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436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第020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2 | |
主 題 詞: |
關于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第020號提案的答復
溫飛、王國選: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謝對我市科技工作的關心,特別是對我市民營企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市科技局非常重視你們的提案,現答復如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增強創新能力為重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動能培育,重視科技創新,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完善,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新資源加速匯聚、創新環境日漸優化。市科技局積極探索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對民營企業創新支持,助力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建立以民營科技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三級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采取相應服務措施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生命力、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和質量、加快瞪羚獨角獸企業成長。為使結構性減稅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市科技局通過組織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培訓、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指導、瞪羚企業備案程序講解、一對一入戶指導等形式,面向民營科技型企業宣講研發費用歸集、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等,助力民營科技企業享受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優惠政策。截止2019年年底,全市共完成18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申報成功141家高新技術企業,中藍電子等3家瞪羚企業在省廳備案,全面提升了我市自主創新能力和新興產業發展水平。
二、積極幫助民營企業爭取上級科技資金。為更好支持民營企業科技發展,每年指導民營企業申報國家及省市科技計劃項目,并選擇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申報省級重點研發計劃,2019年盤錦遼河油田天意石油裝備有限公司承擔的“非常規油氣田實時智能鉆井系統”和遼寧瑞邦石油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智能采油系統的研發與生產”兩個項目獲得遼寧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1500萬元支持。中藍電子的“微型光學系統系列組件”和寶來生物的“劣質重芳烴精深加工技術”兩個項目已通過2020年省重大專項評審,正在公示中。
三、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打造創新創業高地。一是繼續推進盤錦高新區晉級國家級,全力支持高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從管理體制上實現由市政府直接管理。加大高新區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引導天意裝備等11家企業開展新型創新主體備案。二是加強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于2019年8月完成注冊手續辦理,完成實驗室裝修工作設備招標工作。并與盤錦市地方企業聯合成立“盤錦市化學工業暨新材料產業協會”。開展特種工程塑料及助劑生產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技術中試項目3項,為盤錦精細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大連理工大學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賀高紅及團隊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已達15家。三是通過重點培育,幫助創新創業載體提檔升級。盤錦科技孵化器作為我市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憑借專業的服務和良好的運營,成功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并獲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獎勵后補助30萬。盤錦精細化工科技園、鼎信眾創空間各獲得遼寧省眾創空間獎勵性后補助20萬。許雷種業、光合水產星創天地被評為2018年度遼寧省優秀星創天地。
四、積極調研民營企業技術需求,搭建技術轉移平臺。市科技局與中科院沈陽分院合作,共同成立了中科院沈陽技術轉移中心盤錦分中心,組織專人深入各區縣民營企業,了解企業項目和技術需求,積極尋求高校科研單位優秀科技成果。組織召開2019遼寧盤錦科技成果對接會,邀請省內25家院校及科研院所領導參加,現場簽訂7項市校合作協議,14項校企合作協議。為企業和院校搭建技術合作平臺,實現企業與高校對接雙贏,引進先進實用的技術成果,提高民營企業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制定并出臺《關于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2019—2021)的實施意見》,通過深化“產校地企融”合作,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全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協同融合,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撐作用、企業的主體作用和金融保障作用融合在一起,推動民營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五、舉辦盤錦市創新創業大賽,推薦優秀民營企業參加國家創新創業大賽。為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提高民營企業創新創業能力,拓寬創新創業渠道,市科技局每年舉辦一次全市性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專家現場評分,對優秀項目進行獎勵,在全市形成了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2019年我市推薦的六個項目在省行業賽中獲得一個一等獎、三個三等獎取得歷史性突破,其中盤錦伊艾克斯機器人有限公司憑借電子信息行業賽第一名的成績,順利晉級全國行業總決賽,提高了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知名度和影響力。
下一步,市科技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部署,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動能培育,依靠創新扶持民營企業做強做優,進一步提升盤錦經濟發展質量。
(一)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集群。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中小科技企業“入庫”計劃,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新增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30家。二是推進民營企業研發機構升級。支持大中型企業整合科技資源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為行業提供集成化研發服務。組織開展企業研發機構績效評估工作,通過分類指導,幫助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三是激發民營企業研發熱情。開展企業家培訓,提升企業家創新素質;加大重點科技政策落實力度,實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專項行動,幫助企業活學活用創新政策,切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二)推進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促進民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一是深化市院、市校合作。持續推動民營企業與中科院、省農科院、大連海洋大學等院校的戰略合作,建立科技成果供給和企業需求信息共享發布機制,深挖大院大所優質科技成果來盤轉化。二是組織各領域院士、專家為企業把脈問診,“一企一策”解決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承接成果轉化能力差等問題。三是打造特色成果對接活動。通過組織品牌化、專業化、常態化成果對接活動,為民營企業與高校院所搭建交流平臺,提升產學研對接成效。四是提升科技國際合作和區域合作水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江蘇等先進對口地區合作交流。助力民營企業實施重點科技成果轉化60項以上。
(三)構建高端平臺載體,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一是推進盤錦高新區晉級工作。支持高新區瞄準國家、省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前瞻布局,重點培育具有先發優勢的特色產業,加快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全面建設國家級高新區。二是加大力度推進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重點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鼓勵民營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補齊創新資源短板。推動重點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構建,力爭實現主導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全覆蓋。三是支持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開展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估,提升孵化載體的服務水平,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業孵化鏈條。
(四)深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一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的宣傳落實力度。二是深化科技與金融融合。探索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源對接新機制,深入推進科創板上市等工作,發揮盤錦科技成果轉化風險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是辦好創新創業大賽、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激發創新活力,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盤錦市科學技術局
202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