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443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打造盤錦旅游新名片,構建大洼全城旅游圈,做大盤錦旅游產業的提案》第030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2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關于打造盤錦旅游新名片,構建大洼全城旅游圈,做大盤錦旅游產業的提案》第030號提案的答復
鄭利娟、劉杰委員:
兩位委員提出的《關于打造盤錦旅游新名片,構建大洼全城旅游圈,做大盤錦旅游產業的提案》收悉,針對兩位委員提出的建議,我區結合當前工作和實際情況,作出如下回復。
一、開發新引擎,發展遼河游
擴展綠水灣景區,以綠水灣為中心,沿遼河右岸向北擴展到東風鎮,向南擴展到平安鎮,跨越田莊臺鎮,打造盤錦旅游的第二張名片。理由在于:
一是這里地貌獨特,以綠水灣為中心,遼河右岸是遼河下游,遼河水在平原流淌造就獨特的溝渠和蘆葦蕩地貌景觀。這種景觀全國少有,綠水灣附近就有6公里長向北延伸至東風鎮南河沿的遼河古道,相連的平安鎮域內遼河邊是大片的蘆葦蕩即二管區,總面積共計20平方公里,從春到秋溝渠縱橫,蘆葦茂密。
二是這里景觀內涵豐富,河道可行船,溝渠魚蟹多,葦叢水鳥多。乘船可觀景、捕魚、捉蟹、賞鳥等。冬天可開展冰上娛樂,滑雪、冬捕魚蟹等項目。
三是這里有以上口子村為代表的遼河人家漁稻生活、美食與民俗。可以展示過去的東北遼河人家全景生活與人文。
四是這里有歷史遺存和東北王張作霖的故事與傳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交通主要依靠遼河水道,在東風、西安、平安、田莊臺沿岸村莊都有碼頭。經商的,走江湖的,往來其間。張作霖就是其中的代表。單田芳評書《亂世出梟雄》中關于張作霖早期故事大多發生在這里,這里有關于他的歷史遺跡和傳說。
五是這里的東風南河沿抽水站和田莊臺一抽都是盤錦灌區的起點,也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建館展示盤錦獨特灌溉的巨大水網工程,介紹盤錦墾區建設史。
六是這個區域足夠大,方圓20公里,足夠游客游覽一天,使遠道而來的游客,玩的豐富、過癮,性價比高。
因此,盤錦旅游要突破瓶頸,充分發展,建議開拓這一區域,打造盤錦“白洋淀”,形成盤錦旅游新品牌,形成產業集團,做大盤錦旅游產業。
二、東線西線構建盤錦大洼旅游圈
以大洼街道為中心,西行20公里是紅海灘景區,東行10公里是綠水灣。在這兩個景區之間,有許多已建成的景點,還有許多可建成景點的旅游資源,這些地方正好形成一個圈。
一是西線。從大洼街道向西行10公里是趙圈河,這里有知青文化館,有海洋生物館,有濕地鳥樂園,往里向南是紅海灘廊道風景區,廊道南面是二界溝物漁業小鎮,有魚雁文化。二界溝沿二沙線東行5公里是榮興水庫,可做文章。再東行10公里是田莊臺古鎮。
田莊臺是有500年歷史的古鎮,也是甲午戰爭最后一次戰役地點,這里有清軍墳遺址。田莊臺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并存而沒有宗教沖突的地方,足見黨的宗教政策多么有力。有多處宗教古建筑。
二是東線。從大洼街道向東沿大南線行駛3公里,有唐家稻草藝術園和疙瘩樓水庫。再向東10公里是張氏墓園,再向東7公里是東風駕掌寺村,是歷史名人張作霖的祖居地,有張學良舉辦的新民學校。駕掌寺有400多年歷史,可以和媽祖廟相比。
東風駕掌寺沿二沙線向南行5公里,就是西安鎮綠水灣。西安鎮南行7公里是平安鎮,平安鎮平安村是朝鮮族聚居村,有朝鮮族文化民俗。平安鎮再向南行5公里是田莊臺。至此東西兩面景區景點形成一個閉合的圓圈。
擴展的綠水灣景區,將具有和紅海灘一樣的旅游特色,使其也具有帶動作用。用紅海灘、綠水灣把這個圓圈的景點整合在一起,向外宣傳推介。就能夠做大做強盤錦的旅游業。到那時,我們盤錦旅游景點就足夠豐富了,可以推介出盤錦兩日游、三日游。使游客來盤錦能住上三兩日,相關產業自然就會發展繁榮。
三、做好旅游景區建設,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盤錦的旅游經濟,主要有景區景點、餐飲、酒店、溫泉洗浴、土特產、娛樂服務、交通客運等。這些產業都依賴游客多,游客能夠多停留幾天,有豐富的消費項目,而把旅游景區景點建設好,做強做大,是旅游經濟的龍頭,也是關鍵。而我們建設打造盤錦旅游新名片,擴展綠水灣景區,能夠與紅海灘一起帶動全域旅游圈形成一個整體,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開發擴展綠水灣景區,當然需要巨大的投資。構建旅游景區景點圈,整合組團,也需要大量的投資,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投資可以多元化,向上爭取旅游建設資金,向社會募集,引入民營資金。就一定能夠實現上述目標。
盤錦市大洼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