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0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0-003599 | 主題分類: | 2020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關于老齡化背景下盤錦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提案》第181號提案回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1-04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關于老齡化背景下盤錦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提案》第181號提案回復
尊敬的李薇薇、董剛代表:
您的《關于老齡化背景下盤錦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您的提案內容,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匯報如下:
我市現有戶籍人口130萬,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8萬,占比22.9%。現有養老機構50家,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已實現全覆蓋,各類養老床位總數達到8703張,床位數量上已能滿足全市群眾的需求。已建設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31個,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確立的養老設施全覆蓋目標。近幾年,我們始終把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我們主要在體系建設、質量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爭取到國家、全省兩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獲得中央財政支持3733萬元、省級財政支持近1000萬元。從全省范圍看,我市養老服務工作已經站在了第一梯隊,搶得了發展先機。2019年4月,省民政廳在我市召開了全省農村養老工作現場會,與會代表實地參觀學習了榮興街道中央屯村互助幸福院等4個農村社區典型,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做法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認可。今年我們主要“抓好四件事,實現兩個突破”:一是抓好遼河養老產業示范區建設;二是抓好一個專項行動,即: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做好農村敬老院消防改造,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三是抓好兩級試點,即:國家和省級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四是抓好“兩項工程”,即:養老設施建管用、養老護理員培訓。實現“兩個突破”,即:實現“互聯網+”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和“三社聯動”為老服務。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規定:“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凡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未達到規定要求的,要限期開辟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服務設施不得挪作他用。”2018年以來,市規劃局將所有住宅小區的規劃資料都提交給市民政局審查,征求市民政局的批準,市民政按照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占小區總建筑面積不低于2‰的標準進行審查。《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大力引入社會力量的具體措施,一是免收營業稅所得稅和各項事業性收費;二是水電氣暖享受居民價格;三是按實際運營床位數給予運營補貼和機構責任保險補貼;四是將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審批權力下放到縣區;五是300平方米以下的養老院豁免辦理消防手續和開業前消防檢查;六是明確了養老機構不必辦理衛生許可證。
雖然我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進養老服務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針對您的建議,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十四五”規劃。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隨后省政府印發了《遼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20]11號),我市正在積極落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政局研究并草擬了全市“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全市千名老人擁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不低于40張的目標。其他具體政策包括:一是繼續落實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政策,適時建立民辦養老機構建設補貼制度;二是對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的,允許申請劃撥用地,并打通具體申辦環節;三是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養老機構在融資方面進行政策安排;四是提出農村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方案,完善農村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五是深化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運營體制改革,全面引入社會力量運營。
2.發揮好市級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作用。2019年以來我局大力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實踐創新,在原有的智慧養老App基礎上,通過招標與招商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由市民政局提供用房,由普天大健康集團和中國移動提供技術支持,投資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和服務人員,開通12349服務熱線,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養老服務。下一步,我們將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督促中標企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市級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調度下,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重點開展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樂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基本服務及7大類近60項上門服務。還將完善平臺功能,探索就醫“綠色通道”,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3.構建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項目。一是在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中,對12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全部引入社會力量運營,通過內含的嵌入式小型養老院的運營帶動和保障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并通過內含的社區衛生所功能,有效實現社區養老服務的醫養結合;二是今年我市獲得了省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資格,共獲批25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獲得省財政資助998萬元,我們將通過省級試點的契機,進一步完善我市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基礎條件;三是持續嚴格審查我市新建住宅小區的總體規劃方案,保證新建住宅小區的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面積達標;四是以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為骨干,以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依托,為城鄉居民提供集中的日間照料、文體活動、康復保健、配餐等養老服務,同時以市民政局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為核心,輻射社區老年人家庭,為居家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其中為約1100名困難家庭老人提供約260元/月的免費上門養老服務,年服務量約300萬元。
4.進一步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一是全面推進農村敬老院維修改造,今年將集中財力對大洼區3所敬老院開展以消防改造為重點的維修改造,進一步提高農村敬老院的硬件服務設施,為農村特困老人、低保老人和自費老人提供更好的住養服務;二是進一步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通過對標整改和提升,提高農村敬老院和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的養老服務水平;三是以農村留守老人信息系統為基礎,對農村留守老人名單和監護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將監護狀況缺失的農村留守老人及時納入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名單中,為其提供上門服務。
5.多措并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一是繼續落實對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的扶持政策。“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我市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享有免稅和補貼政策,其中運營補貼130元/人月、機構責任保險補貼100元/人年。民辦養老機構在規劃、土地、融資、審批、運營補貼、稅費減免等方面享有一系列優惠政策。二是按照上級安排和本級財力情況,適時出臺建設補貼政策,并提高對醫養結合型民辦養老機構的補貼標準。三是協助大型社會力量申報國家“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爭取中央財政扶持。四是協助小型社會力量做好養老機構備案工作,為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及時備案,及時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6.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目前,我市11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有9家開設了老年病門診,門診醫生32人;同時開設了老年病房,共有中醫師8人,醫生38人,護士64人,床位237張。下一步,全市有6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有意向在“十四五”期間增設醫養結合項目。我們將按照國家和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要求,并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原則,積極支持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同時督促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門診,并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增強老年病床數量,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等工作。
7.積極推進金融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目前,我市域內多家保險公司已開展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補充養老保障的產品和服務。另外,為支持我市養老產業加快發展,我市已組織大洼區成功發行了一支養老產業專項債,發債金額為14.7億元,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下一步要積極推動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鼓勵引導保險業等金融機構,探索設立專業性養老保險服務機構,推動養老保險產品創新發展。要將引導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支持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8.積極培訓和儲備養老產業人才。一是搞好教育培訓,積極儲備人才。為有效解決高素質、專業化護理人才匱乏問題,市民政局已通過公開招標選定培訓學校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從2019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今年要繼續開展培訓,真正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專業培訓、持續上崗”。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質量。我市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國GIZ機構建立合作項目,按照全新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教學,培養養老護理人才,已先后與盤錦市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沈陽長者匯、合眾優年等大型養老機構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派送實習生進行課件實習,今年要繼續開展并深化校企合作。三是實行人才獎勵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市民政局已牽頭相關部門制定了大、中專養老護理專業畢業生從事一線養老護理工作的獎勵政策,對從業五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6-10萬元大額獎勵。今年是開始獎勵的第一年,將按照文件要求落實好這項政策。四是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公益和志愿服務隊伍。我市現有志愿者總數200875人,志愿團隊1060個,累計從事公益服務時長334864小時。我們將不斷探索“社工+志愿者”相互協作的專業志愿服務模式,推動我市志愿服務事業向專業化、正規化邁進。
9.積極營造敬老愛老氛圍。通過為老活動,讓獨生子女關注父母的精神需求,鼓勵獨生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鼓勵老年人樹立“自養”意識,獨立養老。一是開展形式豐富的宣教活動,與《2019年盤錦市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有機融合,讓獨生子女關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倡導全社會樹立積極老齡觀,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積極做好全生命周期的養老準備;二是采取展板展示宣傳、張貼海報標語、發放科普讀物等方式,宣傳《遼寧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遼寧省貫徹落實“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意見》等老年優待政策法規,督促子女關心父母的養老需求,鼓勵獨生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同時解讀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條,組織開展老年健康科普知識講座及老專家健康巡診活動啟動儀式,鼓勵老年人樹立“自養”意識,獨立養老;三是廣泛開展系列文化活動,積極組織開展“敬老月”、“老年節”相關文體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不斷提高我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數,使我市老年人真正安享“六個老有”的幸福晚年生活。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盤錦市民政局
202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