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忠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治理城市空氣污染建議》我們收悉,感謝您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支持,現就建議答復如下:
盤錦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的要求,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在環境保護中推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在加快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中保護環境,深入貫徹《環保法》,盤錦市的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和提高,2015年、2016年績效考核環境保護指標列全省第一、第二名;環境空氣質量逐年好轉,2016年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67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達到76.5%;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盤錦市四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87%,6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近岸海域水質穩中趨好,近岸海域8個環境功能區和質量監測點達標率為100%。
一、強化大氣治理,打好抗霾治理攻堅戰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盤錦市藍天工程實施方案》、《盤錦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盤錦市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圍繞能源結構調整、實施高效集中供熱、揚塵治理、綠色交通、工業污染源提標改造、綠色交通及VOC治理等幾個方面,采取如下五項措施,治理大氣污染:
一是控排。加快實施高效一體化供熱工程。華潤熱電全面建成運行,我市主城區、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已達到100%。全市劃分禁燃區總面積86平方公里,占整個建成區總面積的71%。編制完成2017年燃煤小鍋爐淘汰清單(82臺),正在按計劃淘汰,截至目前已淘汰60臺。除列入燃煤鍋爐淘汰清單外,我市35噸以上燃煤鍋爐已安裝除塵、脫硫裝置,并安裝大氣在線監控設施,確保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達標排放。加強重點行業監管,其中華潤盤錦電廠在全省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華錦集團、遼河石化分公等大中型石化企業正在開展VOC治理工程,儲油庫、油罐車和加油站全部完成安裝油氣回收裝置。
二是控塵。多部門聯合持續對建筑工地、堆場、混凝土攪拌站、道路清掃、運輸砂石、土方等車輛揚塵防治情況進行檢查。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城鄉一體化垃圾集收運處理體系,實現了農村垃圾與城市垃圾的統一收運、集中處理,有效杜絕了垃圾亂飛現象。持續開展揚塵專項整治行動,對攪拌站煤場、堆場等企業實施標準化改造,實施圍擋建設、路面硬化、灑水覆蓋等措施。開展貨物脫落、揚撒專項整治行動,在國省干道和重點區域設立檢查點,打擊了貨車未采取防護揚撒措施的違規行為。2016年新增綠化軟覆蓋面積106公頃。
三是控煤。充分發揮盤錦市氣化遼寧試點城市作用,年天然氣用氣量可達到22億立方米,占全省年用氣量的28%左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氣化遼寧的關鍵性工程——遼河油田雙六地下儲氣庫主體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科學謀劃天然氣管網和場站建設,累計建成城市中低壓管網569公里,建成遼河燃氣CNG母站等4座母站和12座汽車加氣站,建成 1座天然氣液化工廠,基本形成覆蓋主城區及兩縣縣城的供氣管網設施。推進工業氣化,遼河油田、華錦集團“油改氣”工程全面完成,共替代燃油鍋爐、窯爐200多臺,使用天然氣13.62億立方米,替代燃料油114.7萬噸,年可減排二氧化硫3358噸、氮氧化物3822噸;推進公共交通氣化,全市出租車燃氣比例達到100%,LNG公交車比例達到82.5%。大力實施農村燃氣工程,累計投資11億元,鋪設燃氣管道1375公里,建成調壓室(箱、柜)360座(個),全市農村實現了村村通燃氣。
四是控車。通過實施綠色交通工程,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城市核心區域禁行黃標車,市公安局利用公安電子監控系統查處違規黃標車。市環保局嚴格機動車登記年檢,對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一律不予辦理相關手續。2015年以來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4萬臺,全市范圍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城市公交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40%。
五是控燒。2015年市政府三十三次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盤錦市農作物秸桿禁燒工作方案》,建立了最嚴格的秸稈焚燒防控長效機制,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聯防機制和責任人制度,將工作目標和責任層層落實,實施全覆蓋監管秸稈焚燒。2016年出臺《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盤錦市水稻機械化收割控茬作業實施意見》,強化秸稈綜合利用工程,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6%以上。強化責任追究,按照《遼寧省秸稈焚燒防控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對發生秸稈禁燒的地區,實施責任追究。2015年以來實施行政紀律處分25人,約談38人,處罰金106萬元。
六是預報。完成空氣自動監測站點位加密布設,使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監測數據更加準確。依據我市實際情況,我市已于2017年3月底前,新建成5個空氣自動監測站(包括2個省級霧霾對照監測站),更新后我市有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子站8個,分別位于鼎翔葦海蟹灘、趙家盤錦市高新技術產業園、田家“一江花園”小區、遼東灣盤錦市職業技術學院、大洼區財政局、雙臺子區湖濱公園、太平盤山縣氣象局、喜彬森林公園,包括3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點位、4個省控點位、1個市控點位。每個子站監測項目為PM2.5、PM10、SO2、NO2、CO、O3和氣象五參數(溫度、濕度、壓力、風向、風速)。市民可通過盤錦市環境保護局官網查詢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實時數據。
七是預警。制定《盤錦市大氣預報預警系統建設方案》,實施監測預警工程。強化會商機制。市氣象臺與市環保監測站建立資料共享、會商聯動機制,及時開展霧霾天氣預報預警工作,安排專人負責按時報送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月調度表。發布預警信息。在市政府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上,對近期由于不利氣象條件下帶來的霧霾天氣發布黃色預警。以手機短信的方式發布提示信息,請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市直相關部門按照藍天工程任務分工,積極落實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委托南開大學開展PM2.5源解析工作,PM2.5綜合來源解析結果中,煤煙塵、移動源和揚塵的分擔率排在前三位,分別為29.4%、23.6%和19.1%。
