、部門聯席會議10次,聯系、走訪基層企業、農戶30人次。  

 

        (三)引導鼓勵各金融機構用好用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貨幣財稅政策。要求各銀行機構要加大調研力度并主動傳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各項扶持政策,充分運用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合格抵押品等政策釋放的市場流動性,將新增信貸資源重點投向小微企業特別是普惠型小微企業;主動對接稅務部門,完善內部統計核算系統,重點用好、用足單戶授信總額1000 萬元以下(含)的小微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政策,將政策紅利有效傳導至小微企業。


        (四)完善小微企業貸款運行機制。要求各銀行機構要加強小微企業貸款“五專”運行機制建設,堅持公平信貸原則,著力疏導內部機制,改進信貸流程,從根本上消除制度“壁壘”。提高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研發“銀稅互動”等專屬產品,改善系統配置,為搭建銀稅信息平臺做好產品和技術支撐。加大“無還本續貸、年審制貸款、循環貸款、分期償還本金”等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減輕企業融資成本負擔。建立并完善能夠有效調動起基層網點積極性的激勵機制,提高小微業務的考核權重,健全盡職免責、容錯糾錯機制,對履職盡責且沒有主觀違法違規的從業人員免除責任,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放寬到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


        二、關于拓寬融資渠道,發展多元化融資體系


        (一)整合金融資源,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加強與遼寧省農業擔保公司合作。市政府與省農擔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試點,覆蓋單戶貸款額度10萬-100萬元的資金需求。截至6月末,省農擔公司為盤錦市實現擔保貸款1.3億元,涵蓋糧食種植、畜牧水產養殖、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相關三次產業融合領域等行業,主要合作銀行包括郵儲、農行等。引導擔保機構加入省再擔保體系。市擔保中心、興隆臺鑫隆泰擔保公司、信合擔保等機構已加入省再擔保體系,爭取利用國家、省擔保基金分擔最高40%的信用風險。促進農行“惠農貸”項目持續穩健開展。推動開展應急轉貸業務,截至6月末,累計為127戶企業辦理應急轉貸業務 12.56億元,有效降低企業應急資金成本,化解短期融資難題。 

 

        (二)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全市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分層次、分梯隊對入選企業進行培育。會同市科技局篩選重點企業爭取在科創板上市,助力企業盡快登錄資本市場融資發展。舉辦全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開展走進深交所培訓活動。組織企業參觀深交所上市流程,并不斷加大指導上市后備企業及時掌握資本市場新動態,調整上市工作思路,開展對企業的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已有海興科技、科宇機械等9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并通過銀企對接、幫助開拓市場等方式,累計實現企業融資1.61億元,并為遼寧科宇機械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5戶企業兌現獎勵資金505萬元。  


        (三)推動發展完善科技金融。一是設立市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基金規模10億元,對接股權投資基金并支持優質直投項目,目前向遼寧獵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2戶企業直接投資400萬元。二是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6.53億元,其中盤錦智能制造創業投資基金基金2.54億元,盤錦紅海灘股權投資基金基金2億元,共青城元康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基金1.53億元,盤錦宏遠時代股權投資基金0.41億元,興潤銀瑞1號基金0.05億元;已到位資金4.1億元,已投資項目資金3.8億元,為推動盤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和示范效應。三是多渠道發展基金。采取“政府引導、企業注資、社會參與”的原則,興隆臺區政府與北京七零基金公司合作成立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分別注冊資本1個億,目前已成立7支基金,重點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等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領域。 


   三、關于提高企業自身素質,健全財務制度


        (一)開展培訓,提高企業融資能力。2019年3月份,市金融局會同市人民銀行、盤錦銀行共同組織“提高企業融資能力培訓班”活動,幫助小微企業做合格貸款人。重點對“財務規范與企業融資應用、如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結合財務狀況開展資本運營、往來賬與信用政策的完善、融資渠道與風險”等方面進行了培訓,全市200余戶小微企業代表參加了培訓活動,在幫助企業融資的同時,為企業“融知”“融智”。


