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618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關于調高我市土地資源利用的提案》(第049號)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10-08 | |
主 題 詞: |
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關于調高我市土地資源利用的提案》(第049號)的答復
盤自然資發〔2019〕138號
簽發人:袁宏志
尊敬的王丹委員:
感謝您對全市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支持,您的《關于調高我市土地資源利用的提案》,我局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我市相關工作開展情況介紹如下。
一、盤錦市土地利用現狀情況
盤錦市自然資源系統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貫穿生態文明建設“源頭、過程、后果”的全過程,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工作根本遵循,堅持最嚴格的資源保護制度、落實最嚴格的資源節約制度、建立最嚴格的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在履職盡責中自覺踐行。
按照2018年度土地變更調查現狀數據,2018年末全市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面積2181.2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714.95平方公里、未利用地面積1206.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71.54平方公里,園地面積2.28平方公里,林地面積49.89平方公里,草地面積:34.8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80.69平方公里、建制鎮建設用地64.03平方公里;村莊建設用地261.59平方公里;采礦用地建設用地123.05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5.81平方公里,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70.08平方公里;水域用地面積:1725.05平方公里。其他土地面積14.1平方公里。該數據已上報國家尚未驗收,僅供參考。
二、現階段全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情況
1.強化規劃引領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結合高質量發展目標,按照城鄉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不斷增強規劃科學性、指導性。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啟動我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形成專項工作方案,我市成為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試點市,為加快構建“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奠定堅實基礎。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產業園建設基地,編制完成《盤錦市全域鄉村振興產業園概念規劃》;加強鄉鎮規劃編制工作,推動于樓地區綜合開發,形成《于樓地區發展規劃》初稿;發展休閑度假產業,編制《新生總體規劃》和《鼎翔康養小鎮規劃》
2.全面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服務。強化指標精細化管理,推進房地產“去庫存”,科學編制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及住宅年度用地計劃。做好重點項目審批,完成2019年度中心城區城市用地規模指標(34.16公頃)申報工作及26個項目面積173.67公頃組卷報批工作,年初至今實現土地供應228.22公頃,其中出讓187.37公頃,合同價款13.88億元,全力做好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用地保障。
3.積極盤活存量土地,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堅持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全面落實市縣鄉村耕地保護責任及基本農田保護責任,起草并報市委市政府審議印發了《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數量質量雙到位要求,啟動耕地開發項目儲備調查及永久基本農田后備區劃定工作;積極開展“兩清理”專項行動及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消化處置專項行動,落實“增存掛鉤”要求,申請撤銷批而未供60公頃,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全省排名前三;加快推進增減掛鉤周轉指標核減,實現申報核減411公頃。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將按照市委確定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以市政府系列部署為抓手,洞悉把握自然資源工作中的新機遇,自覺主動融入全市自然資源工作中來,確保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自然資源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摸好家底、做好規劃,管好資源、守好紅線、用好資源,在自然資源利用、保護、治理上,進一步探索實施自然資源融合戰略,堅持走資源開發、保護、利用和整治一體化的發展路子,構建統籌協調、相互促進、全方位融合的自然資源管理發展新模式,加快形成符合盤錦市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自然資源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服務高質量發展,全力提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強化自然資源要素支撐,將保障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市委提出的“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的發展要求,緊緊圍繞重點項目、重大民生工程,尤其是重點支持保障華錦阿美項目及其延伸產業鏈項目用地需求,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形成有效投資。提升用地審批效率,圍繞項目建立全過程,采取提前介入,上門服務,提供“管家式”“綠色通道”服務。做好土地儲備工作,積極盤活利用油田低效建設用地資源,加強優質資源儲備,為我市項目落實及政府融資發債提供保障。
(二)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立足自然資源管控視野,加快構建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統領、專項規劃為支撐、詳細規劃為基礎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不斷夯實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多規合一”銜接融合,充分發揮我市作為省國土空間體系規劃編制試點市的優勢,劃定落實好“三條控制線”,繪好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全面啟動縣、鄉、村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
(三)嚴格執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體系、運行和監管體系。進一步優化用途轉用審批、許可程序,嚴格控制各類開發利用活動對生態空間的占用和擾動,實行區域準入和用途轉用許可,把用途管制擴大到所有生態空間。構建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體系。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生態建設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整體觀,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基礎調查,啟動全區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推進濕地生態補償修復。
(四)強化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落實“畝產論英雄”要求,以園區節約集約用地考核評價機制為基礎,進一步擴大范圍,探索建立對企業及縣區的節約集約用地考核評價機制。推進“兩清理”工作,盤活土地資源,督促推進閑置土地及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專項行動,確保任務按照清單逐項銷號;加大力度,督促縣區推進全市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歸還工作;嚴格項目用地準入門檻,規范土地儲備抵押融資,堅決杜絕產生新的閑置問題發生。
盤錦市自然資源局
201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