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pjsrmzf-2021-000361 主題分類: 2021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案》第49號提案的答復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1-10-12
主 題 詞: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案》第49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時間:2021-10-12 瀏覽次數:322


 

張赫偉委員

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提案中的建議包含了黨的十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集中體現了鄉村振興戰略及近三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可見,的建議占位高,思考深,便于業務部門操作,而且帶有全局性的。市農業農村局對此高度重視,并對提案中提出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及辦理

一、政策背景

1990年,首次提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概念,是指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提供服務的各類機構和個人所形成的網絡。

(一)1978——1989年,社會化服務內涵拓展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5個一號文件,都在深化農村改革,構建農村新經濟體制的框架下,將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對于擴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內涵、明確農業社會化服務定位意義重大。

(二)1990——2007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漸完善階段這一時期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概念內涵得到科學界定,服務內容涵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對農業氣象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服務等服務領域也作出了新的要求。1991年,農業社會化體系發展框架基本確定后,我國進入依靠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新階段。

(三)2008——2017年,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改革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拓展服務領域、完善服務機構建設、創新服務體系等方面。在此階段,我市初步建立了“五大服務體系”。

(四)2018年至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導、多元化市場主體廣泛參與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已初具規模這個階段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途徑之一在于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是立足于國情農情做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部署。在此階段,我市“五大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通過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二、發展現狀

時期,盤錦市以農業服務的社會化推進農業發展的現代化。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初步建成五大服務體系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組建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兩大產業聯盟,構建產業聯盟+基地+農戶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實現土地規模經營53.85萬畝。盤錦大米產業聯盟帶動訂單農民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盤錦河蟹產業聯盟帶動全市農業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

二)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成立遼寧省農科院盤錦分院,引進袁隆平院士、桂建芳院士工作站,加強省中華絨螯蟹育種重點實驗室、遼寧光合河蟹專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三)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實施化肥農藥負增長專項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下降5%10%。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27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90%以上。認證綠色食品企業34家,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41.6萬畝。科學劃定禁養區,大力發展增殖業和海洋牧場建設,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通過國家驗收。

四)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立“直通式”氣象服務對象數據庫,建成農村應急廣播系統324套、區域自動站42套。12316信息平臺為全市農民及時提供優質服務。

五)植物保護體系。推廣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技術,綠色防控和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均達到40%建立水稻、蔬菜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3個。

三、建議答復

(一)加強農業社會化主體建設

實施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工程,開展省市縣示范社三級聯創,增強合作社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以縣區為重點建立健全家庭農場名錄管理制度。積極對上爭取農業托管服務財政項目,2018年——2020年,盤錦市爭取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中央財政項目面積20.67萬畝,資金1687萬元,2021年爭取1.6萬畝,資金96萬元。

在穩定糧食作物生產的基礎上,開發盤錦河蟹、堿地柿子、小龍蝦等特色農業農村資源,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推進特色種養結構優化,壯大特色產業。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租賃、產業鏈延伸、品牌聯盟等多種形式進行重組整合,重點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集團。

(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新建與改造并舉,加強設施蔬菜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棚型、棚室結構升級換代。發展設施農業,引進、試驗、示范蔬菜新品種。由以蔬菜為主向特色水果、西甜瓜、食用菌等多元化生產轉變。發展非農產業,發揮農業多功能價值,實現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高升、遼東灣兩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形成集聚區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相結合、產業優勢與集聚區特色相協調、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相融合的發展體系,積極搭建集聚區融資擔保、檢驗檢測、倉儲物流以及勞動用工、出口代理等公共服務平臺,推廣“飛地經濟”等模式,圍繞盤錦農業主導產業和產業鏈招商,著力引進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品牌競爭力強、節能環保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項目向集聚區集中。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區建設,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園“一園兩區”規劃布局,充分發揮展示區和產業區的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冷鏈物流等優質項目,形成項目集聚和產業集群發展。加快二界溝水產加工園區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綜合加工能力,發揮加工園區集聚效應。以興牧、意豐、金昌乳業等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支持建設低溫肉制品、熟肉制品、乳制品等畜產品初加工及深加工項目。

支持“睦鄰優選”等本地電商發展,推廣網上糧店、微商城、網紅店等新興糧食零售業態。以米樂世界商業街為依托打造高端大米線上線下銷售平臺,依托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暢通糧食電子商務物流服務,以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試點培育引進大米跨境電商企業,鼓勵建設歐盟公共海外倉。

(三)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

強化政府的公益性服務職能,完善各類服務。特別是在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上在經費上予以保證。 在鎮一級推動穩定服務隊伍。充分發揮好政府的綜合服務和協調職能。努力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在消除體制障礙,打破行業界限和條塊分割方面發揮作用,保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健康發展。

充分利用“中國農服”平臺,向小農戶及社會化服務主體提供農業資訊、技術服務、培訓教育、農機租賃、名錄庫、農資商城等線上服務。將集體經營管理的資源資產要全部納入全省農村產權交易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公開、公正、公平交易,建立集體資產臺賬,集體資源登記簿、所簽合同臺賬,實實在在增加集體收入。

最后,衷心感謝張赫偉委員提出的寶貴意見,希望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市農業農村工作。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2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