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3年
索 引 號: | govsmzj-2023-163955 | 主題分類: | 2023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關于推動我市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第152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3-10-16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關于推動我市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第152號)提案的答復
劉紅代表:
您的《關于推動我市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養老服務事業基本情況
2022年末,我市有戶籍人口129.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2.6萬人,占比25.2%。2023年6月末,全市有養老機構75家,床位5529張;有城鄉社區養老設施538個,其中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53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285個,床位6416張。全市共有各類養老總床位11945張,千名老人擁有各類養老床位36張。
二、養老服務業整體規劃和完成情況
一是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指標任務。我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市級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要達到500張,縣區級公辦養老床位要達到300張;城市社區養老設施要達到100%覆蓋,農村社區養老設施要覆蓋90%的鄉鎮和60%的行政村;千名老年人擁有各類養老床位35-40張。從實際執行情況看,到2020年末,市社會福利院達到534張床位,各縣區社會福利院都達到了300張床位;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達到了100%覆蓋;千名老年人擁有各類養老床位35.1張,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指標。二是制定并落實了養老用地政策。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三是建立了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四同步”政策。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按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四是落實了養老服務業資金支持政策。市級福彩公益金的55%用于養老服務業。五是建立了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政策。按養員人數補助130元/人月;部分縣區建立了民辦養老機構建設補貼政策,每張床位補貼1000-3000元。六是規劃并落實了養老護理員培訓政策。從2019年起,連續3年,每年由財政補貼60萬元,面向全社會免費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七是建立了養老護理人才入職獎補政策。
三、夯實養老服務基礎
一是搭建服務平臺,大力發展智慧養老服務。市民政局通過公開招標,建立了盤錦市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并開通了12349服務熱線,同時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居家養老服務商,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自2020年6月開始,依托該平臺,市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連續三年,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重點開展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樂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共7大類近60項上門服務。
二是大力發展了社區養老服務。2017年,我市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中央財政資助3733萬元。2020年,雙臺子區和盤山縣獲批為全省第一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省財政資助998萬元。2021年興隆臺區獲批為全省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獲得省財政資助187.4萬元。目前我市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實現了全覆蓋。
三是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實現了大發展。針對群眾離家不離社區的養老偏好,全市推動建設了12家集社區小型嵌入式養老院、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所為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已全部引入民間力量運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并在全市帶動民間資本建立了4家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四是積極推進農村養老服務。全市整合撤銷了12家條件較差的農村敬老院,目前所有農村敬老院都擁有較好的硬件設施,都擁有事業單位法人資格,都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都達到了消防規范要求。在農村互助幸福院的運營中,全市涌現出大洼區中央屯村、盤山縣二創村等老年協會運營模式,大洼區馬圈子村、盤山縣得勝村等村集體扶持模式,大洼區石廟子村等旅游+養老模式,大洼區小郭村等一老一小統籌服務模式。2019年4月,省民政廳在我市召開了全省農村養老工作現場會,與會代表實地參觀學習了榮興街道中央屯村互助幸福院等4個農村社區典型,我市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做法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認可。
四、整合社會資源,完善養老服務市場
一是大力引入民間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業。市社會福利院、興隆臺區社會福利院、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和興隆臺區勝利社區、永祥社區、遼河佳苑社區、興隆臺區園丁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已引入民間資本運營,實現了公建民營。大洼區中央屯村、盤山縣二創村互助幸福院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實現了以老年協會為主體的群眾組織運營模式。二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結合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工作,推進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工作,并開展了全省唯一的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三是鼓勵金融業與養老業互動發展。積極推動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我市已組織大洼區成功發行了一支養老產業專項債,發債金額為14.7億元, 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五、加強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建立了養老護理人才入職獎補政策,鼓勵人才進入養老服務業。二是從2019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由財政補貼60萬元,面向全社會免費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奠定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人才基礎。三是以大洼區田家街道為代理,為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配備了公益崗,保障了場所的運營。四是全市已發展公益服務志愿者20余萬名,其中常年在養老服務業活動的有近千人。
雖然我們在工作上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在推進養老服務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針對您的提案,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十四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末,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各類養老床位40張以上,城鄉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面積分別平均達到20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以上。進一步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持續深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鼓勵社會資本運營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高使用效益。以更大力度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逐步實現養老機構運營的品牌化、連鎖化,深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探索城企合作型大型養老機構發展模式,積極推進遼河養老產業示范區建設。鼓勵社區嵌入式小型養老機構建設,促進民辦養老機構加速發展。開展養老護理員和養老服務機構評星評級。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全面落實養老服務用地政策,在新建小區時,全面落實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四同步”政策。適時全面建立民辦養老機構建設補貼制度。
二、夯實養老服務基礎
一是繼續運營并完善盤錦市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依托平臺建立養老機構綜合監管制度,實現數據審核和共享,進一步規范養老機構補貼工作;同時,依托平臺繼續推進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充實服務內容。二是大力發展了社區養老服務。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完善現有城鄉社區養老設施。三是進一步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發展。要推動12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合理化運營,全面落實養老機構備案制,簡化程序,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院發展。四是積極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要扶持農村養老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強化農村互助幸福院運營的資金保障,探索新形勢下農村養老的有效模式。
三、整合社會資源,完善養老服務市場
一是大力引入民間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業。要進一步推進縣級福利機構實現公建民營,要是鼓勵和促進農村敬老院采取多種形式引入民間力量,實現承包、委托運營,或者全面實現公建民營。二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申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養老機構申請舉辦二級以下醫療機構的,實行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同時督促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門診,增加老年病床數量,提高服務質量,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等工作。把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做實做好,以此為契機推進全市養老產業向縱深發展。三是鼓勵金融業與養老業互動發展。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鼓勵引導保險業等金融機構,探索研究設立專業性養老保險服務機構,推動養老保險產品創新發展,將引導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支持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四、加強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落實好養老護理人才入職獎補政策,做好資金保障,以兌現的獎補,吸引人才進入養老服務業。二是民政部門與人社部門積極溝通,擴大養老服務設施內公益崗的配置數量和范圍,充分發揮公益崗在社區養老服務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進一步規范和引導養老服務志愿者,擴大規模,規范流程,做到宏觀有序,微觀生動。
我們相信您的提案一定會大大促進我們的工作,感謝您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盤錦市民政局
202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