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602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做實濕地保護,做細冰雪經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10-08 | |
主 題 詞: |
《關于做實濕地保護,做細冰雪經濟提案》的答復
民革盤錦市委:
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盤錦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關注,市文旅廣電局收到您主筆的《關于做實濕地保護,做細冰雪經濟的提案》后,高度重視,經反復論證、調研,形成答復意見如下:
一、關于強化濕地保護
為切實保護好域內彌足珍貴的大濕地,我們在遼河口濕地資源保護、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等12個工作領域內,確定并實施了38項重大舉措,著力探索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盤錦樣板,為城市建設提供良好生態保證。
一是在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上,全面落實國家“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嚴格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沃土工程。
二是在加強資源節約利用上,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節能評估審查、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實行最嚴格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制度,全力優化建設用地結構布局。
三是在強化科技支撐上,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深化產學研合作,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
四是在冬季候鳥保護上,已經在保護區核心區保留2000多畝蘆葦濕地,為留鳥、候鳥等越冬提供自然條件。另外,我市主要涉水景區均實現景區周邊自然植被保留、保護,并且為候鳥遷徙投食,改善鳥類生存環境。
五是在加強制度建設和執法監督上,從嚴項目環評審批,持續強化過程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市林濕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濕地巡護執法隊伍,開展常態化巡護執法工作,確保濕地環境保持良好。截止到5月23日,共發現各類破壞濕地行為59起,工作人員直接勸退(叫停)的22起,下發《責令停止違法違規行為(限期恢復原狀)通知書》23起,嚴重破壞濕地資源違法案件1起。
二、關于發展冰雪經濟
(一)培育冰雪產業新興業態
冰雪+旅游,推進特色嬉冰雪旅游項目規劃建設。打造北旅田園“零下五度雪鄉”品牌,提升遼河濕地公園冰雪嘉年華、疙瘩樓冰雪歡樂湖影響力,完善含章湖、中央堡冰雪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紅海灘濕地科學館冰雪+休閑+購物新業態。
冰雪+體育,打造“中國最北海岸線遼河口冰凌穿越”品牌。以國際化視野,持續組織開展“中國最北海岸線遼河口冰凌穿越”系列活動,打造東北地區冬季戶外運動品牌。支持和鼓勵全民健身,廣泛開展冰上垂釣、雪地足球、冬泳等大眾化冰雪體育活動。
冰雪+文化,挖掘獨特遼河口冰雪文化資源。依托遼河稻草藝術區,打造和提升冬季稻草藝術節;持續開展臥龍湖冬捕節,挖掘弘揚遼河口漁獵文化;鼓勵有條件的景區依托雪雕、冰雕等藝術形式,展示地域傳統民俗文化。
冰雪+裝備,培育扶持冬季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以冬季戶外服裝、冰釣運動設施和冰雪場地裝備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社會資金,豐富資本合作方式,培育扶持“冰釣屋制造”等重點冬季旅游裝備制造業企業。
冰雪+教育,培育發展冰雪產業消費主體。探索組織冬季冰雪冬令營主題活動,發揮冰上運動優勢,培養一批高水平青少年冰雪運動員和青少年冰雪運動愛好者。組織開展冬季雪地足球、冰上競速等活動,著力培養廣大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冰雪+健康,提升冰雪溫泉休閑度假產品影響力。依托豐富的濕地溫泉資源,以紫瀾門溫泉、紅海濕地溫泉、紅海灘沁溫泉等溫泉企業為重點,開發滑冰賞雪、康體療養、商務會議、休閑娛樂等冬季旅游產品,打造冰雪溫泉休閑度假旅游品牌。