        (二)加強企業上市培訓宣傳工作。組織我市重點上市后備民營企業開展走進深交所培訓活動。組織擬上市后備企業在深交所參觀了鞍山七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流程;系統介紹了當前資本市場形勢、IPO政策分析、發行審核程序及關注要點、固定收益產品(債券)融資運用等方面情況,促進企業深入理解與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新形勢,增強了上市信心。


        四、關于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優化企業融資環境


        一是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已完成建設方案,政務服務大廳于今年一月份已接入遼寧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二是進一步加強了黑紅名單發布。印發了《關于報送2019年度誠信“紅黑榜”榜單的通知》,組織落實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和規范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今年一季度發布誠信紅榜445個,黑榜3個。發布行政許可28541條,行政處罰1381條。三是進一步推進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現已累計印發35個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組織實施重點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的通知》,形成了各部門信息反饋、迅速反映、聯動懲戒的工作機制。2018年組織實施聯合懲戒案例79個,其中,聯合懲戒事業單位、企業等各類嚴重失信被指執行人62個。四是進一步加強了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工作。印發了《盤錦市關于在行政管理中建立和推行信用承諾制度的實施意見》,建立了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類監管、事后聯合獎懲的信用管理制度。一季度,106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承諾書。五是開展清欠專項治理。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的通知》,對我市2家企業盤錦油隆房屋開發有限公司、盤錦紅海灘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開展清欠專項整治工作。六是進一步加強了信用監管制度化建設。印發了《盤錦市關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信用監管制度的通知》,建立了18項制度。七是以優化農村信用環境為出發點,以推廣農戶信用評價體系為重點,深入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創新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的信用信息采集、評價系統,大力推動信用檔案規范化、信用等級評分科學化、信用信息共享化、信用信息運用鏈條化。各涉農金融機構已為農戶建檔12.6萬余戶,占轄區農戶總數的 46.21%,評定信用戶6.3萬余戶,評定信用村122個,累計獲得貸款戶數5.2萬余戶,貸款余額23億元,累計獲得信用貸款1600余戶,貸款余額近9000萬元。


        五、關于推動金融創新,拓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渠道


        各銀行機構積極落實支持民營企業和普惠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2019年上半年各銀行機構推出創新金融產品35項。


        一是市金融局與農行合作舉辦了“助力民營,助力小微”金融產品推介活動,邀請各行業50余家小微企業代表參加,推介的“微捷貸”、“納稅e貸”、“網捷貸”等普惠金融產品,充分體現了低息、便捷、惠民的特點,現場有7戶小微企業代表通過手機掌上銀行提交申請,獲得210萬元普惠金融貸款,利率僅為4.35%。截至5月末,共為65戶小微企業信貸客戶發放線上貸款,余額2,689萬元。 市農行推出“惠農e貸”,截至5月末,已累計投放3567筆,金額4.93億元,其中:2019年投放781筆,金額1.19億元,余額居系統內首位。


        二是工商銀行盤錦分行,對授信1000萬元(含)以下小微貸款實行自主審批,在業務受理過程中,簡化業務手續資料,明確每個環節的時限要求,提升申報效率,實現了對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的一站式服務。2018年工總行推出了線上信用貸款新產品——經營快貸,該產品解決了民營和小微企業抵(質)押物不足的問題,截至5月末,經營快貸已達到40戶,貸款余額2845萬元。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推廣無本續貸,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使企業不必為臨時融借過橋資金而擔負較高的利息費用支出。


        三是中行盤錦分行推出為白名單內的民營小微企業主發放個人經營貸款,并享受年利率4.5%的優惠利率,截至5月末,累計為8戶民營小微企業主發放貸款495萬元。陸續推出了“中銀糧食通寶”、“中銀商票通寶”、“中銀應收通寶”等創新融資產品,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缺少抵押物等問題,為企業及時獲得融資,加速資金周轉,增加業務利潤奠定了基礎。目前“中銀糧食通寶”已實現投放兩戶,金額合計1,600萬元;“中銀商票通寶”已獲得省行批復1戶,金額900萬元,將于近期投入。


