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2年
索 引 號: | govsjyj-2022-116079 | 主題分類: | 2022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對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第105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2-08-29 | |
主 題 詞: |
關于對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第105號提案的答復
王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構建示范性職業教育培訓基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對于服務國家戰略,精準對接產業發展,精準契合受教育者需求,探索特色培訓,服務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全方位建立職業教育培訓基地
1.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
職業院校根據本校的特色與優勢,結合企業需求,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據社會需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學生學習理論、實踐授課時數的合理比例。建立健全完善的實習實訓制度,強化管理,根據專業學生的數量、實習實訓要求,建設好校內實習實訓基地,以滿足學生在校時間教學實習實訓要求。2020年盤職院建成幼兒園模擬仿真智慧實訓室普通話模擬測試與學習系統。2021年建成智慧實訓室中的幼兒教師資格證課程培訓系統和書法實訓室,完成兩個手工制作實訓室、一個美術畫室的升級改造。2020年大洼職教中心建立了多功能現代音樂室、旅游實訓室;2021年進行了綜合實訓基地的建設。盤山縣職教中心擁有省級標準實訓基地1.4萬平方米,涉農基地2萬平方米,建有鉚焊、化工、計算機等52個實訓室,擁有應急管理安全培訓基地1個,并于2021年被評為盤錦市安全技能實訓示范基地。隨著各院校實訓基地的增加、改造和升級,滿足了各專業學生實踐教學需求,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保證實訓時間、提高實訓質量,進一步深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了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深化校企聯合辦學,建設好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職業院校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在場景設置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完全等同于企業職業能力培訓的要求,為實現真正意義上“就業零距離”“上崗零距離”的目標,市級校企合作平臺的合作企業已經達到599家,對接崗位4240個。遴選了12家市級“教育型企業”,并成功推薦3家企業納入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信息庫。建立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融會貫通的校外學生實踐教學培訓基地,利用生產企業的生產條件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校與企業培訓基地的聯系與溝通,做好校企關系有效維護,培養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學生,優先輸送到聯合辦學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訓”,切實推進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對接工作,使學生發展成為專業化、職業化人才,為畢業生就業創造條件。
3.創建名師工作室,發揮輻射帶頭作用。
各校教師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積極組建工作室,鼓勵教師轉化科研成果,全面發揮骨干作用。2021年,市教育局啟動全市中職學校名師工作室建設,經教研論證、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和公示確定了“扈正淑幼兒保育名師工作室”等6個中職學校名師工作室建設項目。截至目前,6個名師工作室正在有序開展教師培訓、團隊合作培養和產教融合融入等工作,并取得較好效果。2022年,計劃開展高職名師工作室建設,擬確定遴選搭建2-3個面向重點專業群、緊缺專業群和高質量專業群的高職名師工作室,激發高職專業教學團隊潛在優勢。名師工作室建設將著力解決專業教學團隊整體素質提升、教師教學教研能力提高和專業與行業產教融合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4.做好職業能力鑒定工作,實現職業能力培養與鑒定有機結合。
不同專業都有自己明確的就業方向,對應著就業行業和崗位要求,指導學生考取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展示自己在該專業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3所學校有技能鑒定所,是人社部注冊的第三方培訓機構,按照專業技能要求進行理論與實操培訓,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參加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成績合格獲取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為學員走向工作崗位創造前期有利條件。北方工業學校培訓中心成立以來,成為盤錦市及遼河油田職工焊工等級鑒定唯一指定單位,累計為遼河油田職工進行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鑒定近千余人次。現共有十九項職(工)種,基本能夠滿足社會和企業大部分的技能培訓需求,從而服務于我市地方經濟的發展。依據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我市建有1+X證書試點考核站點18個,其中盤職院2021年培訓中級幼兒照護120人,被評為1+X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示范考核站點,獲評1+X證書制度幼兒照護專項優秀成果案例1項;獲評1+X證書制度幼兒照護立項課題1項;其中2名教師被評為優秀考務工作者。
5.打造社會化職業能力培訓基地,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
學校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以服務社會發展為己任,拓寬服務職能,積極開展大量的專項培訓,涵蓋了農業、教育、養老、軍轉等多個領域,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升社會化職業能力服務水平。比如:鼎信商業學校主要承擔“水稻種植”和“設施蔬菜”兩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年均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00人左右。有近300名轉業干部在鼎信商業學校接受培訓并奔赴工作崗位,每年為盤錦市培育1000名養老護理員,為在職的近1700名班主任教師進行心理健康培訓。北方工業學校普惠制(專項)培訓,免費為社會失業人員進行培訓,并提供就業保障。盤錦市鑫安源職業技術學校為寶來生物等企業提供特種設備證書、危化證書的培訓,取證人數預計600人左右。大洼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紅英葦藝工作室聯合周航葦藝公司先后到盤錦市西安鎮等15家農場、盤錦市10余家社區進行技術培訓。盤山職教中心建成安全技能培訓基地以來,培訓各類企業人員500余人,培訓學生1000余人次。我市各類培訓機構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更多的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為我市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建設盡到應盡的責任。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緊盯職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打造高質量職業教育培訓,增強職業教育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和貢獻度。
1.建立優秀的職培教師隊伍。
根據各專業學習要求,在發揮校內“雙師型”教師作用的同時聘請一批校外行業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企業技師、高級技師組成專業培訓師資庫,按照國家職業能力鑒定的要求,參加國家鑒定考評員隊伍的培訓與考核,強化師資隊伍的管理與培訓;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修訂相關課程的課程職業能力培養標準,在實訓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培訓時不但要培訓職業能力,更要培養學生敬業守信、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再增加一定量的校外鑒定考評專家組成校內鑒定考評委員會,以提高學校職業鑒定考評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擴大社會影響力。
2.整合資源,創建跨企業培訓中心。
根據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的內涵要求,依托盤錦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優化全市域內各類職業培訓資源,加強各院校合作交流,共探索培訓項目的開發、培訓教材教法的改革,以及開展師資的培訓等,通過政校企三方聯動,促進資源的利用和共享。將跨企業培訓中心建成為產教深度融合、教學實踐融合、生產培訓融合、校內校外融合的現代化、綜合型的培訓中心,為職業院校高質量培養人才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努力創建大學生校內創業園基地。
服務社會是高職辦學的一項社會職責,它為校企合作、專業共建、師資培養搭建起了一個優質的平臺。引入校企合作,聯合承接企業項目和課題,不僅可以擴展人才培養的模式,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還提高了職業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根據專業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成立創新項目小組,根據創新項目做出具體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按時完成有關發明或創造,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又豐富了指導教師的經驗,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不斷增強在校大學生創業創新的興趣和動力,培養了學生在工作中創新思維的動力。
盤錦市教育局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