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1-000328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的提案》第17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0-12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的提案》第17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潘丕奇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的提案》己收悉。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視和關心,您在提案中指出我市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困境,并對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投入方面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議,對我們做好相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市科技局高度重視提案的辦理和答復工作,組織相關科室認真學習研究,切實將意見和建議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創新思路,轉化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現就您的提案答復如下:
一、多措并舉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市科技局采取有力措施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一是深入華錦集團、遼河油田、浩業化工和寶來生物等50多家企業進行指導,宣傳落實省科技專項資金后補助管理暫行規定、企業R&D經費投入后補助實施細則,鼓勵企業加大R&D研發經費投入,確保年度指標順利完成。二是定期召開縣區科技管理部門協調會,建立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統計定期調度機制,
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2020年全市有43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RD投入增量后補助565萬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36.2億,占GDP比重達到2.83%,位居全省第二。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我市企業的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圍繞我市重點產業“卡脖子”技術問題,企業自主研發開展科技攻關,實施省級重大科技專項2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遼寧寶來“劣質重芳烴生產高品質針狀焦技術的研發及應用項目”、中藍電子“移動智能終端核心組件研發及產業化”等20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些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省市聯動給予技術資金支持
2020年全市財政科技總支出1.98億元,科技支出經費占財政支出0.8 %,科技專項資金800萬元。我市財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主要對創新主體、計劃項目、研發平臺等采用后補助的方式支持,重點支持重大科技項目、重點研發項目、創新載體建設和創新主體的培育,同時強化了對科技管理經費的監管,從項目的審批、立項、論證、結題進行全程監管。
市科技局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積極協助高新技術企業,圍繞重大科學前沿、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科學工程,爭取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點研發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技術創新及引導基地等各類科技資金和人才計劃的支持。2020年,獲省以上科技專項資金2888萬元支持。實施省級重大科技專項2項,爭取資金共計2000萬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爭取資金8萬元;43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RD后補助565萬元;第二批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1項,獲資金50萬元;國家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項目1項,獲資金50萬元;遼寧省成果轉化獎勵性后補助215萬元。
我局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制度創新,打造良好創新生態,相繼出臺了《盤錦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盤錦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專項資金管理實施意見》、《盤錦市引進高端創新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方案》、《盤錦市實質性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快科技雙創孵化載體建設引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建立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長效機制,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促進研發平臺創新鏈、資金鏈、市場鏈、人才鏈的全面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許多關鍵核心技術長期受國外制約,依靠他國的產品和技術,政府應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我們對您的建議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充分吸納,結合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實際,下一步工作中將重點推出以下幾方面措施,并抓好落實。
(一)構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圍繞盤錦主導、優勢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建設完善一批以龍頭骨干企業為盟主、重點院校參加的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組建聯合研發中心,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契約關系為紐帶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盤錦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力爭建設完善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30家以上,其中重點創新聯盟10家以上,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聯盟20家以上。
(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石化及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梳理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自主創新等方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項目,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創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組織實施重大攻關項目20項。
(三)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創新政策向企業傾斜,加快企業研發中心提檔升級,提升企業創新動力和成果轉化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引育孵化載體和平臺,引進孵化載體運營團隊,優化孵化載體布局,強化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加大“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引育和扶植力度。力爭建設完善孵化載體10家以上,新增雛鷹企業30家以上、瞪羚企業6家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全社會R&D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8%以上。
(四)大力發展高端創新平臺。一是推進盤錦高新區晉級工作。支持高新區瞄準國家、省重大戰略需求,重點培育具有先發優勢的特色產業,加快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全面建設國家級高新區。二是推進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補齊創新資源短板。三是深入推進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建立以中科院、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為核心的技術轉移中心,引進北京中智合研究院來盤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定期召開專業化、常態化的科技成果對接活動,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力爭全年實施重點科技成果轉化60項以上。
(五)帶土移植引育人才團隊。一是依托大連理工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實質性產學研聯盟等載體,充分運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興遼英才”計劃等政策手段,鼓勵和支持企業采取“項目+團隊”的“帶土移植”引才方式,為科技型企業引才、引智、引資、引成果牽線搭橋,面向全球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二是建立高科技人才庫,優化提升人才服務,讓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加強與韓國、日本、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在人才合作方面的溝通交流,提高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
(六)制度創新打造良好生態。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為科技創新賦能增效。一是健全政策支持體系。重點圍繞創新聯盟建設、人才引進培養、關鍵技術攻關、孵化載體建設、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重點科技工作,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二是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導設立各類基金,強化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加強市科技融資擔保基金對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科技型企業發展的支持。三是推進科技示范村建設,發揮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特派員的創業引擎作用,帶動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四是開展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營造支持創新、鼓勵創新、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
再一次感謝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真誠的希望您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更多寶貴指導意見,我們將加強工作調研,進一步完善工作方式,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盤錦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