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1-000368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事業的的提案》第55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0-12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事業的的提案》第55號提案的答復
尊敬劉帥、李艷委員:
您的《關于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事業的提案》已收悉,感謝您對中醫藥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市衛健委對您的提案高度重視,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對中醫藥健康事業相關工作進行了反復論證,現答復如下:
一、完善行業監管,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加強與衛生健康綜合監督機構的協調配合,檢查機構是否存在以下行為。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開具藥品處方;宣傳治療作用;給服務對象口服違反規定的中藥飲片。
(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打著“中醫養生保健”的機構非法開展中醫診療活動。嚴厲打擊以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治未病”等為名或假借中醫理論和術語欺騙、誘使、強迫消費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牟取不正當利益的相關違法行為。
(三)嚴肅查處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和信息的行為。依法查處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查和未按照審查批準的《醫療廣告審查證明》違法發布醫療廣告的行為。依法查處對中醫藥作虛假、夸大宣傳的行為。加強對互聯網網站、公眾號等自媒體發布的虛假中醫養生保健信息清理。執法人員將持續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提高消費者的辨別能力和維權意識,強化執法監督檢查,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對“保健”市場亂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的同時,確保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消費安全。
二、發掘具有本地中醫藥特色的文化價值
推動旅游資源和中醫藥資源深度融合,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準備打造大洼區為中醫藥旅游示范區,是一座以溫泉、休閑、文旅、康養為核心的旅游度假綜合示范區。中醫藥相關產業鏈將不斷擴展延伸,涉及農業、餐飲、交通、住宿、保健、養生、研發、培訓、自然或人文景區、文化、信息、翻譯等多方面利益。同時促進中醫藥健康產業服務理念與產品營銷結合,依托自身優勢開發具有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特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讓中醫藥文化成為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要素,將中醫藥健康產業打造成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推動養老資源和中醫藥資源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盤錦市中醫醫院水榭春城康養護中心項目營業運行。該項目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預計床位100張,其中改造基礎投資2400萬元,設備投資2000萬元,其它費用200萬元,總投資4600萬元,配套采購所需設備。計劃于2021年5月開工,2021年11月竣工。項目內容主要包括:中醫傳統康復、現代化老年病康復、小兒腦癱康復、運動康復、語言康復、康復評定、失能及半失能護理康復等。項目建成后,將與中國醫大盛京醫院康復中心、遼寧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聯袂,將傳統康復與現代康復完美結合起來,共同打造遼西地區區域康養護中心。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供高水平中醫康復服務。
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工作部署,全市以“做大紅海灘、唱響蘆葦蕩”為主線,以創新創智為根本動力,以打造“世界知名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為目標,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全面實現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遼河國家公園建設為契機,全市共推進45個重點項目建設,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格局的關鍵節點。其中:以紅海灘廊道為代表的濕地觀光類、以北旅田園和紅海濕地溫泉、大江戶溫泉等為代表的溫泉、康養、研學為新的重點項目。充分發揮濱海灘涂和蘆葦濕地----地球“雙腎”自然資源優勢,依托“天下奇觀紅海灘”“渤海金灘蛤蜊崗”地理奇觀,培育文旅新業態和文旅市場消費新熱點,增加多樣化、常態化、全季化產品供給,形成濕地觀光、田園風情、溫泉康養、民宿休閑等10大產品體系。
依托百里城市綠道工程,完善健身、康養、騎行、廁所、驛站等附屬設施,打造生態、休閑、宜游、宜行的綠色城市廊道。依托千畝森林公園工程,開辟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以及戶外瑜伽、舞蹈等休閑健身場地。依托特色口袋公園工程,鋪設熒光步道、滑板場地、籃球場等場地,建設數字化群眾健身公園。依托紅海灘馬拉松、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等國家級賽事,廣泛開展“徒步大賽”、“全民健身日活動”、“廣場舞大賽”等群眾休閑體育健身活動。提升精品民宿建設水平。鼓勵和扶持特色民宿建設,依托“旅游村”“美麗村”改造,因地制宜發展溫泉民宿、鄉村民宿等,搭建特色民宿推介宣傳平臺。提升自駕車營地接待功能。進一步完善紅海灘風景廊道、金帛海灘、含章湖等自駕車營地,打造自駕車“旅游驛站”,積極培育跨區域自駕車旅游精品線路。推動紅海濕地溫泉、大江戶溫泉等康養設施打造城市“溫泉”品牌,創建特色溫泉企業,申報國家A級旅游景區。
三、 加強營銷創新和輿論宣傳力度
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信息化社會對中醫藥健康產業營銷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增強中醫藥健康產業與文化消費、互聯網等產業交叉、滲透及整合,加強專業化培訓。遵循中醫藥發展和新聞傳播規律,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變化,大力推進宣傳理念、宣傳內容和方式手段的創新,傳統與新興媒體的融合,不斷增強中醫藥宣傳的吸引力、影響力。堅持貼近基層、服務群眾。把宣傳的目光投向基層,把視角對準群眾,注重宣傳基層中醫藥工作的好典型、好做法,深入報道群眾關心的中醫藥熱點話題,強化中醫藥科普宣傳和教育,運用個性化、互動化的方式,提升宣傳的效果,夯實民眾對中醫藥的認知,盡力避免認識誤區,嚴厲打擊打著中醫藥旗號但實際上與中醫藥沒有任何關系的偽中醫項目。
宣傳中西醫之間的關系,加強《中醫藥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意見措施的宣傳和學習,營造濃厚的中醫藥宣傳氛圍和社會氛圍,為盤錦中醫藥健康事業發展提供強大輿論支持,樹立盤錦中醫藥工作的新形象,助推盤錦中醫藥健康事業發展。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以縣區為單位,開展系列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普及中醫藥知識、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導城鄉居民自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提升群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盤錦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