八是應對。2015年9月25日,市政府重新修編并發布《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并納入全市突發事故應急預案。2015年我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總共2次10天。2016年12月17日-21日,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2日,我市出現兩次重污染天氣,盤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批示要科學做好預測預警,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分管副市長專門召開會議研究,親自部署。12月16日,下發重污染天氣預警函,要求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及市直部門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執法檢查,防止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18日,再次對縣區政府及市直部門下發重污染天氣預警函,并派出4個督查組對各縣區及市直重點企業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進行全面督查。19日,召集各縣區環保局召開應對重污染天氣的緊急會議,要求全市環保系統人員,立即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20日,盤錦市政府組織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召開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緊急會議,要求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全力以赴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并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2017年1月2日,盤錦市政府啟動藍色重污染天氣預警,III級應急響應,各成員單位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切實落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
二、有針對性,對部分區域實施重點整改
為妥善解決渤海區域及三廠地區氣味污染問題,在加強日常監察的同時,通過開展專門約談、駐廠監督、夜間巡查、依法處罰、限制生產等方式,督促相關企業加快環保治理。企業按照環保要求,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一是中油遼河石化分公司嚴格履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加強生產管控,強化環保設施的升級改造。一是正在著手編制高含硫原油摻煉的適應性評估,最終結論出來前,不再摻煉高含硫原油。此外,該公司還新建了第二套酸性水及硫磺回收裝置,2017年年初陸續投入使用。二是完成生產裝置首輪泄漏氣體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季度LDAR監測工作目前正在開展,三是瀝青煙回收處理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為徹底解決污水處理場惡臭污染問題,啟動除臭升級改造治理項目。五是為解決油品儲運環異味污染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油氣回收整治工作。
二是盤錦北方瀝青股份有限公司加強生產管控,強化環保設施的升級改造。一是對酸性氣進行回收制硫酸。二是新建瀝青煙回收裝置已完成基礎施工,并投入運行。三是完成三套生產裝置首輪泄漏氣體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四是積極推進油氣回收整治工作。石腦油裝車線油氣回收裝置已投用。
三、強化環境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把環境執法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出重拳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市政府出臺《盤錦市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劃分方案》,落實了環境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開展“雙隨機”檢查工作,通過采取集中約談、強化夜查、駐廠監督、行政處罰、移交移送司法機關、限制生產、定期督辦等多項措施,加強對國控重點源、重點企業和環境敏感區的環境監管執法,有效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一是強化企業現場監管,企業守法意識明顯增強。在監管方法上,啟動“雙隨機”環境監管機制,制定了《關于對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推廣隨機抽查制度的實施方案》,把“雙隨機”檢查和日常環境監察相結合,把自動在線監測數據與現場監察相結合,把現場檢查重點放在企業的生產狀況、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及自動在線運行情況等。
二是強化專項執法檢查,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2017年來我市沿海區域企業、納污坑塘排查、生豬屠宰廠(點)專項、城市精細化管理治理噪聲、自然保護區、揚塵污染等多個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三是加強與公安部門執法聯動,積極開展案件移交移送工作。自2015年以來,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環保、公安等部門聯動執法優勢,共查辦行政案件18起,刑事案件6起,行政拘留23人,刑事拘留6人,有效遏制了污染環境違法犯罪發展態勢,確保全市生態環境安全。
四、源頭控制,上收防水卷材、屠宰和畜禽養殖行業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
根據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查組反饋給我市的環境信訪案件和市人大執法檢查反饋意見,對我市異味污染影響范圍大、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防水卷材、屠宰和畜禽養殖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全部由市環保局負責審批。一是新建防水卷材項目原則上應進入依法依規設立的縣級以上工業園區。二是業已通過環評審批和竣工環保驗收的防水卷材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要抓緊時間整改,尤其是對瀝青煙、VOC等特征污染因子的治理要采取完善先進的處理工藝和設備為,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
五、制定方案,全面實施“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工作
制定“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方案,利用1年時間對小煉油、小化工、廢品收購站等“散亂污”企業,采取關停取締、限期搬遷、停產整治等強有力措施,下大氣力解決散亂污企業的環境問題。現有的存量企業制定整改標準,在規定時限不能達標排放的堅決關停取締;對園區外的工業企業全部進行整改整頓,督促企業搬遷進園區,實施提檔升級。
持之以恒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用國際化視野謀劃盤錦發展、站在國家平臺推動盤錦建設,以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市為主線,緊緊抓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個核心、提升人民群眾福祉這個根本、推動綠色發展這個目標,強力推進碧水藍天沃土三大工程,確保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盤錦市環境保護局
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