        四是建行盤錦分行著重解決小微企業因規模小,可抵押資產少,財務報表不規范而導致的融資難問題,主推最適合小微企業的“小微快貸”“云稅貸”“賬戶云貸”等大數據產品。截至2019年5月末,累計為盤錦市924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微快貸授信額達3.2億元,累計發放貸款金額2億元,較年初新增0.8億元。


        五是郵儲銀行盤錦分行通過產業引領、平臺推進、創新產品、優化流程、減費讓利等措施,努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創新新型主體專屬信貸產品,支持現代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文化旅游產業鏈等特色行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截至5月末,投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2.1億元。開展“百億送貸”、“萬戶送貸”,累計為我市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投放貸款5.61億元。運用“互聯網+金融”的手段,推出“E捷貸”、極速貸等線上產品,實現農戶、小微企業客戶的快速受理、線上審批和線上支用,今年累計發放線上業務695筆,金額1.6億元。 開展信用村建設,對獲評的村屯、農戶提供純信用貸款,已建設信用村95個,評定信用戶1238戶,投放資金8207萬元。對稻米加工等特色行業執行利率下調50個BP的優惠政策,對棚菜經營、農墾職工以及被評定為信用村的信用戶,利率較傳統貸款利率下降7.3個百分點;對普通農戶貸款持續給予“五免一”的利率優惠政策。自去年開始,對1000萬(含)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再次進行下調,截至5月末,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15%,較年初降低76個BP。 


        六、關于強化政銀企對接,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年初以來,組織多種形式的產融對接活動13次,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三農發展,實現金融普惠。


        (一)針對農忙季節與農業部門合作組織農業產融供需對接會,支持現代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一是組織以涉農企業和新型農業主體為主題的產融對接會。篩選大米河蟹產業聯盟在內的涉農融資需求項目62個,申請融資規模36億元,有54個項目與銀行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融資總額32億元;搜集有融資需求的農業經營主體1274戶,申請融資規模為3.39億元,已推介給金融機構;組織省農擔公司與盤錦市人民政府合作項目等四個項目現場簽約。二是支持召開盤錦市大米河蟹產業聯盟成立大會。組織銀行、保險、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參加會議;組織農行、郵儲銀行、農信社、恒豐村鎮銀行等與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簽訂了4個合作協議,授信額度1.13億元。三是組織農行、郵儲銀行、鑫隆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等6家機構就13個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需求情況進行對接。


        (二)通過多角度調研掌握支農信貸資金投放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協調金融機構進行解決。 組織“農業主體金融需求座談會”以及到實地走訪農行、郵儲銀行和清水、唐家的多家涉農企業和農戶,充分討論金融支農、惠農相關工作。通過調研,總結出金融機構對“三農”項目授信額度不夠、授信期限不靈活、農業主體抵質押物不充分、金融機構較少以農業合作社為主體貸款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 積極協調銀行機構采取應對措施,對優質農業企業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直接向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貸款;協調省農擔公司為我市單戶涉農主體提供10萬-100萬元的貸款擔保。


        (三)對特定企業和群體組織專項產融對接,提供金融扶持的精準度。一是針對大洼唐家堿地柿子種植企業通航農業公司、休閑旅游企業北旅田園等提出的融資需求,組織中行、建行、營口銀行、盤錦銀行、興業銀行、鑫隆泰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到企業進行現場對接。二是組織金融機構召開寶來集團銀團貸款工作推進會議。三是組織召開我市與平安集團遼寧地區產融對接洽談會,推動與中國平安集團開展全方位合作。四是組織金融機構與雙臺子區、盤山縣分別召開銀企對接活動;五是組織鞍山銀行到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區進行對接。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監管督導,強化政策傳導,督促金融機構充分認識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服務機制,提升主動服務意識,引導各金融機構把普惠金融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發力點,不斷完善普惠金融服務機制,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盤錦市金融發展局

                         201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