冰雪+農業,打造冬季鄉村旅游新亮點。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及民宿經濟發展成果,支持北旅田園、七彩莊園、稻作人家等結合冬季“嬉冰雪、泡溫泉、住民宿、過大年”旅游主題推出民宿體驗、民俗展示等系列活動,鼓勵胡家鎮河蟹冬捕節做大做強,將高升鎮、德勝鎮、唐家鎮等鄉村農業采摘基地培育成為冬季旅游新支撐。
冰雪+濕地,廣泛培育冰雪產業新業態。以遼河口濕地為依托,以“觀遼河冰凌,賞候鳥回歸”為特色,開發探險、冰釣、徒步、露營、觀鳥等項目。多點挖潛,宣傳推廣,擴大市場影響力,積極引客入盤。
(二)加強冰雪產業項目建設
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將北旅田園冰雪溫泉旅游綜合體項目打造成為盤錦冬季旅游核心品牌;推動中堯七彩莊園、疙瘩樓歡樂湖、中央堡田園文化旅游綜合體、含章湖冰雪大世界等項目加快完善冰雪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紅海灘沁溫泉等重點溫泉企業融入冰雪項目,強化冰雪旅游支撐作用。
打造冰雪休閑基地。整合冰雪旅游資源,引導社會資本開發休閑度假新產品,培育、打造北旅田園冰雪溫泉旅游綜合體和中堯七彩莊園兩大冰雪休閑度假基地。積極組織冰雪企業申報優質冰雪休閑度假基地,為冰雪休閑度假基地提供和打造宣傳營銷平臺。
組織開展品牌活動。持續組織開展“中國最北海岸線遼河口冰凌穿越”“冬季稻草藝術節”“臥龍湖冬捕節”系列品牌活動,因地制宜的開展冰釣魚、冰釣蟹、雪地足球、冬泳等冰雪運動休閑類趣味賽事,引導廣大游客積極參與冰雪健身體驗。
規劃建設產業園區。以遼東灣新區和興隆臺為重點,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冰雪裝備企業或技術,規劃建設冰雪裝備專業化產業園。
(三)打造現代冰雪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群眾冰雪游。廣泛開展“大眾冰雪季”“青少年冬令營”“冰雪嘉年華”等活動,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冬捕節”“冰釣節”等冰雪主題節慶,吸引群眾積極參與。培育發展市、縣(區)、鎮多形式、多層次的群眾冰雪運動協會組織,帶領群眾廣泛參與冰雪運動。
構建冰雪產業聯盟。依托省冰雪溫泉協會,整合北旅田園、七彩莊園、中央堡、含章湖、遼河濕地公園、紫瀾門溫泉、紅海濕地溫泉、紅海灘沁溫泉等冰雪溫泉旅游企業,搭建集冰雪產業信息傳播、營銷促銷、產品推薦等為一體的新媒體平臺,以企業聯盟形式,實現客源共享、組團營銷。
完善冰雪產業鏈條。以冰雪旅游產業為核心,豐富和完善冰雪+文化、+體育、+農業、+溫泉、+康養、+餐飲、+裝備產業等產業鏈條,促進和提升區域現代服務業、休閑農業及裝備制作業轉型發展,形成一體化的冰雪產業體系。
加強冰雪專業人才培養。鼓勵發展在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技能。支持企事業單位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冰雪裝備科技人才,為冰雪裝備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加強冰雪產業宣傳營銷
塑造特色主題品牌。持續做好“嬉冰雪、泡溫泉、享民俗、過大年”冬季旅游主題活動,打造“零下五度雪鄉”、“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遼河口地域文化”等品牌。發掘盤錦冬季旅游冰雪溫泉特點、民俗文化和民族年節特色,鞏固擴大冬季旅游市場,促進冬季冰雪旅游經濟的發展。
擴大品牌市場效應。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在京津冀及省內周邊城市舉辦冬季旅游啟動儀式和冬季旅游產品推廣周等活動,擴大冬季旅游品牌市場效應。發揮組團旅行社市場推廣作用,向重點客源市場發布盤錦冬季冰雪旅游指南。
拓展宣傳推廣渠道。充分發揮遼報、遼臺、中國文化報、中國旅游報、新浪、網易等主流媒體、行業媒體及新媒體的作用,宣傳盤錦冬季旅游形象。圍繞冰雪旅游、冰雪體育、戶外體驗、傳統美食等對京津冀地區進行精準營銷。創新使用微信公眾號、網絡短視頻等推廣手段,融合IP、跨界等元素,提高冬季旅游產品的知名度。
再次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的關注,并希望您繼續對文化旅游發展提出參考意見。
特此答復。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