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593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做實濕地保護,做細冰雪經濟的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10-08 | |
主 題 詞: |
《關于做實濕地保護,做細冰雪經濟的提案》的答復
盤林濕字〔2019〕94號
簽發人:徐 偉
民革盤錦市委員會:
《關于做實濕地保護 做細冰雪經濟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該提案提的很好,對加強我市濕地和野生動物保保護將起到積極作用,對改進濕地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在此,感謝民革盤錦市委員會對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二、盤錦濕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濱海蘆葦沼澤濕地,是世界上生態系統保存最完好的濕地之一,濕地總面積24.96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21.65萬公頃。分布有野生動物447種,僅鳥類就有29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等9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灰鶴、白枕鶴等44種。盤錦濕地處于全球八大鳥類遷徙路線的東亞-西太平洋遷飛路線上,每年有近百萬只水鳥于此遷徙停歇或繁殖。盤錦在濕地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備受國內外濕地保護組織的關注。
三、科學實施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重要物種棲息地恢復和野外投食等項目,盤錦越冬鳥類種類數量逐年增加,丹頂鶴越冬種群數量穩定維持在30只以上;積極開展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丹頂鶴人工種群增加至151只,今年預計可新增丹頂鶴35只以上;盤錦已成為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丹頂鶴自然繁殖分布的最南限和越冬的北限。開展黑嘴鷗繁殖地植被和水環境管理,為黑嘴鷗提供適宜的棲息繁殖環境,黑嘴鷗繁殖種群穩定維持在10000只以上,保持世界上最大種群的黑嘴鷗繁殖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黑嘴鷗之鄉”。
四、蘆葦沼澤濕地是震旦雅雀等鳥類的重要棲息和覓食場所,近年來,在遼河口原接待中心北側預留部分蘆葦不收割,為震旦雅雀等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覓食環境;同時,積極爭取資金,冬儲玉米、魚等鳥類食物,開展野外投食工作,為冬季在盤錦棲息的鳥類補充食物。
五、以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修建、完善管護大門32處,8處大門24小時值守,建立了進入保護區報備制度,實現了濕地和鳥類棲息地等重點區域封閉管理,有效降低了人類活動干擾;設置了4個基層巡護管理站,配備了專業管護人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網格化保護體系;建立了野外視頻監控系統,設置野外視頻監測基站11處,安裝攝像頭43臺,對野生動物集中棲息地、繁殖地進行24小時監控,及時掌握濕地及野生動物種群動態變化。
六、科學統籌水資源,有效緩解濕地缺水問題。一是嚴格落實用水總量控制制度,聯合水利部門啟動了《水資源配置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實施2018年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為8萬畝濕地實施生態補水,有效緩解了濕地缺水問題;三是推進月牙河和大羊河治理等引水潮溝清淤工程,將改善濕地排灌面積40萬畝。
七、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國家林草局和財政部4次將遼河口保護區列為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共安排資金1.05億元。通過實施保護區內及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耕地補償,濕地生態補水、濕地生態修復、濕地保護和保護區周邊村屯環境治理等項目,提升了濕地周邊居民保護濕地的積極性,緩解了因缺水導致濕地退化的現狀,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最后,感謝民革盤錦市委員會對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懇請民革盤錦市委員會對我們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加強聯系,共商保護管理工作的方法,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敬禮!
部門負責人:徐偉
承 辦 人:劉野 聯系電話:1524275****
附:政協提案辦理征求意見表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2019年8月7日